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硅钢冷轧用厚壁套筒,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固定有若干连接板,所述外筒上开设有插缝槽,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有靠近插缝槽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锁止板和弹性件,弹性件一端固定在外筒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锁止板的顶部,所述锁止板上设有朝向插缝槽的斜面。本专利中通过外筒与内筒设置,既提高了整个套筒的厚度,使其能够承受硅钢带卷绕时的压力,同时也减少因提高套筒厚度使得套筒的重量增加的问题,这样设置整个套筒的质量较轻。
2020-12-29 47 6.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向开关磁阻电机转子硅钢块的成型方法,包括(a)提供一硅钢片盘,其中所述硅钢片盘具有内端部和外端部,及贯穿所述内端部和所述外端部的多个固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孔之间形成硅钢块;(b)提供多个齿棒,逐一将多个所述齿棒依次插入于所述固定孔;(c)提供一固型组件,将所述固型组件固定于所述内端部和所述外端部上;(d)沿着所述硅钢块和所述固定孔之间界定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以获得组装转子的多个硅钢块。所述硅钢片盘通过所述固定孔分隔成多个形状一致的所述硅钢块,多个所述硅钢块通过切割分离,并可对应组装成一转子,成型方便快捷,还保障产品形状的一致性,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
2021-08-31 39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产品的在线性能判级与精确分切装置和方法,使得同一个分卷上的性能分布均匀,避免分卷出现性能废品或多个性能等级的情况,提高分卷性能稳定性。提供的一种取向硅钢产品的在线性能判级与精准分切方法包括生产数据采集、铁损曲线自学习、数据存储、性能在线判级、缺陷数据采集、缺陷判级、智能分切等模块,依据修正后的磁性能全长数据,得到产品的性能判级结果,结合表面缺陷判级结果,综合确定分切位置,制定最佳分切方案。本发明可以实现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的性能在线判级和精准分切,得到性能均匀、表面质量好的分卷,减少分卷性能不稳定带来的损失。
2021-08-16 73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高牌号硅钢退火产生月牙印缺陷的方法,多次调整硅钢退火线入炉及出炉张力参数,使带钢处于预设悬垂量内;本发明避免高速运行下带钢撞在炉辊上,从而产生月牙印缺陷,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021-07-09 76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钢片图像采集装置,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工业相机,所述的工业相机可以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或者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通过上下移动或者前后移动对硅钢片的形状和尺寸、硅钢片叠积形成的铁芯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底座、支撑杆和工作台面,一对固定底座平行对称设置,所述的固定底座上对称设置两条竖直支撑杆,竖直支撑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工作台面,在两条竖直支撑杆的中间位置设置升降丝杆,水平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丝杆的升降螺母固定连接,相机滑台活动设置在水平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业相机的上下前后移动,实现了硅钢片形状尺寸和硅钢片高度即时拍照测量,较人工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及准确性。
2021-08-26 74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应力结构的硅钢片、转子和电机。包括硅钢片、开设在硅钢片上的磁钢槽和嵌设在所述磁钢槽内的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包括多个磁钢组,所述磁钢组包括靠近转子边缘的一对小永磁体和靠近转子内侧的一对大永磁体,所述硅钢片在转子轭部沿周向分布有径向开槽,且所述径向开槽从硅钢片的中心向边缘延伸。其通过在转子轭部沿周向分设置从硅钢片的中心向边缘延伸的径向开槽,能降低大永磁体左右两侧铁芯刚度差距,从而有效降低隔磁桥处的应力,防止磁钢和铁芯产生形变而断裂。其无需改变电机转子外圆结构,在保证转矩输出的前提下,防止高速旋转时带来空气啸叫声。
2021-04-15 67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应力隔磁桥的硅钢片和电机转子。包括硅钢片、开设在硅钢片上的若干个磁钢槽组和永磁体,若干个磁钢槽组沿所述硅钢片周向分布,每个磁钢槽组均至少包括一对沿径向对称分布的磁钢槽,永磁体嵌设于磁钢槽内,磁钢槽朝向硅钢片内侧的一端设有空腔,一对磁钢槽的空腔之间通过隔磁桥隔离,隔磁桥的空腔上壁面与空腔侧壁面之间通过第一椭圆弧过渡连接,隔磁桥的空腔下壁面与空腔侧壁面之间通过第二椭圆弧过渡连接。有效降低该处隔磁桥在拐角处所受应力,进而提高该隔磁桥的强度,避免磁钢和铁芯产生形变而断裂。
2021-04-15 72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铝无取向硅钢中残余元素的控制方法。工艺流程包括KR脱硫‑转炉冶炼‑RH处理‑连铸。转炉控制合理的炉料结构,采用多渣吹炼,挡渣出钢。所用废钢中Ti、V、Nb等残余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0.005%,废钢和铁水的比例为0.2‑0.3。转炉吹炼终点炉渣成分中Ti、V、Nb等残余元素的氧化物含量之和为0.1‑0.5%,出钢后钢包顶渣厚度为50‑60mm;RH脱碳、脱氧、合金化后,净循环时间≤5min。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含铝无取向硅钢成品中Ti、V的含量≤0.002%,Nb含量≤0.001%,硅钢的磁性能显著提高。
2021-02-23 67 6.8

取向硅钢常化工序主要采用现场实测带钢温度的方式测定冷却速率,并通过稳定冷却水温、调整冷却水量及喷梁运行数量等方式保证合理的冷却速率,给常化工艺设计和生产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常化工艺水冷过程带钢的传热分析求解,在建立带钢水冷温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冷却工艺参数对带钢温度及冷却速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冷却工艺的交互作用结果。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取向硅钢在常化水冷过程中的温度及冷却速率的变化,其计算误差为0.80%~4.11%;在特定取向硅钢厚度规格和常化工艺下,随着常化冷却水量及有效冷却长度的增加,带钢水冷温度及冷却速率与呈非线性变化;常化水冷工艺主要通过调控带钢与冷却水之间热交换量和交换时间实现对带钢温度的控制,实际生产中需综合考虑机组速度、冷却水量及有效冷却长度之间的交互作用,选定喷梁投入数量和冷却水量以获得稳定的冷却速率。 The cooling rate of normalization process mainly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grain oriented silicon steel strip temperature on site, and ensures the cooling rate by stabilizing the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adjusting the cooling water volume and the operation quantity of spray beam, which brings inconvenience to the normalization process design and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heat transfer of strip in the water cooling section of normalization process, the water cooling temperature model for the n... 
2022-01-28 85 5.8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表面麻点缺陷的薄规格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成分C≤0.0025%,1.2≤Si≤1.65%,0.25%≤Mn≤0.35%,0.06%≤P≤0.11%,0.1%≤Als≤0.2%,S≤0.0025%、N≤0.0025%,Ti≤0.002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较低氢气浓度,防止炉内氧化铁皮还原,减轻碳套辊的腐蚀程度,减少碳套辊结瘤率,改善带钢表面质量;采用合理合金成分设计,提高带钢的力学强度,降低碳套辊结瘤对带钢表面的影响程度,改善带钢表面质量。产品厚度为0.35mm,板面麻点发生率降低,无手感,且辊身周长周期范围内麻点个数≤5个。
2021-10-14 72 6.8

研究了CSP工艺生产≤0.005%C-1.1%Si的2.2mm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在800~1000℃常化对0.5mm冷轧板840℃退火后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常化温度升高,冷轧板退火后的再结晶晶粒增大,铁损降低,磁感增加;热轧板常化温度超过900℃,因第二相固溶而后弥散析出,退火后冷轧晶粒细化,铁损增加,因此该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最佳常化温度为900℃。 The effect of normalizing at 800-1000℃ of CSP produced plate(≤0.005%C-1.1%Si)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downstream cold-rolled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annealed at 840℃ was studied.Results show that with increasing normalizing temperature of hot-rolled material the recrystallized grain size of annealed sheet increases,iron loss reduced and magnetic induction increases.As normalizing temperature excesses 900℃,grain is refined and iron loss increases after annealing due... 
2012-03-28 59 5.8

本发明一种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方法,在取向硅钢的成分设计中减少固溶温度较高的MnS的含量,降低铸坯加热温度,同时计算实际取向硅钢成分中γ‑相含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取向硅钢的热轧工艺,可以保证20%~30%的γ‑相数量,成功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问题。
2021-04-15 59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