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叠装变压器铁芯硅钢片的装置,包括托板,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沉槽;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的侧壁并连接有把手;支撑柱,支撑柱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铰接有连接杆;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叠装变压器铁芯硅钢片的装置在托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固定板,通过对双向螺纹杆的旋转,螺接在双向螺纹杆表面的两组滑块将会相对移动,铰接在滑块上表面的两组支撑柱将会形成三角形对铁芯进行防护。
2021-12-06 94 6.8

本发明涉及无取向硅钢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善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冷轧质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热轧卷化学成分(wt,%):Si:2.0~3.5%,Als≤1.5%,Cu:1~3%,其他为Fe,Als,Mn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对热轧卷进行常化酸洗处理,常化温度T常满足:T常≤1620‑(0.5Als+1.5Si+Cu)%×104,单位℃;B)将常化后的热轧卷在电磁感应加热炉内进行加热;C)在冷轧机组开卷机进行开卷,冷轧第一道次开卷温度T冷轧满足:1.5×(Si+Cu)%×103‑T室温≤T冷轧≤40+2×(Si+Cu)%×103,单位℃,式中,T室温为室温;D)按照4‑6道次冷轧到目标厚度。本发明改善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冷轧质量的方法,在采用传统常化工艺路线,保证较高的强度和磁性水平前提下,改善冷轧质量,提高成品成材率。
2021-03-31 94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铁芯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CD型硅钢片铁芯性能测试工装,包括:机台,上部后侧固定有竖直向上的后侧板;托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方;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其驱动杆端部固定套接有夹持块,夹持块外端部固定有橡胶缓冲块;橡胶垫,固定在所述托板右侧上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气缸驱动连接于托板,可以先根据硅钢片的厚度,通过操作气缸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工作带动托板在机台上进行升降高度,从而调整托板与夹持块的高度差,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广泛性,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2021-05-14 94 6.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取向电工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对板坯进行热轧,以制造热轧钢板的步骤;对热轧钢板进行热轧板退火的步骤;对热轧板退火后的热轧钢板进行一次冷轧的步骤;对一次冷轧后的钢板进行一次脱碳退火的步骤;对完成脱碳退火的钢板进行二次冷轧的步骤;对完成二次冷轧的钢板进行二次脱碳退火的步骤;以及对二次脱碳退火后的钢板进行连续退火的步骤。
2020-12-17 94 6.8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超低铁损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生产方法包括:依次采用铁水脱硫、转炉冶炼、RH炉精炼进行冶钢,最终所得钢水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003%、Si:2.8~3.4%、Mn:0.1~0.5%、Al:0.6~1.3%、S≤0.0015%、N≤0.0020%、P≤0.03%、Ti≤0.003%、V≤0.003%、Nb≤0.003%,且同时满足3.80%≤Si+Al≤4.15%,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将冶炼所得钢水连铸成连铸坯;对连铸坯加热后经过多道次轧制得到热轧卷板;对热轧卷板的两侧边部进行剪切;常化酸洗,常化温度为900~930℃,常化时间为30~60s;经多道次冷轧成厚度为0.35~0.5mm的无取向硅钢,其中,第一道次冷轧时的压下率≥37%,轧制速率为70~180m/min。本发明制备的无取向硅钢具有超低铁损,而且冷轧时不易断带。
2021-11-10 94 6.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硅钢片横剪线片料进行穿针叠柱与输送的装置,包括输送装置、穿针定位装置、纵向移动平台和转运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设在纵向移动平台上方,所述的穿针定位装置位于输送装置底部,穿针定位装置固定在纵向移动平台上,所述的转运装置布置在输送装置的输出侧;所述的转运装置通过对接机构与输送装置对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硅钢片的穿针叠柱,并将此硅钢片柱整体输送到指定工位。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装置和穿针定位装置的上下分层布置结构,首先完成了硅钢片的穿针定位,然后完成硅钢片柱的整体输送,整个工艺方法中不使用吊运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1-04-06 94 6.8

一种适用于取向电工钢产线的一体化生产计划排程方法,基于L4,建立基于如下步骤的整条取向电工钢产线的自动生产计划排程,S1:以排程所需的必要数据为基础,按核心工序为排程起点,分别依次递进式完成前工序、后工序的排程,形成初始计划排程;S2:对初始计划排程建立基于设定的评价因子构成的综合评估,形成由综合评估结果构成的综合评估结果数据集;S3:对综合评估结果数据集建立优化算法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生产计划排程。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取向电工钢产线的一体化生产计划排程方法,可实现较大程度的自动化,提高生产计划编制效率,增强操作人员对生产计划的整体情况掌握,并可根据设备状态及计划执行情况自动对计划作出快速响应。
2021-08-25 94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钢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工钢切片用清洁设备,其包括箱体、第一盒体、烘干装置、清洁组件、进水管和出水管;箱体后侧内壁上转动设置导向辊;第一盒体前侧面上设置第二盒体;烘干装置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盒体前后内壁上;刷辊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刷辊上的刷毛与电工钢钢带表面接触;清洁组件设置两组;第二盒体内设置有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且沿第一转动轴轴线方向来回运动的动力组件;两组进水管出水口位于第一盒体上方且朝向电工钢钢带表面;出水管竖直设置在箱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中,刷辊转动的同时沿第一转动轴轴线方向来回做往复运动,不存在清洁间隙,提高了清洁效果。
2021-11-05 94 6.8

本发明涉及取向硅钢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判断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直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取向硅钢热轧来料,进行生产,对产出的钢板在同部位各取若干个拉伸试样,加工拉伸和分析,取得屈服强度,在拉伸试样部位两侧连续制取金相试样,计算对应拉伸试样的平均晶粒直径D,将性能数据和平均晶粒直径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屈服强度与晶粒直径的对应关系,实际生产时,在产出的钢板上取判断试样,取得判断试样的屈服强度,进而取得判断试样的晶粒直径。本发明快速判断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直径的方法,通过机械性能检验,来间接指示初次晶粒的大小,检测速度快,评价更准确。
2021-02-26 94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硅钢片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工作台的底端内壁靠两侧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两组伸缩杆,两组伸缩杆的顶端均与滑板的底端外表面相固定,滑板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贴合有滑块,两组滑块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套,两组螺纹套的内部均与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相活动螺接,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把,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靠中间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摇把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组弧形板和若干组凸块的设置可对硅钢片进行实时校准的作用,并使得叠加的硅钢片始终保持在同一垂直水平线上从而方便后续操作。
2020-12-26 94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替代高磁感取向硅钢常化退火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取向硅钢的铸坯依次进行热轧、酸洗和冷轧,省去了常化酸洗工序中的常化退火工艺。所述热轧工序包括加热、粗轧和精轧过程,所述精轧过程中,热轧板离开精轧机最后一个机架时的温度达到1000~1050℃;或者,所述酸洗工序后,对热轧板进行通电加热至1000~1050℃;然后,对热轧板采用短时通电加热控制冷却速度,通电加热2‑5s使热轧板的温度降至940~960℃。采用该热处理方法得到高磁感取向硅钢常化板等效织构,满足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织构组分条件,其简化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1-01-14 94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工钢切片用切割刀架。其包括机架、升降架、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升降块和切割装置;升降架和升降块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升降架均设置在机架上;两个升降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升降架上;第一输送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升降块上;升降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块移动的升降机构;第二输送辊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第二输送辊位于第一输送辊的下方;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输送辊转动的驱动电机;第二输送辊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输送辊转动的传动机构;切割装置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切割装置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对电工钢进行切割,且能够自动放卷。
2021-11-05 94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