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板带运输使用的固定设备,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放置轴,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限位套,且第一限位套与第一放置轴同轴心,所述第一限位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硅钢板带卷起后用绑线绑紧后,放入第一放置轴外表面后推入第一限位套内部,放好一行成硅钢板带后将将第一个滑板底部的滑杆放入第一滑槽内,推动滑板进入壳体内,使插杆插入凹槽内,再对下一列的硅钢板带进行放置,安装完成后,将挡板放入第二滑槽内,推动滑板向壳体内移动,将挡板向壳体内移动。
2021-08-18 95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力矩电机的定子硅钢片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硅钢片组,所述硅钢片组的后端被所述外壳的后端的内壁抵顶住,所述硅钢片组的前端被设置于所述外壳前端的可动压圈压紧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力矩电机的定子硅钢片固定结构中,通过在外壳内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阶梯台,以对硅钢片组前后两端进行限制抵顶,可令散片形式的多个硅钢片组牢固的设置于外壳之内。
2021-07-12 79 6.8

本发明提供虽然为薄壁但磁特性优异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热轧工序、任选的热轧板退火工序、酸洗工序、冷轧工序、一次再结晶退火工序、成品退火工序和平坦化退火工序,在酸洗工序中,使用包含0.0001g/L~5.00g/L的Cu的酸洗溶液,冷轧钢板的板厚为0.15mm~0.23mm,一次再结晶退火工序的升温工序中的30℃~400℃的温度区域的平均升温速度超过50℃/秒且为1000℃/秒以下。
2021-06-23 107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纯净无取向冷轧硅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貌的原位观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无取向冷轧硅钢样品,将待测试面用打磨至1000#,使样品表面平整光滑,并进行机械抛光和表面清洗。对处理好的样品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电化学腐蚀,电解液为:1~8wt%氯化物MCl溶液,余量为去离子水,通入CO2气体至饱和,加入适量NaHCO3和三乙醇胺作为稳定剂调节pH值将其稳定在6.0~6.5之间。电化学设定参数:开路:0.5~2h,动电位极化测试:扫描速率:0.1mV/S~1.0mV/S,测试区间:VS.SCE‑0.8V~0.2V,测试温度为:10~25℃。取不同区间内做完电化学腐蚀的样品用去离子水冲洗,吹干。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非金属夹杂物的形貌进行原位观察和成分分析。
2021-06-11 96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物理因素耦合作用电工钢片矢量磁特性自动测量系统,多物理因素耦合作用电工钢片矢量磁特性自动测量系统包括上位机、数据采集卡、低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隔离放大器、励磁装置、矢量B‑H传感器、x方向励磁线圈、y方向励磁线圈、单片机系统、电源、温度自动加载模块和应力自动加载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工钢片复杂磁特性测量过程中温度和应力的自动加载,解决了人为操作繁琐,耗时的缺点,使得电工钢片复杂磁特性的测量过程更加方便,高效,可行性更高。
2021-05-17 81 6.8

本发明是高磁感取向硅钢的脱碳退火工艺,首先对硅钢卷进行放卷、活套、清洗;再对硅钢进行脱碳、渗氮处理,氨气流量6‑20m3/h、加湿槽温度30‑70℃,脱碳温度780‑880℃、机组速度45‑75m/min、气氛中氢气比例20‑60%、氮气比例40%‑80%,然后冷却到常温;对硅钢进行活套;再对硅钢进行涂覆氧化镁,涂覆量4‑10g/㎡;最后对硅钢进行干燥和收卷成硅钢卷;通过本发明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的脱碳退火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调整了脱碳退火工艺中氨气流量、气氛、加湿槽水温等参数,优化了高磁感取向硅钢中碳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的含量,最终使高磁感取向硅钢实现稳定的性能,磁感达1.92T。
2021-04-23 101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包括底座、动力单元、夹紧装置和胶带缠绕装置。其中,夹紧装置设于底座上,被配置为适于夹紧硅钢片组。进一步,夹紧装置上设置有周向滑槽,周向滑槽沿硅钢片组的外周设置,胶带缠绕装置与动力单元连接,并可滑动地连接于周向滑槽内。动力单元工作能够带动胶带缠绕装置沿周向滑槽移动,以将胶带缠绕于硅钢片组的外周,完成硅钢片组的定型封装。胶带缠绕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实现了硅钢片组的自动封装,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封装,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硅钢片的封装效率。
2021-03-31 67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退火密封设备,包括台车、内罩和密封介质,所述台车的上端面设双层环形凹槽,所述内罩对应扣在所述双层环形凹槽内,所述密封介质位于所述双层环形凹槽内,所述内罩为下端口内径大于上端内径的梯度内罩。本发明通过双层密封圈,将传统整体的密封圈变为两部分,下部分为固定密封圈,上部分为活动密封圈,当活动密封圈变形损坏时可以及时更换,不需要拆除耐材,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提高内罩底部直径,扩展了变形空间,延长了内罩的使用时间,同时,加大了底部的空间,有利于保护气体的流动,减少了钢卷与料盘接触面的粘带。
2021-03-10 75 6.8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低铝无取向硅钢夹杂物控制方法。该钢种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05%,Si:0.25%‑1.50%,Mn:0.15%‑0.55%,P:0.02%‑0.06%,S≤0.005%,Als≤0.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流程为:KR→BOF→RH→连铸。转炉出钢严格控制下渣量,出钢结束加石灰、渣面脱氧剂调渣;RH脱碳结束后,先加低碳低硫硅铁、金属铝或铝钙铁合金复合脱氧,最后加入金属锰、磷铁进行合金化,然后净循环6‑10min,破空出钢运至连铸浇注。得到钢水中主要为SiO2‑Al2O3系夹杂,避免了生成低熔点SiO2‑MnO系夹杂,轧制延展变长,影响晶粒长大;同时也避免了生成高SiO2组分类酸性夹杂,导致耐材的侵蚀。可显著改善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类型,提高无取向硅钢的性能,并提高了钢水浇注性能。
2021-01-21 92 6.8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钢酸洗用耐酸污水泵,包括泵体,泵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泵体内设有叶轮和开有腔室,泵体上还设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包括水箱、转轴和电机,转轴内开有空腔,转轴的一端伸出水箱并伸入腔室内,转轴上开有与空腔连通并位于腔室内的喷水孔;水箱内滑动连接有密封板,转轴穿过密封板并与密封板螺纹连接,水箱内设有限位部;水箱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单向进水阀;转轴上设有两个均能与空腔连通的单向排水阀,两个单向排水阀分别位于水箱的两侧。在本方案中,设置喷淋机构,对污水泵内部残留的酸液进行冲洗、稀释,避免酸液残留腐蚀泵体,能有效延长污水泵的使用寿命。
2020-12-31 86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硅钢厚涂层涂层液生产用纯水制水机,包括底板,底板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固定座和存水筒,固定座顶端的中部设有蒸馏组件,蒸馏组件包括球形釜,球形釜设置在固定座的顶部,球形釜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导热层,导热层的内部固定嵌设有电热丝,导热层的外部固定套设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电热丝通过导热层对球形釜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球形釜提供更加均匀的受热效果,水蒸气通过V形管进入L形管,通过设置的环状冷却管内部的液氮对水蒸气进行冷却,便于提供更高效的蒸馏处理,通过设置的防腐蚀磁铁网格滤板、无纺布滤层、活性炭滤层和高密度滤网层,便于提供更好的过滤效果。
2020-12-26 124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取向硅钢卷的焊缝切除方法,包括在焊接机组完成钢卷焊接后,在距离焊缝预设距离位置处冲孔;而后,钢卷到达成品退火工序时,利用孔洞检测装置检测焊缝冲孔,并根据焊缝冲孔得到焊缝位置,并记录该焊缝位置;并在分卷工序中,根据记录得到的焊缝位置对焊缝进行切除。这样,该方法利用焊缝冲孔,结合孔洞检测装置,将焊缝位置信息传递到分切工序,使得焊缝识别切除率较高,有效解决了取向硅钢焊缝无法精准定位切除的问题,实现了卷中焊缝多工序结合精准切除。
2020-12-16 104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