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发明涉及硅钢收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硅钢冷涂后锥度张力收卷工艺,将张力卷筒装配到卷取机上,张力卷筒包括转轴和若干支撑板,若干支撑板形成圆筒结构,若干支撑板上连接块底部的斜面形成锥形结构;还包括位于转轴两端的驱动杆,驱动杆转动连接有锥形杆,锥形杆与锥形结构为锥度配合,锥形杆的长度为L;将硅钢头部搭接在张力卷筒外部,当硅钢在张力卷筒外部卷绕4~7圈后,驱动杆移动的速度为V;当锥形杆进入的距离为1/3L时,将速度降低至2/3V;当锥形杆进入的距离为2/3L时,将速度降低至1/3V;当锥形杆全部进入时,驱动杆停止移动,硅钢继续卷绕。本专利公开的收卷工艺利用了锥度张力原理,得到的硅钢卷不会坍塌。
2021-01-27 76 6.8

一种薄规格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酸轧生产工艺,属于无取向硅钢冷轧成型技术领域,该生产工艺在焊接前对焊缝预加热和焊接后对焊缝两次后加热,采用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组轧制,其压下率分别为35%‑45%、35%‑45%,30%‑36%,25%‑30%,1%‑10%,第一二冷轧机间、第二三冷轧机间、第三四冷轧机间、第四五冷轧机间的单位张力分别为120‑130KN/mm2、130‑140KN/mm2、150‑160KN/mm2和160‑180KN/mm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冷连轧的工艺进行改进优化,提高了薄规格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带的轧制效率,提高了同板差的合格率,降低了轧制的断带率和轧烂率。
2021-05-07 76 6.8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铝低合金无取向硅钢氧含量控制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该无取向硅钢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05%,Si:0.2%‑0.6%,Mn:0.20%‑0.50%,P:0.03%‑0.08%,S≤0.005%,Als≤0.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工艺流程为:KR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连铸。转炉出钢严格控制下渣量,加石灰、萤石、高铝渣面脱氧剂控氧调渣;RH真空精炼脱碳结束后,加低碳低硫硅铁、金属锰、磷铁等脱氧合金化,循环5min后,再加入金属铝终脱氧,同时向钢包渣面加入高铝渣面脱氧剂对炉渣进行脱氧,成分全部达标后净循环时间≥8min,破空、出钢;连铸进行全程保护浇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操作方法,可以得到自由氧含量≤15ppm,总氧含量≤35ppm的钢水,提高钢水洁净度。
2021-01-21 76 6.8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飞料的硅钢抛丸设备,包括料仓和安装在料仓内的抛丸器,料仓的相对两侧上开有对称设置的通口,抛丸室内设有穿过两通口并向料仓室外延伸的输送辊道,输送辊道包括辊架和转动连接在辊架上的多个转辊;料仓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封堵通口的挡料板,挡料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挡料板的固定件;挡料板的下部内滑动连接有一端伸出挡料板的密封板,密封板与挡料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使用本方案,硅钢与通口之间的缝隙能被有效封堵,有效避免钢丸通过通口与硅钢之间的缝隙排出,提高抛丸设备的密封性,防止飞料。
2020-12-31 76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制作用防止硅胶泄露结构,包括运行组件与固定密封组件,所述运行组件的内侧壁设有固定密封组件,所述运行组件包括板体、第一凹槽、壳体、硅钢片、支撑板、连接块、密封圈、防护板和通孔,所述板体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有硅钢片,所述硅钢片的两侧相互对称焊接有四个连接块,四个所述连接块相斥一侧均贴合于第一凹槽的内侧壁,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硅钢片两侧密封圈保障密封效果,设置的橡胶管起到二次密封防护作用,并借助其内部的弹簧及U型板实现防偏移的效果,最后一方面可以在壳体相邻组件内侧加胶并且提高其内部硅钢片的厚度,以此实现多重密封防漏。
2021-11-10 76 6.8

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及方法,于该系统内设有焊轮及与焊轮电连接的焊接控制器;所述焊轮由前后呈直线布设的主焊轮、副焊轮构成;所述焊接控制器由分别与主焊轮电连接的第一焊接控制器、与副焊轮电连接的第二焊接控制器构成。所述焊接基于单排焊,仅使用一次焊接行程,通过设置的第一次焊接与第二次碾压焊接依次作业完成。本发明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及方法,针对取向硅钢极薄钢带冷轧板焊接的问题,对传统电阻焊焊机拥有的碾压轮改造及建立的相应焊接工艺。平衡了热量积累与质量保证两者,解决了取向硅钢极薄钢带冷轧板焊接容易发生虚焊、爆焊和焊接时间长等问题。同时和传统电阻焊焊机相比焊接工艺窗口更大,焊接效率更高。
2021-09-27 76 6.8

本发明提供退火隔离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退火隔离剂和方向性电磁钢板。由该方法得到的退火隔离剂纯度高、分散性以及密接强度优异,可以在方向性电磁钢板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镁橄榄石层。退火隔离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工序(1):将氧化镁和铵盐溶液混合并反应,制备镁盐溶液和氨,然后使精制的镁盐溶液与氨反应而得到氢氧化镁;工序(2):将得到的氢氧化镁的一部分在155~230℃下高温熟化,并且将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另一部分在10~100℃下低温熟化;工序(3):将在上述各条件下熟化的氢氧化镁混合、烧成,得到氧化镁用于退火隔离剂。
2021-06-18 76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耗高效硅钢常化酸洗工艺及酸洗设备,其有效利用常化炉出口余温作为加热带钢的介质,使带钢与低温的酸液接触表面发生强烈的物理化学反应,快速酸洗剥离表层粗大的氧化铁皮,降低酸洗系统的酸液温度,通过调控溶液氧化还原特性提高酸洗效率去除残留的铁橄榄石,节约了能耗,同时取消了高投资高运行成本的抛丸工艺,实现了低耗高效硅钢常化酸洗的目的。
2021-07-23 76 6.8

一种分步调控制备高磁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采用转炉冶炼钢水,制成连铸坯,含C0.001~0.008%,Si1.5~4.8%,Cu0.5~2%,Ni0.5~1.5%,Al0.2~1%,Mn0.2~1.5%,P<0.005%,S<0.005%,其余为Fe;(2)将连铸坯置于均热炉保温,多道次热轧相邻两道次间隔时间为30~180s;空冷;(3)常化处理;(4)多道次冷轧;(5)退火处理;(6)时效处理。本发明的方法成本较低、工艺简单,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兼具优异的力、磁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驱动/牵引电机的使用需求。
2021-08-09 76 6.8

本发明涉及涂层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液,其配比为:二氧化硅10‑15%、硼酸5‑8%、磷酸二氢盐2‑5%、金属溶胶20‑25%、氢氧化铝占5‑6%、有机酸处理的复合盐溶液20‑30%、分散剂0.5‑1%,其余为水,采用硅溶胶作为辅助成膜物,粘结力较强,对附着性影响很大。硅溶胶能够很均匀地包裹在被胶结物质的表面,通过自干成膜,保持了很高的常温结合强度;而磷酸盐涂层的固化是通过受热分解,脱水聚合完成的,低温强度差,中温强度高,充分利用了硅溶胶低温的结合强度和磷酸盐中、高温时的结合性能,消除了常规涂层烘烤时容易出现的收缩、起泡现象,阻止了微气孔的形成,提高了涂层的表面光滑度,粘结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保持绝缘涂层的光泽、光滑和稳定性。
2020-12-31 76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自动线的硅钢叠装系数性能检测装置,涉及实验仪器自动化技术领域,为解决机器人自动上样至叠装系数测量仪经常发生碰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上压板、下压板、压紧驱动机构、高度探规和加载力值传感器,其中压紧驱动机构设置于框架上端,下压板固定于框架内的下端,上压板安装于下压板上方且与压紧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加载力值传感器安装于上压板与压紧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之间,高度探规安装在上压板上,且探头向下伸出上压板下端面,框架为“C”字形一体式刚性结构,其设有上下两个水平板,以及位于一侧的竖直板;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机器人自动上样时碰撞到框架,以及下压时高度探规压到试样。
2021-10-25 76 6.8

本发明涉及码垛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齿圈。该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齿圈在旋转时带动啮合齿旋转,通过啮合齿与齿轮一的啮合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在转动时通过与夹板底端的啮合,可以带动三个夹板同时移动,从而可以改变三个夹板之间的面积值,从而实现装置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硅钢片进行码垛,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1-01-22 76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