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10635263.X铸铝转子硅钢片、采用该硅钢片的转子及制造转子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铸铝转子硅钢片、采用该硅钢片的转子及制造转子的方法,该铸铝转子硅钢片包括圆形板片状本体,本体中心开设有转轴孔,本体上还以转轴孔为中心周向均布有多个铸铝孔,本体外缘设置有与铸铝孔一一对应的凹槽,本体两侧侧面均涂覆有绝缘层。采用上述硅钢片的转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接有铁芯,该铁芯由大量上述的硅钢片层层叠压而成,每片硅钢片上的铸铝孔均相互正对,在铁芯上形成多条贯穿铁芯的通孔,每条通孔内设置有一条导条,铁芯两端分别连接有导电端环,各导条的两端分别伸出通孔与导电端环电性连接,各导条对两导电端环的拉力使两导电端环紧压在铁芯两端。
CN202122002732.2一种组装稳定的硅钢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稳定的硅钢片,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内部设置有第一内置槽,所述第一内置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防滑垫,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部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固位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置槽,所述第二内置槽的内部安装有内置防滑垫,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条状防滑垫。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稳定的硅钢片,第一防滑垫对外部起到了有效的防滑效果,伸缩弹簧在安装后,根据存在的缝隙空间,从内置槽中释出,从而固位板便可随着伸缩弹簧的移动贴合连接组合的外壁,多个防滑垫的设置再次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CN202110623633.8一种冷轧取向电工钢钢带的渗氮处理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工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轧取向电工钢钢带的渗氮处理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渗氮速度慢,渗氮效果不佳,能耗大,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经过冶炼、连铸后,对铸坯进行热连轧、常化酸洗、冷轧及脱碳退火的工序;S2、在渗氮炉内进行两段渗氮处理:S21、第一段渗氮处理的渗氮温度为750‑950℃,渗氮时间为25‑35s,另外,渗氮介质的喷射压力为0.15‑0.25MPa,渗氮介质的流量为5‑20NL/min;S22、经稀土溶液浸泡1‑2小时后,继续第二段渗氮处理,其渗氮温度为460‑560℃,渗氮时间为10‑25s,另外,渗氮介质的喷射压力为0.15‑0.25MPa,渗氮介质的流量为1‑10NL/min;S3、涂隔离剂、高温净化退火后得到成品。
CN202110091321.7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齿圈。该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齿圈在旋转时带动啮合齿旋转,通过啮合齿与齿轮一的啮合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在转动时通过与夹板底端的啮合,可以带动三个夹板同时移动,从而可以改变三个夹板之间的面积值,从而实现装置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硅钢片进行码垛,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CN202120928437.7一种用于硅钢件的高效激光焊接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钢件的高效激光焊接机,涉及激光焊接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底座和控制柜,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作平台,机体上表面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表面设置有焊接臂,焊接臂一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下表面设置有焊接头,焊接头、连接头和焊接臂均与机体电性连接,焊接臂一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仓,过渡仓一端设置有抽风机,过渡仓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过渡仓与抽风机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焊接臂一端设置抽风机对着工作平台,将焊接产生的浓烟进行吸收并通过出风口排出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通过设置具有防火花和强光功能的防护罩对工作人员的眼睛提供保护作用。
CN202122238301.6一种硅钢片用叠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用叠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顶面上沿轴向并排设有定位块和可远离或者靠近定位块的抵紧块,定位块的水平截面呈L状,且其与定位块之间形成叠压区,叠压区的上方水平设有可竖直移动的传动板,传动板上竖向滑动穿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杆,导杆的两端均伸出传动板,且顶端设有限位块,底端共同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压板,导杆上套设有位于压板和传动板之间的弹簧,机架上还设有与传动板和抵紧块均相连的可编程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何能高效且保质地对硅钢片进行叠压的技术问题,具有工人劳动强度低、叠压效率高且叠压质量好等优点。
CN202110396796.7一种高压电机用无取向硅钢50SBW600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电机用无取向硅钢50SBW600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装有精炼钢水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到浇铸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S2,中间包通过水口将所述钢水分配至若干个结晶器中,所述结晶器中设置有浸入式水口,S3,钢水在结晶器内生成晶核,结晶器将带有晶核的钢水下放至通道;S4,通道上设有第二电磁搅拌器,第二电磁搅拌器对通道内钢水进行电磁搅拌,所述钢水在通道中逐步转换为钢坯;S5,拉矫辊将的所述钢坯拉出通道并对钢坯进行形态矫正;S6,切断装置所述钢坯进行切割。本发明通过在无取向硅钢50SBW600制备过程中设置双电磁搅拌装置,充分保证连铸过程中钢坯中的等轴晶数量,保障了产品表面缺陷质量。
CN202110081809.1一种硅锰镇静无取向硅钢冶炼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锰镇静无取向硅钢冶炼方法。该无取向硅钢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05%,Si:0.25%‑1.20%,Mn:0.2%‑0.8%,P:0.015%‑0.065%,S≤0.005%,Als≤0.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出钢结束加石灰、渣面脱氧剂调渣;RH真空精炼脱碳结束后进行脱氧合金化,合金化后3‑5min由真空室料仓加入合成渣,处理一段时间后净循环8‑12min,破空出钢运至连铸浇注。得到钢水中主要为SiO2‑CaO‑Al2O3系夹杂,一方面避免了钢水中生成低熔点SiO2‑MnO系夹杂,轧制过程沿轧制向伸长,阻碍晶粒长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生成纯SiO2或高SiO2组分类酸性夹杂,导致冶炼过程耐火材料的严重侵蚀。本发明可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类型,提高钢水洁净度,改善冶炼过程中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CN202110987394.4一种硅钢片视觉识别与无损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钢片视觉识别与无损检测方法,测量硅钢片的厚度并且计算已经叠积完成的硅钢片的总高度,记录最后叠积的一片硅钢片的形状和两定位孔坐标,计算和输出当前硅钢片的形状、两定位孔坐标的位置偏差值和两定位孔坐标的定位孔间距,记录硅钢片两端的接缝宽度和坐标并且输出搭接形状,判断定位孔间距、两定位孔位置、接缝宽度是否符合标准,以及两片硅钢片是否已经搭接上,通过打齐硅钢片使之符合要求、或者停机人工调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硅钢片视觉识别与无损检测装置。本发明利用激光测距仪、相机实现了无损检测,实现了每片硅钢片高度值、定位孔、接缝宽度的即时自动测量,通过PLC控制系统将控制信息传输至机械臂进行放置精度微调。
CN202110381621.9一种无瓦楞状缺陷的高磁感低铁损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瓦楞状缺陷的高磁感低铁损无取向电工钢板,其各化学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0<C≤0.0035%、Si:1.2~2.8%、Mn:0.2~1.0%、P:0.04~0.15%、Sn+Sb:0.02~0.2%,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高磁感低铁损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1)冶炼和连铸,其中在该步骤不采用电磁搅拌;(2)热轧,其包括:粗轧、精轧、卷取和均热;其中在粗轧步骤采用2~6道次进行轧制,且粗轧单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0%~40%之间;(3)上述热轧步骤后不进行常化步骤而直接进行冷轧;(4)连续退火。本发明所述的无瓦楞状缺陷的高磁感低铁损无取向电工钢板在保证较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具有高磁感和低铁损的特性。
CN202110176053.9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退火→拉伸矫直→抛丸→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膜;本发明在常化退火后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且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与常规工艺相比,省去了酸洗及后续废酸处理工作,排除了酸雾对环境的污染,消除了取向硅钢带因酸洗而产生的潜在缺陷,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CN202121280820.2一种堆垛硅钢片接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垛硅钢片接料装置,它涉及变压器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导向滚轮沿平移轨道滚动带动接料底座沿平移轨道移动;接料底座上设有剪力臂架,升降油缸驱动剪力臂架调节高度带动滚筒架升降,滚筒架上安装有数排滚筒,滚筒为双链轮滚筒,每排的数个滚筒中,相邻滚筒间通过链条与链轮的配合连接,电机驱动一个滚筒转动带动一排的数个滚筒同时转动;每排的数个滚筒上方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槽板,导向槽板与滚筒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对左右侧、不同层的硅钢片柱进行出料,可同时对多柱硅钢片进行出料,出料效率高;接料的稳定性提高,接料底座移动稳定性提高,接料后硅钢片柱可直接输送至叠装处,操作便捷,转运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