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取向硅钢低温无铬环保绝缘涂层立式干燥固化工艺,冷轧无取向硅钢在镀锌机组经过退火后,通过涂层机涂覆低温无铬环保绝缘涂层,再经过立式干燥炉完成干燥固化,生产冷轧无取向硅钢产品。低温无铬环保绝缘涂层厚度0.8~1.0μm;立式干燥炉各段炉温:加热一段炉温420~450℃,加热二段炉温460~490℃,加热三段炉温500~530℃,加热三段出口板温200~240℃,冷却段出口板温60~65℃;立式干燥炉各段加热时间:加热一段、加热二段、加热三段的加热时间均为3.5~4s。采用本发明工艺不仅能保证钢带涂层均匀,使最终产品的涂层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耐蚀性、附着性、冲片性、焊接性和耐热性,满足下游工序要求,还可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废品,保证生产顺行。
2020-12-23 90 6.8

本发明属于智慧物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硅钢卷运输的智慧物流系统及防塌卷装置,包括运输模块、支撑模块、感应模块与分析模块;所述支撑模块以设置在硅钢卷内圈的支撑组件为载体;所述感应模块以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感应组件为载体,且所述感应组件内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压力感应器;所述分析模块以中央处理器为载体;本发明通过在支撑硅钢卷的支撑组件上设置感应组件,使得工作人员对硅钢卷内部的清洁度与杂质位置进行有效的判断,并通过定点清理其内部的杂质,减少硅钢卷内部的硅钢片在支撑时被压伤的情况,提高了硅钢卷在物流运输时的安全性。
2021-12-21 116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钢水化学成分设计、热轧工艺和冷轧工艺等步骤;钢水化学成分包括:C≤0.04%、Si0.35‑0.55%、Mn0.10‑0.30%、Als0.02‑0.06%、P≤0.030%、S≤0.0040%、O≤0.003%、N≤0.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物。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硅钢与家用电机目前使用的普通无取向电工钢50BW1300相比,磁感提高0.02T以上,而且采用普通C含量≤0.040%设计,不需要深脱碳,大幅降低炼钢工序成本,采用无Al无P,低Mn含量,降低合金成本,与普通50BW1300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相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2021-12-10 101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冷连轧轧制过程温度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硅钢冷连轧生产过程的工业参数数据以及各机架间硅钢的实际温度测试数据,然后基于工业参数数据以及预设初始模型,确定硅钢冷连轧生产过程的温度预测模型,接着基于硅钢轧制前的预热温度以及温度预测模型,得到硅钢冷连轧轧制过程各机架变形区出口与下一机架变形区入口之间的预测温度数据,再将预测温度数据与实际温度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中的温度差异值对相应机架间的乳化液参数进行修正,直至温度差异值小于预设阈值,得到修正后的温度预测模型,能够用于实现硅钢冷连轧轧制过程中,任意采样点硅钢温度的获取。
2021-09-15 94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硅钢厚度缺陷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带钢设定厚度及其实际测量厚度并保存;将带钢实际测量厚度与带钢设定厚度相减得到实时厚度差;根据实时厚度差计算厚度缺陷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带钢在厚度这一指标的缺陷等级。本发明评估过程考虑了厚度波动情况,并进行量化,能成功识别冷轧硅钢的厚度缺陷,设别准确性较高,提高了冷轧硅钢生产水平,为冷轧硅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21-10-26 103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条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硅钢加工用分条机,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支撑腿,支撑台的两侧均垂直安装有U型架,U型架的顶部通过横梁连接固定,横梁的两端均安装有垂直向下设置的下压调节油缸,下压调节油缸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固定座,固定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条形座;第二条形座的两端垂直贯穿设有导向轴,导向轴两端位于第二条形座外,在导向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支撑弹簧;导向轴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条形座上,并且导向轴的顶部贯穿设有第三条形座,导向轴设有将第三条形座固定的螺母。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下两组剪切轮交错接触后,经过剪切轮下方的硅钢板能够得到有效地剪切,剪切效率高。
2021-12-15 90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片冲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滑孔,所述底座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发明通过设置伺服电机、螺纹杆、螺纹套和限位滑杆,能够带动支撑板和气缸进行高度调节,同时能够带动上板和冲压板进行高度调节,方便使用者适应不同厚度的硅钢片,同时支撑杆、套筒和复位弹簧能够带动顶板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复位至活动槽的外部,方便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硅钢片冲压设备在使用时不能根据硅钢片的厚度进行冲压高度的调节,因此不能很好的适应使用需要的问题。
2021-05-31 89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硅钢的冷轧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其中的处理工序的加热工序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加热,待处理钢经过加热工序的速度为30‑200mpm,加热工序的加热温度为70‑120℃。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和生产质量高的特点,特别是在加热工序中对待处理钢采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使其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升温度,以满足高硅钢的冷轧生产工艺要求,减少断带事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2021-09-26 75 6.8

本发明涉及电力、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制高牌号硅钢焊缝免冲孔的方法。一种轧制高牌号硅钢焊缝免冲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一选”,步骤二:“二看”,步骤三:“三按”,步骤四:“四调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符合工艺要求,为连轧机硅钢的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2、该方案采用低成本设计,运行稳定性较高,测量精度达标,如推广使用,将为使用单位节省大量设备费用,符合降本增效的原则,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2021-06-17 67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取向硅钢用的半有机绝缘涂料。该半有机绝缘涂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0~25%磷酸盐,1~10%含有环氧基的硅烷耦合剂,0.2~2.0%有机硅烷,1~10%铬酐,1.5~6%二氧化硅粒子,0.3~5%碱,余量为水;其中二氧化硅粒子的粒径为100~300nm。该半有机绝缘涂料应用于超薄取向硅钢表面时,既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附着性,又保证了涂层的绝缘性和耐热性,涂层附着性为A级,叠片系数大于0.96,可耐900℃高温,并且涂层较薄(小于1μm)时,钢板的绝缘电阻大于30Ω·cm2/片,绝缘性能优异,可满足超薄取向硅钢的应用需求。
2021-11-19 74 6.8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表面麻点缺陷的薄规格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成分C≤0.0025%,1.2≤Si≤1.65%,0.25%≤Mn≤0.35%,0.06%≤P≤0.11%,0.1%≤Als≤0.2%,S≤0.0025%、N≤0.0025%,Ti≤0.002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较低氢气浓度,防止炉内氧化铁皮还原,减轻碳套辊的腐蚀程度,减少碳套辊结瘤率,改善带钢表面质量;采用合理合金成分设计,提高带钢的力学强度,降低碳套辊结瘤对带钢表面的影响程度,改善带钢表面质量。产品厚度为0.35mm,板面麻点发生率降低,无手感,且辊身周长周期范围内麻点个数≤5个。
2021-10-14 101 6.8

一种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无焊丝焊接的方法,属于无取向硅钢激光焊接技术领域,该焊接的方法,包括1)将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带尾与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带头对中接触相连;2)激光焊接前对引带和母材之间的焊缝进行预热处理,然后采用激光焊机焊接,焊接完成后对焊缝高温回火处理;3)焊接完成后,将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低牌号无取向硅钢按照上述步骤交替焊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合理选择引带、在焊接前预加热和焊接后回火处理的工艺、适当调整连轧机组的轧制参数,实现了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无焊丝焊接,提高了焊缝的质量,降低了断带率,保证了焊缝的可连续轧制,提高了轧制的效率。
2021-05-07 76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