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提供能够稳定地制造磁特性优异且钢卷长度方向的铁损的偏差少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对钢坯进行热轧,根据情况实施退火,然后通过1次冷轧或夹有中间退火的2次以上的冷轧来制成具有最终板厚的冷轧板,接着对上述具有最终板厚的冷轧板进行脱碳退火,然后实施二次再结晶退火;在最终的冷轧之前,将钢板以100℃/s以上的升温速度加热到100℃~350℃的加热温度,上述钢板从达到加热温度到进入最终的冷轧的第1道次的时间为5秒以内。
2021-06-29 58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洗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方法,从酸洗线前拉矫机的延伸率设定、酸液浓度、酸液温度、酸洗槽内液位的控制、酸液中铁离子的含量等方面入手,解决酸洗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问题。
2021-01-13 58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钢片视觉识别与无损检测方法,测量硅钢片的厚度并且计算已经叠积完成的硅钢片的总高度,记录最后叠积的一片硅钢片的形状和两定位孔坐标,计算和输出当前硅钢片的形状、两定位孔坐标的位置偏差值和两定位孔坐标的定位孔间距,记录硅钢片两端的接缝宽度和坐标并且输出搭接形状,判断定位孔间距、两定位孔位置、接缝宽度是否符合标准,以及两片硅钢片是否已经搭接上,通过打齐硅钢片使之符合要求、或者停机人工调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硅钢片视觉识别与无损检测装置。本发明利用激光测距仪、相机实现了无损检测,实现了每片硅钢片高度值、定位孔、接缝宽度的即时自动测量,通过PLC控制系统将控制信息传输至机械臂进行放置精度微调。
2021-08-26 58 6.8

一种薄规格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酸轧生产工艺,属于无取向硅钢冷轧成型技术领域,该生产工艺在焊接前对焊缝预加热和焊接后对焊缝两次后加热,采用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组轧制,其压下率分别为35%‑45%、35%‑45%,30%‑36%,25%‑30%,1%‑10%,第一二冷轧机间、第二三冷轧机间、第三四冷轧机间、第四五冷轧机间的单位张力分别为120‑130KN/mm2、130‑140KN/mm2、150‑160KN/mm2和160‑180KN/mm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冷连轧的工艺进行改进优化,提高了薄规格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带的轧制效率,提高了同板差的合格率,降低了轧制的断带率和轧烂率。
2021-05-07 58 6.8

对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板分别进行800、950、1050和1120℃不脱碳的预退火处理,在800℃预退火,成品的磁性能较好。织构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预退火温度升高,初次再结晶后有利织构组分{111}<112>与不利织构组分(118)[110]的比值f(111)/f(118)逐渐降低,初次再结晶织构的变化是成品磁性的影响因素之一。 Preliminary annealing proces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cold-rolled strips of a high permeability grain-oriented silicon steel was investiga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erformance of the steel.Results show that the magnetic performances of the products annealed at 800 ℃ are best.Analysis of primary recrystallization texture indicates that with rising temperature,f(111)/f(118) which is the ratio of the favorable component {111}<112>... 
2013-03-28 58 5.8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碳含钇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化学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Si:2.0~4.5%,C:≤0.003%,Y:0.001~0.1%,Mn:0.1~0.25%,Al:0.01~0.02%,Cu:0~0.3%,S:0.02~0.035%,N:0.009~0.01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生产工艺为:连铸、铸坯加热、热轧、常化、冷轧、初次再结晶退火、二次再结晶退火。本发明采用超低碳的成分,取消了常规取向硅钢脱碳退火工艺,简化了生产流程。通过稀土微合金化解决了因超低碳成分导致的单向铁素体组织抑制剂析出困难的技术难题。本发明制备的含钇取向硅钢厚度为0.2~0.35mm,磁感应强度B8为1.85~1.94T,铁损P17/50为0.9~1.2W/kg,可以用于变压器的铁芯材料,制备流程更为简洁。
2021-12-02 58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叠片的机械手,包括底板与第一竖杆,所述底板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竖杆,所述底板与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端轴心处设置有垂直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中在放置架的内部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并且该重力传感器通过程序设定,当上端物品的重力达到设定值时,这时重力传感器就会将警报灯的电源接通,这时警报灯就会进行工作,从而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堆码完成,本实用新型中在放置架的底端设置有垫脚,这样可以方便叉车将该放置架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夹持机构内部靠近机械手的一侧设置有工业相机,这样可以使得机械手通过工业相机观察到传输带上方的工件,这样可以使得夹持的更加便捷。
2021-04-20 58 6.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向硅钢铸坯的制备方法及铸坯系统,该制备方法用于对精炼后的钢水进行连铸处理,所述连铸处理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凝固处理,以使所述精炼后的部分钢水凝固形成坯壳;凝固处理时,进行电磁搅拌,以使所述精炼后的剩余钢水最终形成铸坯,其中,所述电磁搅拌的位置和结晶器出口的间距为0.3~1.5m,所述电磁搅拌的电流范围为0A~900A。上述制备方法通过调节电磁搅拌的位置和电流大小来调节电磁搅拌的强度,进而通过电磁搅拌的强度来调节等轴晶的生成量,扩大等轴晶率的范围。
2021-09-14 58 6.8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应力隔磁桥的硅钢片和电机转子。包括硅钢片、开设在硅钢片上的若干个磁钢槽组和永磁体,若干个磁钢槽组沿所述硅钢片周向分布,每个磁钢槽组均至少包括一对沿径向对称分布的磁钢槽,永磁体嵌设于磁钢槽内,磁钢槽朝向硅钢片内侧的一端设有空腔,一对磁钢槽的空腔之间通过隔磁桥隔离,隔磁桥的空腔上壁面与空腔侧壁面之间通过第一椭圆弧过渡连接,隔磁桥的空腔下壁面与空腔侧壁面之间通过第二椭圆弧过渡连接。有效降低该处隔磁桥在拐角处所受应力,进而提高该隔磁桥的强度,避免磁钢和铁芯产生形变而断裂。
2021-04-15 58 6.8

一种分步调控制备高磁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采用转炉冶炼钢水,制成连铸坯,含C0.001~0.008%,Si1.5~4.8%,Cu0.5~2%,Ni0.5~1.5%,Al0.2~1%,Mn0.2~1.5%,P&lt;0.005%,S&lt;0.005%,其余为Fe;(2)将连铸坯置于均热炉保温,多道次热轧相邻两道次间隔时间为30~180s;空冷;(3)常化处理;(4)多道次冷轧;(5)退火处理;(6)时效处理。本发明的方法成本较低、工艺简单,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兼具优异的力、磁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驱动/牵引电机的使用需求。
2021-08-09 57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硅钢片定位结构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箱体,其内部具有安装硅钢片铁芯的安装区域;多个定位销布置于安装区域的四周,且滑动安装于变压器箱体的内部底壁上;多个定位导块分别对应的活动式插接于每个定位销上,定位导块朝向安装区域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定位导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定位销配合嵌入弹性卡接;多组抵接组件,分别对应的安装于多个定位导块上,抵接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半球形块,半球形块与第一凹槽过渡配合,弹性件用于半球形块与硅钢片铁芯弹性抵接。从而通过该变压器的定位结构不仅可对不同型号大小的硅钢片铁芯进行定位,便于硅钢片铁芯散热的同时,也便于取出硅钢片铁芯。
2021-09-17 57 6.8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机绝缘漆,由下列物质组成,其重量百分比为:质量百分含量为50~55%的磷酸二氢铝溶液:30~70%;质量百分含量为60~70%的磷酸二氢锰溶液:10~15%;质量百分含量为80~85%的硼酸溶液:5~6%;质量百分含量为99%的硅烷偶联剂溶液:1~5%;质量百分含量为30~35%的硝酸盐溶液:0.1~0.5%;硅溶胶:10~15%;纳米硅酸铝:10~15%;纳米二氧化硅:20~30%;消泡剂:1~5%;水溶剂:适量。本发明采用磷酸二氢铝、纳米二氧化硅为主料制备了一种极薄硅钢带薄绝缘无机绝缘漆的涂层,涂层厚度均匀性好,涂层表面光亮、附着性强、绝缘电阻系数高。
2021-07-05 57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