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22492039.8一种硅钢片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和硅钢片本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和切割框,驱动机构的表面设置有激光切割机构,切割框的内底壁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杠,丝杠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框,定位框的内壁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送端设置有定位板。该硅钢片切割装置,在对硅钢片进行切割时,能够通过小型电机的转动使定位框从切割框内移出,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硅钢片本体的放置,放置完成后,小型电机反转,使定位框带动硅钢片本体进入切割框内并与在转动辊的作用下滑动进入定位槽内,从而实现对硅钢片本体的有效定位,提高了切割的精确性。
CN202180045783.3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列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热轧卷为单元观察时具有在长边方向整个长度上均匀的织构,磁特性的变动小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上述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具有规定的成分组成的钢坯热轧而制成热轧板,将上述热轧板退火而制成热轧板退火板,对上述热轧板退火板实施1次或者隔着中间退火的2次以上的冷轧而制成最终板厚的冷轧板,对上述冷轧板实施一次再结晶退火和二次再结晶退火;至少1次冷轧的总压下率为80%以上,并且利用连轧机进行,利用上述连轧机的至少一个机架进行的轧制在压下率为30%以上且上述机架的工作辊的咬入温度T0℃的条件下进行,其中,将上述热轧板退火板的前端和尾端中的一方或两方的上述工作辊的咬入温度设为70℃以上且比上述钢板的温度T0℃高10℃以上的温度。
CN202110670657.9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按照Si0.8~1.1%、Mn0.2~0.4%、不添加Sn和Sb进行炼钢,并制坯;将铸坯加热到1060~1120℃并保温150min以上,而后轧成厚度40~45mm的中间坯,再经精轧、卷取得到厚度为3.00±0.25mm的热轧卷板,精轧开轧温度≤872℃+1000*(11*[Si]‑14*[Mn]+21*[Al]);精轧终轧温度≤820℃,卷取温度≤560℃;常化、酸连轧,得到厚度为0.500±0.005mm的冷硬卷,常化温度850~900℃;成品退火温度820~880℃,退火后经冷却、涂层和精整,得到无取向硅钢。
CN202123333981.6用于变压器铁芯硅钢片的叠片翻转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变压器铁芯硅钢片的叠片翻转支架,包括槽板,所述槽板内部卡装有转板,转板两侧对称安装有卡杆,槽板底部安装有风扇;所述转板另外两侧对称安装有放置槽,放置槽底部卡装有电磁铁,转板两侧皆设置有两组开关;在开关不受到压力时,此时开关所在电路处于通电状态,开关与电磁铁为电性连接,每个开关独立控制一组电磁铁,电磁铁处于工作状态,电磁铁正常运行产生的磁吸力,使得铁芯硅钢片固定在放置槽内,在使用机械臂取用铁芯硅钢片时,机械臂底部连接的触发条持续压迫开关,此时开关所在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开关所控制的相应电磁铁不产生磁力,机械臂可以较为容易的取用铁芯硅钢片。
CN202122048122.6一种薄带取向电工钢的热处理炉板及罩式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带取向电工钢的热处理炉板,炉板的中心设置有气流循环通孔,炉板的硅钢卷预定压接面设置有通气槽,炉板内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的第一孔口设置于通气槽中,进气孔的第二孔口设置于炉板的侧壁上。该薄带取向电工钢的热处理炉板在设置通气槽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进气孔,通过向进气孔中导入气流,增加通气槽的进气量,有助于硅钢卷与炉板压接侧边处水蒸气的及时排出,进一步提高卷内硅钢的热处理品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热处理炉板的薄带取向电工钢罩式炉。
CN202023317762.4一种硅钢片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加工装置,涉及到硅钢片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涂覆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压平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板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涂覆装置,涂覆装置对硅钢片的两面进行绝缘层涂覆,在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压平装置,压平装置包括两个压辊,压辊的一侧设置的限位块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转动双向螺杆使得限位块运动,从而使得两个压辊之间的间距被调节,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调节绝缘涂料的压平厚度。
CN202111012116.3无取向电工钢以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电工钢,包括:C0.001~0.010%,Si0.5~4.0%,Mn0.05~0.8%,Al0.2~1.5%,P≤0.002%,S≤0.0015%,O≤0.002%,N≤0.0015%,各成分均为质量百分比;还提供一种无取向电工钢制造方法,包括:冶炼钢水、薄带连铸、常化酸洗、冷轧以及退火涂层。本发明中,在冶炼钢水时,控制钢水中C、Si、Mn、Al、P、S、O以及N几种成分的含量,且通过常化工艺,可以有效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的产品质量,具有较低的铁损以及较高的电磁性能,另外整体制造流程比较短,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而通过冷连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成材率和生产效率。
CN202023005869.5一种取向硅钢二轧料氧化镁冷涂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二轧料氧化镁冷涂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部安装有架体,且架体的右侧安装有冷涂机构,所述冷涂机构的右端一侧安装有液压气缸,且液压气缸的内壁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架体的前后两端安装有调节架机构,所述调节架机构的表面安装有防护块,且防护块的内壁安装有橡皮套。该取向硅钢二轧料氧化镁冷涂装置设置有冷涂机构,且箱体通过安装有单独喷管和连接喷头,便于使用者两者兼合使用,可使用单独喷管也可连接喷头,使用者可根据自己使用的需求,对单独喷管和连接喷头进行针对性使用,单独喷管通过安装扣将连接喷头进行拼接使用,箱体通过旋转轴与支撑架的旋转,便于将箱体进行角度旋转。
CN202110879636.8一种高强度碳化硅钢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碳化硅钢球,所述高强度碳化硅钢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碳化硅20‑30份、铬1‑2份、氮化硼3‑5份、铁10‑20份、钼2‑3份、锰钢30‑40份、镍5‑8份、钛6‑8份、磷2‑3份、硫2‑3份;一种高强度碳化硅钢球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熔融;S2、模锻成球;S3、打磨;S4、二次加热;S5、高温淬火;S6、机油回火;S7、检测成品。本发明制备的高强度碳化硅钢球具有抗折强度高、洛氏硬度高及抗压强度高等优异的机械性能,并且使用寿命长,运转精确度高,并且其工艺简单,生产耗能低,无“三废”产生,环保性高。
CN202210629691.6退火隔离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退火隔离剂和方向性电磁钢板
本发明提供退火隔离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退火隔离剂和方向性电磁钢板。由该方法得到的退火隔离剂纯度高、分散性以及密接强度优异,可以在方向性电磁钢板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镁橄榄石层。退火隔离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工序(1):将氧化镁和铵盐溶液混合并反应,制备镁盐溶液和氨,然后使精制的镁盐溶液与氨反应而得到氢氧化镁;工序(2):将得到的氢氧化镁的一部分在155~230℃下高温熟化,并且将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另一部分在10~100℃下低温熟化;工序(3):将在上述各条件下熟化的氢氧化镁混合、烧成,得到氧化镁用于退火隔离剂。
CN202110274559.3一种基于冷轧全流程数据的硅钢铁损预测方法
本发明一种基于冷轧全流程数据的硅钢铁损预测方法,其对冷轧硅钢进行全流程物料跟踪,以基于聚类算法分类,并选取代表性工艺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集来对冷轧硅钢铁损进行预测,以探明冷轧各机组工艺对冷轧硅钢铁损的影响。
CN202111127223.0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效脱碳退火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效脱碳退火工艺,主要工艺流程为:炼钢连铸→热轧→酸洗常化→冷轧→脱碳和初次再结晶退火→渗氮处理(低温Hi‑B)→涂覆氧化镁隔离剂→高温退火→拉伸平整退火→涂覆绝缘涂层→精整,低温HiB不同于高温Hi‑B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在脱碳退火后增加了渗氮段。本发明在保证产品实物质量不低于现有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前提下,使Hi‑B钢退火效率达到世界领先,制造成本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