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硅钢片用转运装置,包括电机转子主体,所述电机转子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上端设置有轴承二,所属轴承二的上端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上端设置有铜电磁圈组件,所述铜电磁圈组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硅钢转子组件,所述硅钢转子组件包括固定环、组合安转管型组件、硅钢片、圆片、外齿、铜丝捆绑槽、凸出叠加圆环、上端对接圆环齿、对接齿槽、下端对接圆环齿,所述铜电磁圈组件的上端设置有转子压圈,所述转子压圈的上端设置有转换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硅钢片用转运装置,具备安装拆卸简、散热性能好,易清理去除污渍等优点,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2021-07-12 93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叠装变压器铁芯硅钢片的装置,包括托板,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沉槽;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的侧壁并连接有把手;支撑柱,支撑柱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铰接有连接杆;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叠装变压器铁芯硅钢片的装置在托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固定板,通过对双向螺纹杆的旋转,螺接在双向螺纹杆表面的两组滑块将会相对移动,铰接在滑块上表面的两组支撑柱将会形成三角形对铁芯进行防护。
2021-12-06 74 6.8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钢拉伸平整用转向辊,包括辊本体,辊本体的中部可拆卸的安装有环形凸块,环形凸块的宽度在350‑450mm,环形凸块的厚度在3‑5mm。在本方案中,在辊本体的中部设置环形凸块,环形凸块能较好的与硅钢的中部位置接触贴合,辊本体通过环形凸块除了能较好的将硅钢输送向前,还能有效防止硅钢跑偏。环形凸块可拆卸的安装辊本体上,当环形凸块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生了严重的磨损时,更换新的环形凸块即可,无须更换辊本体,有效节省成本。
2020-12-31 67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叠片结构,涉及到硅钢片叠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一侧面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插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运轮,一个转动轴的中部外侧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架活动插接,主动齿轮的转轴的中部外侧和另一个转动轴的中部外侧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个转动轴的中部外侧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转轴中部和另一个转动轴的中部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因此电动机工作时能够带动两个转运轮同步逆向转动。
2021-01-15 62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转盘式硅钢片转运装置,属于硅钢片转运领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本体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分别与本体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平移机构,所述横板横向活动套接在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与收纳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活动套接有套筒,通过设置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带动铰接杆,铰接杆拉动固定杆,固定杆带动转动盘,转动盘通过连接杆带动收纳箱,使得收纳箱可以进行旋转,将远离工作人员的一侧,调整至靠近工作人员的一侧,从而方便进行安放硅钢片。
2021-12-15 80 6.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EI型硅钢片,所述EI型硅钢片呈长方形,其包括两个E形片和两个I形片,所述两个E形片开口相对且对称设置,所述两个I形片分别连接于两个E形片相接形成的两个空挡内,所述长方形的长度A为120mm,宽度B为88mm;其中,E形片的高度C为60mm,中间舌部宽度D为29.5mm,舌部高度E为44mm,其上两侧边柱宽度F为13.25mm;I形片宽度G为16mm,长度H为88mm。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E形片和两个I形片对称设置,在冲压时充分利用材料,不会造成多余废料,且其与现有EI90型硅钢片相比,其面积为EI90型硅钢片面积的97.78%,即硅钢材料重量也为EI90的97.78%,减少了硅钢用量。
2021-09-24 71 6.8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分{100}织构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薄带连铸参数制备1.5~2.5mm厚的无取向电工钢铸带,直接冷轧至厚度为0.35~0.50mm后,先进行预回复退火,再进行成品退火,此过程中控制退火温度、时间以及升降温速率。本发明所制备的无取向电工钢具有多组分{100}织构,包括{100}<001>、{100}<012>和{100}<011>,{100}织构组分体积分数达到25~39%,其轧向磁感值1.71~1.78T,横向磁感值1.70~1.76T,板面45°方向磁感值达到1.65~1.67T。本发明通过优化退火工艺,利用{100}变形组织的强回复与再结晶协同作用,从而显著增强{100}退火织构,方法简单有效。
2021-10-11 63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生产用机器人定位台,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中心处活动安装有转动盘,且转动盘的顶部安装有多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由电机驱动旋转,其中,所述转动盘的中心处安装有中心定位圆,且中心定位圆的外部设置有键槽凸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多组气缸。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硅钢片生产用机器人定位台,一是定圆心,四个气缸对产品的外圆挤压定位,定位完成后,产品内圆掉落至中心定位圆内;二是,定方向,现有的硅钢片内圆具有键槽口,在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时,由于转动盘上内嵌磁铁,能将产品进行旋转,直到产品的键槽口掉落至中心定位圆的键槽凸口内,完成定位,从而将定位设计的简单化与精准化。
2021-11-25 68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包括异步轧制、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各工序;其中,异步轧制中使用异步比为1:1.05~1:1.24;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工序为连续化生产工艺;热处理工序中,第一步为预热,预热温度为500℃~700℃,预热时间4秒~120秒;第二步为相变热处理,相变热处理温度为820℃~920℃,相变加热时间100秒~600秒;急速冷却工序中,钢带30秒内降温到350℃以下。优点在于: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取向硅钢极薄带,有效提高产能,生产的取向硅钢极薄带制备高磁感、低铁损等磁性能。
2021-07-31 63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硅钢片激光焊接装置,其包括底座;工作台,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下压旋转组件,其包括:焊接支座,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压紧定子硅钢片的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且可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板面的方向移动;用于驱动所述定子硅钢片旋转的旋转组件,其安装于所述下压组件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所述旋转组件可绕所述下压组件的轴线旋转;以及激光焊接头组件,其固定于所述底座。通过在焊接工作台上设置下压旋转组件,下压组件可以驱动下压使定子硅钢片压紧,旋转组件可以驱动定子硅钢片旋转,进行下一道焊缝焊接,直到该定子硅钢片所有焊缝焊接完成,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2021-12-31 155 6.8

本发明涉及涂层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液,其配比为:二氧化硅10‑15%、硼酸5‑8%、磷酸二氢盐2‑5%、金属溶胶20‑25%、氢氧化铝占5‑6%、有机酸处理的复合盐溶液20‑30%、分散剂0.5‑1%,其余为水,采用硅溶胶作为辅助成膜物,粘结力较强,对附着性影响很大。硅溶胶能够很均匀地包裹在被胶结物质的表面,通过自干成膜,保持了很高的常温结合强度;而磷酸盐涂层的固化是通过受热分解,脱水聚合完成的,低温强度差,中温强度高,充分利用了硅溶胶低温的结合强度和磷酸盐中、高温时的结合性能,消除了常规涂层烘烤时容易出现的收缩、起泡现象,阻止了微气孔的形成,提高了涂层的表面光滑度,粘结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保持绝缘涂层的光泽、光滑和稳定性。
2020-12-31 63 6.8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钢片叠片装置,涉及硅钢片叠加领域,包括:上料机构,其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轴向定位柱,第一轴向定位柱与周向开孔一一对应,多个第一轴向定位柱分别穿过不同位置的周向开孔;精定位机构,其周向定位硅钢片;下料机构,其包括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与硅钢片的中心孔相配合的中心定位柱;用于将设置于第一轴向定位柱上的硅钢片移动至精定位机构的移载机构;摄像装置;机器臂,摄像装置与机器臂通信连接,机器臂根据摄像装置拍的键槽方口特征调整硅钢片的角度、并将硅钢片移动至中心定位柱。该硅钢片叠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叠放效率。
2021-07-12 50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