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011495799.8一种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属于硅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碳退火的过程中,带钢表层的氧化膜厚度为1.5~2.5μm;所述氧化膜中Si元素和Fe元素的原子重量比满足:Si/(Si+Fe)≥0.76;所述高温退火的过程中,冷却段依次包括:在温度为1200~5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包括有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比>3%;在温度为500~2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氮气;在温度<200℃时,揭开内罩进行空气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控制带钢在脱碳退火阶段的氧化膜厚度以及高温退火的冷却段等一些工艺,从而得到了表面光洁化好、表面均质化好、成材率高、磁性能优良的无底层取向硅钢。
CN202110326532.4一种低磁场条件下高磁感应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磁场条件下高磁感应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及生产方法,步骤包括:冶炼:炼钢、连铸生产铸坯,所述铸坯中:以质量百分比计,Si2.0%、Mn0.2‑0.5%、ALs0.3‑0.6%、N≤0.002%、S≤0.002%、Ca≤0.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板坯热轧、卷取;常化处理;退火处理。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电工钢成分设定、生产工艺、稳定的控制精度,从一贯制角度对产品进行设计及控制,最终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具有低磁场条件下高磁感应强度的Si含量2%的0.35mm厚度无取向电工钢产品。
夹杂物尺寸及数量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影响的主成分回归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50SW1300冷轧无取向硅钢中的夹杂物分不同尺寸区间进行数量统计,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即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标准化的变量还原成原始变量—确定显著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夹杂物总量及各尺寸区间的夹杂物数量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分析能够从夹杂物尺寸区间及数量的多个影响因素中提取主要的因素,定量研究其对磁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显著影响无取向硅钢铁损的夹杂物为100~500nm的AlN、AlN+MnS、MnS、Al2O3、AlN+Al2O3,而劣化磁感最明显的夹杂物尺寸区间为100~200nm。 Different size intervals of inclusions in cold rolled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50SW1300 were coun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and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EDS).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method:standardization for experimental dat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transform standardized variables into original variables,determination of significant factor,effect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inclusions and the...
CN202011484475.4一种改善硅钢热轧板边部质量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属于硅钢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硅钢热轧板边部质量的加工方法,包括:连铸、铸坯预变形处理、铸坯加热处理和热轧处理;其中,所述铸坯预变形处理包括:在所述铸坯的温度为500~900℃下,对所述铸坯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通过立辊施加压力,直至形变量h为10~50mm;所述铸坯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1100~1200℃,保温时间为4~6h。本发明提供的改善硅钢热轧板边部质量的加工方法,采用铸坯两侧壁的侧压工艺,有效解决了热轧板边部裂纹的缺陷,提高了边部塑性,提高了成材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轧制力优化对20辊冷轧硅钢厚度精度的影响
轧制力是影响冷轧带钢厚度精度的关键因素。为实现高精度的冷轧带钢厚度控制,通过优化变形抗力模型参数和摩擦系数模型参数提高冷轧轧制力模型计算精度,并使用指数平滑法的自学习算法保证轧制力精度的稳定性。在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20辊森基米尔轧机生产线进行S12硅钢钢种轧制力优化试验,将优化的模型参数应用于L2并投入现场生产,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不仅提高了轧制力设定精度,而且减小了冷轧硅钢的厚度超差长度,提高了成材率。 The rolling force is the key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the accuracy of cold-rolling strip thickness. To implement high precision control of cold-rolling strip thickness,we optimize the deformation resistance model parameters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model parameters to improve the calculation precision of cold-rolling force model,and use exponential smoothing self-learn algorithm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rolling force accuracy. In Shougang Qiangang 20-high Sendzimir mill single stand production ...
CN202111082830.X一种取向硅钢边浪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取向硅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向硅钢边浪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将通过脱碳退火阶段的取向硅钢的带钢进行卷取过程中,在带钢的下端侧上刻上刻痕线,其中,下端侧为带钢与高温退火炉的承托底板接触的一侧,刻痕线平行于带钢轧制的方向;控制卷取后的带钢通过高温退火阶段和热拉伸平整阶段后至精整阶段时,沿着刻痕线,切除带刚的边浪;其中,边浪为在带钢的刻痕线至下端侧的边的部分。该控制方法可显著改善高温退火后取向硅钢边部浪形,有效降低精整切边量,提高取向硅钢的板形质量及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
CN202110298309.3一种中频用取向硅钢极薄带及其钢基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中频用取向硅钢极薄带及其钢基板的制备方法,属于硅钢极薄带制备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硅钢原料进行冷轧,获得硅钢薄带;将硅钢薄带进行退火,退火采用至少3段式连续退火工艺,获得钢基板;采用本法制得的钢基板制备的中频用取向硅钢极薄带具备优良的磁性能和板形,采用多段式退火,获得稳定的成品性能,制造工艺简单,可实施性高,采用无底层取向硅钢作为母材,节能环保,产品表面质量好,产品可满足中频条件下(≧400Hz)的使用要求。
CN202110857928.1一种控制边部翘皮的热轧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和生产系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边部翘皮的热轧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和生产系统,属于钢表面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建立热轧电工钢边部翘皮的数据库,数据库包括翘皮类型及各翘皮类型的翘皮发生原因和翘皮发生的区域;对待质检的热轧电工钢表面进行识别,并对比数据库,获得待质检的热轧电工钢表面翘皮的翘皮类型;根据待质检的热轧电工钢表面翘皮的俏皮类型获得该类型翘皮的翘皮发生原因和翘皮发生的区域;根据翘皮发生原因和翘皮发生的区域,调整生产操作,用以减少热轧电工钢的边部翘皮;通过对边部翘皮进行准确分类及识别,能够准确的分辨出边部翘皮的产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缺陷扩大,最大程度的降低缺陷发生量,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常化工艺对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常化温度、常化时间及常化后冷却速度对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1 050℃范围内,随着常化温度的升高,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常化温度为1 000℃时,成品平均铁损最低,平均磁感应强度最高;常化时间从3min延长到7min时,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则呈单调下降趋势;随着常化冷却速度的降低,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则呈单调增大趋势;对于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最佳的常化制度为:在1 000℃进行常化,时间5min,常化后空冷。对热轧板进行常化后,热轧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提高常化温度、延长常化时间、降低冷却速度,都能使常化板晶粒粗化,进而粗化成品板晶粒,改善磁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成品板中析出物主要为AlN和MnS的复合析出物,以及少量的单独析出的AlN和MnS,而常化工艺主要是通过粗化析出相,减少细小析出相数量,从而减少对晶界钉扎作用来改善成品磁性能。 The effects of normalizing temperature,normalizing time and cooling rate after normalizing 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with mass fraction of Si of 1.6%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core loss of product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while magnetic induction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ormalizing temperature from 850 to 1 050℃.Average core loss of product is the lowest and average magnetic induction is the highest when normal...
CN202111081530.X硅钢冷连轧轧制过程温度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冷连轧轧制过程温度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硅钢冷连轧生产过程的工业参数数据以及各机架间硅钢的实际温度测试数据,然后基于工业参数数据以及预设初始模型,确定硅钢冷连轧生产过程的温度预测模型,接着基于硅钢轧制前的预热温度以及温度预测模型,得到硅钢冷连轧轧制过程各机架变形区出口与下一机架变形区入口之间的预测温度数据,再将预测温度数据与实际温度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中的温度差异值对相应机架间的乳化液参数进行修正,直至温度差异值小于预设阈值,得到修正后的温度预测模型,能够用于实现硅钢冷连轧轧制过程中,任意采样点硅钢温度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