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分{100}织构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薄带连铸参数制备1.5~2.5mm厚的无取向电工钢铸带,直接冷轧至厚度为0.35~0.50mm后,先进行预回复退火,再进行成品退火,此过程中控制退火温度、时间以及升降温速率。本发明所制备的无取向电工钢具有多组分{100}织构,包括{100}<001>、{100}<012>和{100}<011>,{100}织构组分体积分数达到25~39%,其轧向磁感值1.71~1.78T,横向磁感值1.70~1.76T,板面45°方向磁感值达到1.65~1.67T。本发明通过优化退火工艺,利用{100}变形组织的强回复与再结晶协同作用,从而显著增强{100}退火织构,方法简单有效。
2021-10-11 92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硅钢片生产用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且第一支架位于第二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伸出支撑座的底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外部套设有多组第一皮带,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安装有多组气缸,且气缸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器;所述第二支架的外部套设有两组第二皮带以及两组第三皮带,且两组第二皮带分别位于第二支架的两侧,两组所述第三皮带位于两组第二皮带之间,且第三皮带的长度小于第二皮带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型硅钢片生产用输送装置,通过对第一皮带增加磁性,并对调整第三皮带之间间距,能够轻松将转子和定子进行分类堆叠,节省机械手运行的时间。
2021-11-25 92 6.8

一种硅钢生产线退火炉前的换热装置,包含有抽风机(1)、立柱(2)、热交换器(3)、软管(4)和热风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3)由若干组U形不锈钢管连接而成,一端固定在轴套(8)上,另一端通过链条(10)连接在立柱(2)顶端的链条盘(9)上,当链条盘(9)转动时,链条(10)拉动热交换器(3)绕着横轴(7)抬起或放下。本发明通过抽风机(1)将清洁空气抽到热交换器(3)内进行加热,然后再通过软管(4)将热空气输送到热风机(5)内来加热硅钢板(14),有效的利用了热能,避免了凝露导致的板面发蓝现象。
2020-12-25 92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产品生产方案的智能设计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数据,并集成用户数据、实验室研发数据和大生产数据;2、构建用户数据主题、实验室研发数据主题和大生产数据主题;3、输入硅钢产品的种类、规格和性能需求的需求信息,并根据需求信息生成若干个硅钢产品的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包括优化产品的生产方案和新产品的生产方案;4、多维度综合评估步骤3中生成的每个硅钢产品的生产方案,得到硅钢产品生产方案的绿色设计指数,并根据绿色设计指数推荐生产方案。本发明基于产品设计需求,融合实验研发数据和大生产数据,生成并评估产品设计方案模型,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
2021-07-09 92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连铸坯送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连铸坯入炉温度为400‑680℃,连铸坯在炉时间为185‑220min;将加热后的连铸坯进行热轧,轧辊偏心量为0‑0.025mm,将热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将卷取后的带钢酸洗后进行冷轧,冷轧操作模式由多次阶段升降速模式调整为一次性升降速模式,且在一次性升降速阶段将MN‑AGC增益系数增大;将冷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退火后得到硅钢片成品。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控制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工艺,该工艺对加热、热轧、卷取及冷轧各工序进行优化协调,能够有效解决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问题,实现无取向硅钢全长厚度控制精度的提升,而且无需进行设备和系统改造,容易实现,易于推广。
2021-02-20 92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铁损高磁导率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钢水连续浇铸成板坯,板坯经加热炉加热,再经热轧得到热轧板,然后经空冷和水冷后在500~650℃进行卷取;热轧板经常化处理、盐酸酸洗;酸洗后在可逆轧机上进行冷轧;最后经成品退火,退火温度为840~900℃,加热时间为240~500s;然后以不超过3℃/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00℃以下;涂覆绝缘涂层、固化,后经二次退火,即可得到低铁损高磁导率无取向电工钢,其磁性能满足P1.5/50≤3.50W/kg,μ1.5≥3800Gs/Oe,B5000≥1.76T的要求。
2021-01-22 92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牌号取向硅钢生产用辊轧机,包括辊轧机本体和夹送辊,所述辊轧机本体的底端安置于承托组件的顶端,且承托组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机架,所述辊轧机本体一侧的机架顶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换向机构,且两个换向机构顶部的一侧共同设置有上下两个夹送辊。该种高牌号取向硅钢生产用辊轧机中不仅能够通过两个液压缸同步伸缩,带动横担的两端反向旋转,从而灵活调节夹送辊的相对水平高度,进而提高了钢带输送角度的调节效率;而且在夹送辊旋转输送钢带时,换热介质经由两组导液管、旋转接头在夹送辊中输入、输出,通过直接接触进行全面换热,如此循环往复,进一步提高了对钢带的冷却效率。
2021-09-30 92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与碳钢混合生产条件下提高钢带表面清洁度的方法,硅钢与碳钢混合冷轧轧制条件下,通过控制冷轧乳化液指标,轧机工作辊表面粗糙度,退火工序氢气吹扫流量,平整及重分卷工序钢带涂油量等措施,能够提高钢带表面清洁度。
2021-11-18 92 6.8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激光切割硅钢片及超薄件的高效快速定位夹紧装置,属于激光切割机技术领域。用于激光切割硅钢片及超薄件的高效快速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设有储渣腔,还包括:长条板,通过支块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基体的两侧;两组传送辊,转动连接在所述长条板上,本发明可以对硅钢片快速的进行锁紧固定,防止激光切割机在对硅钢片进行切割时,硅钢片发生移动,有效的提高了对硅钢片的切割精度和切割效率,同时切割产生的废料则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进储渣腔内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对废料进行集中处理,在对硅钢片进行传送时,可以增大硅钢片与传送辊之间的摩擦力,有效的提高了在传送硅钢片时的稳定性。
2021-11-13 92 6.8

一种电工钢切片用导向装置,涉及电工钢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导向台、支撑腿、安装块、转轴、辊体、电动机、安装板、滑杆、移动板和导向板;支撑腿设置在导向台底部;安装块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块均设置在导向台横向一侧,两个安装块沿纵向分布;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安装块之间;辊体设置在转轴上,辊体位于两个安装块之间,辊体位于导向台上方;电动机设置在安装块上,电动机与转轴驱动连接;安装板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板分别设置在导向台纵向两侧上部;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滑杆均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两个滑杆沿横向分布。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电工钢的钢带切片之前进行导向限位工步,使得电工钢切割时不会被切割歪,切片的精度高。
2021-10-23 92 6.8

本发明是改善硅钢边缘裂边的工艺,包括:S1:对普通取向硅钢卷进行放卷、活套、清洗、加热、冷却;S2:对硅钢进行收卷,收卷张力系数为3‑9kg/mm2;S3:对硅钢卷用收紧带收紧打包,打包带张力为3‑8kg;S4:罩式炉进行炉底板检测,炉底板不平度<2mm;S5:将收紧打包后的硅钢卷送入罩式炉内进行高温退火处理;本发明的优点:通过调整取向硅钢材料生产过程中对CA线收卷张力的控制、CA收紧带的使用与控制、罩式炉炉底板的平整度,实现1200mm以上宽度材料平均不良切边宽度≤45mm,边部裂边尺寸减少40%。有效提高了加工材料成材率,提高了纵剪材料使用率,降低了吨钢成本,减少了纵剪生产停顿,提高了效率。
2021-04-23 91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开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更换硅钢卷的结构,包括机架、支撑台、动力件、支撑块、支撑辊、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动力件滑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支撑辊与动力件连接,支撑辊的自由端与支撑块接触;第一挡环靠近支撑台且与支撑辊固定连接,第二挡环靠近支撑块且与支撑辊滑动连接,支撑辊沿其轴向设有键槽,第二挡环上固定有滑键,滑键滑动设置于键槽内;第二挡环上设有弧形通槽,机架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能穿过弧形通槽与第二挡环固定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时,有利于防止硅钢卷发生偏移,另外方便更换硅钢卷。
2020-12-31 91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