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21977192.3一种硅钢片堆叠移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堆叠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钢片堆叠移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硅钢片堆叠移送装置在底座上形成用于堆叠硅钢片的叠置区,叠置区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料部,推料部设置在叠置区的一侧,若干个硅钢片堆叠到托料部上,托料部上下移动至其与挡部之间的高度为预设高度后,推料部将托料部和挡部之间的若干个硅钢片推出,实现定量堆叠硅钢片,移料机械手再将推出的硅钢片移送至传送带上,托料部可托举剩余的硅钢片朝上移动,方便推料部复位,本实用新型的硅钢片堆叠移送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分拣堆叠硅钢片,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设定托料部与挡部之间的高度实现固定数量的硅钢片堆叠分拣,精确度高。
CN202123399997.7一种硅钢片分体式绕卷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切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钢片分体式绕卷机构。包括所述切刀在固定座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四组,四组切刀运动互不干涉,所述机架右侧中部上下两侧设置有支撑座和收卷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收卷轴和第三收卷轴设置在上方的支撑座和收卷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二收卷轴和第四收卷轴设置在下方的支撑座和收卷驱动机构上,硅钢片切条后,分别通过四组收卷轴进行收卷,四组收卷轴工作互不干涉,上下错位独立收卷,并且有独立横切刀控制单卷收卷长度,可根据客户要求将硅钢带分切并收卷成多卷不同重量的大小钢卷,使用效果好;并且采用独立收卷方式,硅钢带收卷的力度比较统一,不会出现收卷松动的现象。
CN202111247576.4一种冷轧硅钢厚度缺陷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硅钢厚度缺陷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带钢设定厚度及其实际测量厚度并保存;将带钢实际测量厚度与带钢设定厚度相减得到实时厚度差;根据实时厚度差计算厚度缺陷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带钢在厚度这一指标的缺陷等级。本发明评估过程考虑了厚度波动情况,并进行量化,能成功识别冷轧硅钢的厚度缺陷,设别准确性较高,提高了冷轧硅钢生产水平,为冷轧硅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CN202110540104.1一种电工钢表面涂层剂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工钢表面涂层剂及使用方法,所述电工钢表面涂层剂包括如下的压力重量份组分:碲化合物10~50份,树脂10~30份、硅烷偶联剂0.5~5份、柠檬酸13~18份,将得到的电工钢表面涂层剂涂布在钢基表面,加热干燥,烧结,形成涂层。形成的涂层附着力强,生产涂覆质量较好,过钢量达到预期2000吨以上,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磨损程度较低,同时绿色环保。
CN202111332457.9一种无取向硅钢用涂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取向硅钢用涂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所述无取向硅钢用涂层溶液的总质量为基础计,所述无取向硅钢用涂层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分:磷酸盐溶液55%~60%;树脂溶液20%~25%;二乙二醇丁醚2%~4%;改性剂3%~5%;余量为水。由本发明所述无取向硅钢用涂层溶液形成的绝缘涂层厚度均匀,表面光滑,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耐腐蚀性、附着性,而且硅钢片的冲片性能好、叠片系数高。
CN202111082830.X一种取向硅钢边浪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取向硅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向硅钢边浪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将通过脱碳退火阶段的取向硅钢的带钢进行卷取过程中,在带钢的下端侧上刻上刻痕线,其中,下端侧为带钢与高温退火炉的承托底板接触的一侧,刻痕线平行于带钢轧制的方向;控制卷取后的带钢通过高温退火阶段和热拉伸平整阶段后至精整阶段时,沿着刻痕线,切除带刚的边浪;其中,边浪为在带钢的刻痕线至下端侧的边的部分。该控制方法可显著改善高温退火后取向硅钢边部浪形,有效降低精整切边量,提高取向硅钢的板形质量及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
CN202121871279.2一种便于操作的硅钢板带加工用打标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硅钢板带加工用打标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地脚,所述工作台的两端上下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辊筒。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打标时,速度监测仪会对不锈钢带的移动速度进行监测,位移机构会带动打标机构以与不锈钢带位移方向相同、与不锈钢带移动速度相等的状态进行移动,在打标机构移动的过程中,激光打标头对不锈钢带进行打标,打标结束后,位移机构带动打标机构反向位移,回到起始点,再进行下一次打标,从而可以使得不锈钢带在保持移动的状态下,使用打标机构对不锈钢带进行打标,提高打标效率,且打标机构可以对激光打标头的位置和高度进行调节,可以对不同尺寸的不锈钢带进行打标。
CN202180015362.6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用热轧钢板、无取向性电磁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用热轧钢板,以质量%计含有:C:0.0050%以下、Si:0.5%以上3.5%以下、Mn:0.1%以上1.5%以下、Al:0.1%以上1.5%以下、Cu:0.01%以上0.10%以下、Sn:0.01%以上0.20%以下;剩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在从表面到深度10μm的范围内,具有0.12%以上的Cu的浓度峰值。
CN202122860627.2一种取向硅钢加工用的酸洗除杂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加工用的酸洗除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活动安装有硅钢片,所述装置主体上方活动安装有一号转杆,所述一号转杆一侧活动安装有二号转杆,所述一号转杆和所述二号转杆外侧表面均安装有柔性吸附套筒,所述一号转杆和所述二号转杆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刮杆,所述装置主体前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一号进气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加工用的酸洗除杂装置,能够在取向硅钢酸洗时,加快取向硅钢上方和下方的溶液流通,使酸洗装置内部的溶液浓度保持均匀,且使取向硅钢在酸洗后表面的溶液能快速风干,避免酸溶液过度与取向硅钢发生反应,以免对取向硅钢造成损伤。
CN202110458845.5一种提高硅锰镇静硅钢浇注性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硅锰镇静硅钢浇注性的生产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其生产流程包括: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连铸。转炉出钢严格控制下渣量,加石灰、渣面脱氧剂调渣;RH真空精炼脱碳结束后,先加入低碳低硫硅铁脱氧,再加入金属锰、磷铁等进行合金化,同时向钢包渣面加入低碳钢渣面脱氧剂对炉渣进行改质,待钢水成分全部命中后加入钙镁铁合金,循环3‑5min后净循环处理6‑10min,破空出钢;连铸采取保护浇注,浇注过程选用塞棒头中Al2O3≥80%、C≤10%、SiC含量8‑15%、气孔率≤12%,质量密度≥2.9g/cm3的塞棒进行控流,连浇炉数≥15炉/中包。本发明可以显著改善浇注过程塞棒头侵蚀问题,提高连浇炉数,降低生产成本。
CN202180016772.2将由电工钢带或电工板材制成的板件叠组成板叠的方法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用于将由电工钢带(3)或电工板材制成的板件(4)叠组成板叠(2)的方法,板叠分别具有在相对于预定的目标叠组高度(hs)的公差范围(Δh)内的叠组高度(hp)。
CN202110983003.1变压器硅钢片回收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硅钢片回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传送带、防层叠机构、CCD摄像头、分料传送带、合格料箱和不合格料箱,所述防层叠机构和图像提取机构沿检测传送带传送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防层叠机构包括剥离辊,所述剥离辊及CCD摄像头均位于检测传送带上方,剥离辊与检测传送带向靠近的一面移动方向相反,分料传送带位于检测传送带后方,合格料箱与不合格料箱位于分料传送带后方,本发明能够将回收的硅钢片进行一一的快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检测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