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023190408.X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硅钢片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硅钢片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工作台的底端内壁靠两侧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两组伸缩杆,两组伸缩杆的顶端均与滑板的底端外表面相固定,滑板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贴合有滑块,两组滑块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套,两组螺纹套的内部均与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相活动螺接,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把,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靠中间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摇把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组弧形板和若干组凸块的设置可对硅钢片进行实时校准的作用,并使得叠加的硅钢片始终保持在同一垂直水平线上从而方便后续操作。
奥氏体化温度对高碳含硅钢等温转变的影响
采用XRD物相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及TEM精细组织分析研究了奥氏体组织结构状态对Fe-0.88C-1.35Si-1.03Cr-0.43Mn钢中温等温相变鼻温和孕育期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奥氏体化后240℃等温20 min试样的组织结构特征。试验发现,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中温等温开始转变的鼻温移向更低温度并且相变孕育期缩短;不同温度奥氏体化后同为240℃等温20 min处理,虽然均形成由贝氏体铁素体亚条平行排列构成的束状贝氏体组织,但贝氏体组织的精细结构状态不同,突出的差别在于对应低温奥氏体化贝氏体亚条端部边界具有凸起结构,而对应高温奥氏体化贝氏体亚条端部边界较为平齐且呈现楔形结构。不能简单地以马氏体切变机制认识试验钢中贝氏体组织的形成。 The influence of austenitiz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incubation period and the bain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 behaviour in high-carbon silicon steel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XRD), optical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he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240 ℃, 20 min)products were also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nose temperature of bainite transformation and incubation perio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austenitizin...
CN202110091321.7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齿圈。该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齿圈在旋转时带动啮合齿旋转,通过啮合齿与齿轮一的啮合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在转动时通过与夹板底端的啮合,可以带动三个夹板同时移动,从而可以改变三个夹板之间的面积值,从而实现装置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硅钢片进行码垛,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CN202122736249.7一种用于硅钢成品二次轧制的轧辊间距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二次轧制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钢成品二次轧制的轧辊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上、下相对的两组工作辊,两组工作辊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外侧均滑动连接有保护组件,其中下工作辊通过保护组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上工作辊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上、下两组工作辊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通过升降组件带动上工作辊的上下移动,来调整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保持二次轧制时较大的压下率,同时限位机构能有效防止因工作辊距离太近而导致的硅钢断带的情况。
获得抑制剂法生产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抑制剂控制研究进展
综述了国内外大钢铁企业与研究机构采用获得抑制剂法生产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开发及应用情况,分析了以该法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过程中抑制剂的控制技术,包括固有抑制剂组成方案、气态渗氮方式与工艺及高温退火工艺的制定.研究表明,固有抑制剂组成方案的设计思路大体一致,化合物抑制剂以AlN为主、硫化物为辅,同时添加少量Sn,Sb等单元素抑制剂,但组成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别;在脱碳退火后用NH3进行非平衡渗氮处理已成为气态渗氮的主要方式,但最佳方式仍未明确,具体选择需依据实际生产条件,相应脱碳及渗氮工艺的控制条件差别较大;高温退火工艺中升温制度差别不大,升温阶段退火气氛中N2含量的选择存在差别.此外,分析了抑制剂控制技术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and exploitation on production of low-temperature high magnetic induction grain-oriented silicon steel with acquired inhibitor method at both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world are reviewed. The control techniques of inhibitors, which include the composition design for inherent inhibitors, nitriding method and process, and secondary recrystallization annealing, are thoroughly analyzed and propos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design ideas for i...
CN202122324449.1硅钢前处理带钢表面清洁度在线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度检测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硅钢前处理带钢表面清洁度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台和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设置在操作台的端部;所述操作台的端部固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端部固接有顶板;通过设置的清洁单元,对工业相机的镜头表面进行清洁,转动轮盘调节角度,推动推板将水箱内部的水分喷洒在镜头的表面,按压连接杆的端部,橡胶柱和弹簧受力,使用刮板对镜头的表面进行刮擦清理,将镜头的表面灰尘清理干净,避免了灰尘堵塞镜头,影响拍摄效果。
CN202023026974.7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属于冶金行业涂层技术领域,包括上涂辊和下涂辊,所述上涂辊一侧设有上喷淋管,下涂辊一侧设有下喷淋管,在上涂辊和下涂辊间的水平面上方设置一个倾斜挡板,所述上喷淋管对准倾斜挡板,下喷淋管对准下涂辊,所述下涂辊下方设置一个涂液收集槽,下涂辊部分置于涂液收集槽中,涂液收集槽底板设有涂液回流口,所述涂液收集槽通过一个升降装置调节自身高度。该装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能够有效保证无取向硅钢下表面涂层质量,避免出现漏涂或者涂层条纹缺陷,提高无取向硅钢涂层质量。
CN202110155748.9一种用于硅钢片横剪线的冲孔和剪切的数控自动化车床
本发明涉及硅钢片横剪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硅钢片横剪线的冲孔和剪切的数控自动化车床,包括底座,底座的左侧上方与基座的底部上方设置有基座,基座的前侧中部设置有钢片辊,基座的右侧设置有凹槽,凹槽设置在底座内部,凹槽的左右两侧端部设置有齿轮,齿轮的外侧设置有皮带,凹槽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挡板,有益效果是:挡板的开口结构,使硅钢片自左向右经过挡板后,会处于底座上方正中间,方便调整硅钢片的水平位置,并使其可以准确进入夹板内部。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控制拉绳的位置,以此来实现拉绳带动夹块的关闭,使绕片筒在转动过程中,夹块可以将硅钢片的端部牢牢固定住。
CN202122860692.5硅钢片叠压精准定位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钢片叠压精准定位设备,包括压台、压板和仿形燕尾键,所述压台上开有与仿形燕尾键下端相对的限位槽,所述压板设置与压台上方,所述压板上开有与仿形燕尾键上端相对的限位孔。本技术方案当硅钢片叠放压合之后,仿形燕尾键可以去除,并能够在硅钢片组成的铁芯上形成燕尾槽,用于后期燕尾键的组装,且能够保证燕尾槽内的结构规则,便于后期燕尾键组装。
脉冲磁场热处理对CGO取向硅钢脱碳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采用自主研发的脉冲磁场退火装置,在取向硅钢脱碳退火过程中分别施加不同强度的磁场,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脉冲磁场脱碳退火后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宏观织构。结果表明,脱碳退火过程中施加脉冲磁场后取向硅钢的平均晶粒尺寸均增加,当磁场强度为40 mT时,平均晶粒尺寸最大,为13.06μm。此外,取向硅钢试样的立方织构{001}<100>强度减弱,高斯织构{110}<001>和{111}<112>织构增强,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成品织构和磁性能。 Self-developed pulsed magnetic field annealing device was used to apply magnetic field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during decarburization annealing of an oriented silicon steel, and microstructure and macro-texture of the specimens after decarburization annealing in a pulsed magnetic field were studied by using optical mic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the oriented silicon steel increas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ulsed magnetic field during decar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