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20096827.2一种连续热浸镀铝锌硅钢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热浸镀铝锌硅钢板,包括硅钢裸板,所述硅钢裸板的左侧边固定连接有第一铝锌输送条,所述硅钢裸板的右侧边固定连接有第二铝锌输送条。本实用新型,通过给待镀铝锌层的硅钢裸板左右侧边设置铝锌输送条,避免了镀层完成后需要对未镀膜的部位进程切除,降低了生产繁杂度,节约了生产成本,避免了材料的浪费,通过给铝锌输送条的前后侧面设置直齿面,提高连续热浸镀膜过程中的输送精度,从而提高了镀膜的均匀性,通过给铝锌输送条设置导向槽,提高硅钢板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通过优化硅钢钣的自身结构,提高了热浸镀铝锌层的效率,并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入硅钢叠片内的漏磁通和附加损耗的模拟实验与仿真
基于简化的取向硅钢片模型,系统地对不同的交流激励下的硅钢叠片内铁损、交链磁通和空气中指定位置的法向漏磁的分布进行了\"单片级\"的测量,并建立了相应的硅钢叠片级问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值计算分析。模型实验和数值分析的结果表明垂直进入硅钢片的漏磁通和损耗呈现浅透入的特点,在硅钢片内引起的涡流损耗在总铁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份额。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MagNet瞬态场时步法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相吻合,说明本文方法研究复杂的硅钢叠片问题的有效性。 The measurement and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iron loss,interlinkage flux inside the laminated silicon steel sheets and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ies at the specified positions are carried out based on a verifying silicon steel sheet model.The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kage flux vertically through the silicon steel sheets has the peculiarity of shin effect,and the eddy current loss caused by the AC leakage flux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total iron loss.The calculated result...
CN202121986610.5一种能限位的硅钢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限位的硅钢片,包括主体,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轴心处开设有散热孔,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主体的外壁设置有凹槽,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主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孔;该一种能限位的硅钢片通过在主体的外壁设置凹槽可以方便拿取,在其上下表面分别设置限位柱与限位孔,可以使主体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轻易挪动。
CN202123037575.5一种便于拼装硅钢片的变压器铁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拼装硅钢片的变压器铁芯,包括铁芯,设置在固定座的上方;硅钢片,固定安装在铁芯的侧壁上;连接座,固定在铁芯的底部,并安装在固定座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固定座和连接座的结构,方便将铁芯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防止在对铁芯和硅钢片的拼装时,铁芯位置变化,造成铁芯和硅钢片碰撞磨损,通过转动环的转动结构,以及牵引绳的从动结构,有效控制卡柱的收缩,方便将连接座安装在固定座上,防止卡柱与连接座底部碰撞造成其损伤,硅钢片的两端均设置有规格相同的卡块,防止硅钢片出现反向安装的情况出现。
CN202121189266.7一种基于取向电工钢用收卷组件及其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取向电工钢用收卷组件及其固定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面活动安装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块,活动区,弹簧,主动块,连接孔,连接杆,齿轮,卷筒,挡板。该种基于取向电工钢用收卷组件及其固定结构,活动块会带动活动区内部的主动块在其内部移动,可以通过连接杆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因齿轮侧面啮合连接有齿口,从而会顺着主体的侧面进行移动,当齿轮移动到主体的一角时,会带动活动区内部的弹簧收缩,弹簧可根据齿轮到主体中心的距离长短进行伸缩,物料会通过卷筒落到卷块的表面,从而可以对物料进行收卷,最后达到了便于收卷,降低物体损害的目的。
CN202111047433.9一种取向硅钢制作的电机凸极转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向硅钢制作的电机凸极转子,包括由取向硅钢一体制作而成的凸极极身、轭部与极靴,整个转子的易磁方向为径向,通过对轭部厚度、相邻凸极根部中心点距离、凸极极身宽度和极靴尺寸等进行特殊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电机功率密度与效率,且无二次气隙与额外的工艺需求。
CN202122465289.2一种硅钢底辊套管生产用防氧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底辊套管生产用防氧化处理装置,包括一种硅钢底辊套管生产用防氧化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和打磨箱,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打磨箱,且打磨箱的背立面焊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贯穿打磨箱的表面并延伸至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表面设有打磨辊。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吸尘管、吸尘孔、管道和吸尘器的相互配合使用,吸尘器的进气端能够将打磨过程中的灰尘通过管道从吸尘管表面的多个吸尘孔内吸出,防止灰尘四处飘散,降低灰尘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的伤害,同时减少灰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且减轻工作人员清理飘散后灰尘时的劳动量。
CN202122323867.9一种EI型硅钢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EI型硅钢片,所述EI型硅钢片呈长方形,其包括两个E形片和两个I形片,所述两个E形片开口相对且对称设置,所述两个I形片分别连接于两个E形片相接形成的两个空挡内,所述长方形的长度A为120mm,宽度B为88mm;其中,E形片的高度C为60mm,中间舌部宽度D为29.5mm,舌部高度E为44mm,其上两侧边柱宽度F为13.25mm;I形片宽度G为16mm,长度H为88mm。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E形片和两个I形片对称设置,在冲压时充分利用材料,不会造成多余废料,且其与现有EI90型硅钢片相比,其面积为EI90型硅钢片面积的97.78%,即硅钢材料重量也为EI90的97.78%,减少了硅钢用量。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疲劳性能及断裂机制
测试了高强无取向电工钢的S-N曲线,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实验钢组织,疲劳断口形貌和位错结构。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频率为20Hz,应力比R为0.1,循环10~7周次时,实验钢的疲劳强度为360MPa,疲劳裂纹萌生于实验钢的次表面,裂纹萌生点附近有沿晶开裂现象,疲劳裂纹扩展区域有解理台阶与疲劳条纹,瞬间断裂区是韧性断裂,有大量韧窝。实验钢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基体中产生了大量位错,并有驻留滑移带终止在晶界位置。 The S-N curve of a high strength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was tested.The microstructure and fatigue fracture morphology and dislocation were analyzed by optical microscop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he results showed that: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frequency of 20 Hz and the stress ratio Rof 0.1,the fatigue strength of the experimental steel was 360 MPa when the cycle was 10~7 cycles.The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at the surface of the steel and the interg...
CN202120343157.X一种风电磁钢盒高精度加工模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磁钢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风电磁钢盒高精度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下模的前侧通过多个螺栓螺纹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前侧固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杆壁两端均通过第一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两侧均开设有环形槽,两个环形槽的槽壁内部均设有限位机构,两个固定板相靠近一侧均开设有四个呈四角对称设置的插孔,套筒的两端均通过套环固定设有环形板,环形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设有推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消除风电磁钢盒加工过程中人工将板件送至模具之间所带来的的危险。
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常化工艺中间冷却制度的研究
借助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对AlN为主抑制剂的Hi-B取向硅钢常化工艺的中间冷却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化后试样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在60℃/s冷速下组织最均匀;在合适的冷却制度下常化板表层保留了强的Goss织构,它深入到1/4厚度处,并且形成对Goss织构有利的强{554}<225>织构。 The intermediate cooling system of Hi-B oriented silicon steel with AlN main inhibitor in normalizing proces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electron back diffraction(EBSD)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specimens after normalizing are fully recrystallization, and the microstructure is most uniform under the intermediate cooling rate of 60℃/s; under suitable cooling system, normalized plate surface retains strong Goss texture, it penetrates into the 1/4 thickness of the plate and forming str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