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新型电力系统这项关键技术,未来如何发展?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构网型技术正逐渐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2月7日,“紫金论电”专题论坛——“构网型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论坛在国家电网南瑞集团(国网电科院)举办。

构网型技术如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在科研和工程中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应用前景如何?

未来如何发展?

……

论坛上,业界顶尖专家学者对上述课题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共促构网型技术良性发展。

电力系统“双高”特性凸显,

哪项技术提供“稳定良方”?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六年超过95%,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相当。截至2024年3月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1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7.3%。

发展新能源,安全稳定是一个大前提。

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凸显。传统电力系统主要依赖同步发电机维持电网频率稳定性和惯量,而新能源发电方式通常不具备同步发电机的惯性,通过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后,难以提供惯量支撑。这也就意味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负荷变化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挑战。

那么,有没有一种新技术能够像“同步发电机”一样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荣表示,“构网”是具备独立构建电力系统能力的理想同步电源。

“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水平在快速提升,但传统电力电子设备均采用跟网控制,不具备主动支撑能力,恶化传统稳定问题,并引入了新的稳定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发展构网型技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张振宇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

国网直流中心主任郭贤珊也认为,在新型电力系统“双高”特性下,需要发展新一代直流技术和构网型技术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来自电力系统之外的华为数字能源首席科学家刘云峰,观点更为明确:引入构网型技术等先进技术,可以支持未来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当前,全球新能源进入倍增式发展阶段,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将成为主体能源。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27亿千瓦。业界普遍认为,构网型技术将成为构建新能源高占比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这一技术也已成为国内外能源电力行业关注的热点。

对于构网型技术发挥作用的细节,与会专家也有阐述。

丹麦技术科学院院士、丹麦奥尔堡大学教授陈哲认为,做好构网型技术的核心之一在于变流器:“构网型变流器能够模拟同步机器的行为,同时提供更灵活的可控性。”南瑞集团(国网电科院)研究院(全重实验室)副院长王伟向记者介绍道:“构网型技术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模式,使电力电子装备具备阻尼、惯量、电压源等特性,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功角、频率、电压的稳定支撑。”

除了专家学者层面的共识,在政府层面,构网型技术近年来多次被政策文件提及。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在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方面,提出要“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根据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需要,选择典型场景应用构网型控制技术,具备主动支撑电网电压、频率、功角稳定能力,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可见,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面加速的当下,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政府主管部门,构网型技术都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发力点

构网型技术高速发展,

我国目前应用情况如何?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构网型技术呈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路径和可行方向。

“构网型技术可以在送端‘沙戈荒’大基地、受端电网等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安全稳定支撑。”郭贤珊告诉记者。

据记者进一步了解,构网型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四个场景:电网送端“沙戈荒”高比例新能源地区、受端“空心化”地区、电网薄弱偏远地区、微电网/独立供电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3年年初开始,构网型设备已在西藏、四川、新疆、青海、吉林等国家电网多个省级电力公司陆续试点应用,有力支撑了有关省级电网的电力保供。

这些实践案例验证了构网型技术的可行性,为构网型技术和装备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强大的资源整合与战略引领能力,推动构网型技术从理论研究迈向实践应用。南瑞集团(国网电科院)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排头兵,从2012年起,持续推进构网型技术研究,主攻构网型储能、构网型SVG(静止无功发生器)、构网型柔直技术相关装备,覆盖5大产品线、近20个子产品系列。

发展水平总体“国际领先”,

构网型技术未来如何“构”?

在本次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也表示,尽管当前我国构网型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仍处于完善阶段,有许多难题亟待破解。

构网型技术未来如何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持续深耕?专家学者给出了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表示,构网型技术在新能源场站、局部电网虽已成功示范,但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需加强技术攻关、重视示范应用、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完善配套机制等。

“构网型技术不是单一装备技术创新,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张振宇认为,构网型技术可能成为同步机的重要补充,但需要以系统需求引导构网型技术发展,合理规划布局,降低构网型技术风险,重塑稳定管理体系以适应构网型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构网型设备发展应汲取跟网型新能源并网技术的经验教训,充分估计挑战,加强应对措施。”王伟建议,提升构网型设备鲁棒性,明确构网型技术在大电网中的功能及角色定位,突破构网型设备规划配置新方法,加强构网型设备与同步机并联运行、稳定控制方面基础研究等。

面对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各种挑战,构网型技术既要不断精进“内功”,也要做好“迎战”准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多方携手、稳扎稳打,构网型技术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构”出更加广阔的可能性。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6469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