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11301117.X一种高牌号硅钢用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牌号硅钢用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所述保护渣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SiO2:40‑45%、CaO:20‑27%、MgO:1.0‑2.5%、Al2O3:1‑3%、Na2O:12‑16%、F:10‑13%、C:1‑3%,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保护渣的二元碱度CaO/SiO2为0.5‑0.6,熔点为950‑1000℃,1300℃下的粘度为0.25‑0.35Pa·s。本发明提供的连铸结晶器保护渣,通过低碱度、低熔点、低粘度的保护渣可有效抑制高牌号硅钢材料在连铸时铸坯表面易出现凹陷和裂纹的现象。
CN202011597301.9一种在取向硅钢中获得沿晶断口的方法
一种在取向硅钢中获得沿晶断口的方法:将取向硅钢样品加工成俄歇电子能谱仪标准试样;对标准试样进行表面清理;充氢:将标准试样所设定的预设断口处放入充氢装置的含硫脲溶液中,并使取向硅钢样品为阴极;将铂片置入并作为阳极;阴极充氢电流为1.25~1.35A,充氢电流密度在0.1~0.8A/m2,充氢时间在12~50h,充氢电压为36~39V;进行表面分析。本发明不仅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用时短,所用毒化剂是硫脲,从而避免了采用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作为毒化剂,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威胁的问题,且所获得的取向硅钢断口均为典型沿晶断口,适用于取向硅钢晶界偏聚行为以及晶界微区成分分析。
CN202110627061.0电工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工钢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电工钢的板坯进行热轧获得钢卷;将热轧后的钢卷进行酸洗冷轧;将酸洗冷轧后的钢卷进行第一次罩式退火;将第一次罩式退火后的钢卷进行平整;将平整后的钢卷进行第二次罩式退火;将第二次罩式退火后的钢卷进行重卷,以获得电工钢。本申请提供的电工钢的制备方法采用两次罩式退火,退火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酸洗冷轧工序产生的加工硬化,使钢板充分再结晶,获得理想的铁损及磁感应强度。而采用两次罩式退火,相对于一次罩式退火工序来说,能够进一步降低铁损,提高电工钢的磁性能。
CN202121011936.6一种用于硅钢绝缘涂料温控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混合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硅钢绝缘涂料温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所述输料管右侧上方内部固定连接有入料管,所述电机外壳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左侧顶端转动连接有输料轴,所述反应釜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输料轴,能将物料慢慢输送至反应釜内,防止一次性将物料倒入反应釜中发生强烈反应,并且将小块物料放置进入料管时,可以在入料管内进行堆积,而第二电机旋转带动输料轴运动时,可以将入料管底部的物料卷进输料轴的空隙中,移动至顶端,物料会自动落下,非常方便。
CN202110525177.3CD型硅钢片铁芯性能测试工装
本发明涉及硅钢片铁芯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CD型硅钢片铁芯性能测试工装,包括:机台,上部后侧固定有竖直向上的后侧板;托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方;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其驱动杆端部固定套接有夹持块,夹持块外端部固定有橡胶缓冲块;橡胶垫,固定在所述托板右侧上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气缸驱动连接于托板,可以先根据硅钢片的厚度,通过操作气缸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工作带动托板在机台上进行升降高度,从而调整托板与夹持块的高度差,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广泛性,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高Cu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
运用EBSD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0.25%~0.45%Cu对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显微组织,成品板显微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卷取过程中Cu元素在热轧板表层的偏聚作用显著阻碍了热轧板表层再结晶晶粒长大,导致热轧板表层晶粒尺寸随着Cu含量增加而逐渐较小,但热轧板中间晶粒尺寸变化不大。同时发现Cu元素能够明显改善织构类型,使有利织构组分增加,不利织构组分减少,同时减弱织构强度。从实验结果可知0.35%Cu能够显著改善电工钢的磁性能,铁损P15/50最低达到4.1 W/kg,磁感B50最高值达到1.8 T。 Effects of high content Cu on microstructure of hot rolled plates and microstructure,tex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nnealed finish product plates of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were examined by means of EBSD technique and optical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rface segregation of Cu significantly hindered recrystallized grain growth of surface layer in hot rolled plate during the coiling,as a result,the surface grain sizes of the hot-rohed plate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u con...
CN202121986610.5一种能限位的硅钢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限位的硅钢片,包括主体,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轴心处开设有散热孔,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主体的外壁设置有凹槽,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主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孔;该一种能限位的硅钢片通过在主体的外壁设置凹槽可以方便拿取,在其上下表面分别设置限位柱与限位孔,可以使主体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轻易挪动。
二次冷轧法与三次冷轧法制备取向硅钢薄带的织构转变规律
本文以热轧常化板为初始材料,采用二次冷轧法与三次冷轧法制备了0.1 mm厚的取向硅钢薄带,测定相应的磁性能,并通过EBSD取向成像技术检测了二次冷轧法与三次冷轧法各工艺过程中织构与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最终冷轧压下率适中的三次冷轧法,能在冷轧至0.1 mm时保存较多的高斯晶核,使得高温退火后的磁性能明显优于二次冷轧法。最终冷轧压下率通过影响脱碳退火后样品中的{111}<112>织构组分及Goss晶粒数量对最终二次再结晶产生重要影响。 Grain-oriented silicon steel sheets with a thickness of 0. 1 mm were produced from hot-rolled and normalized sheets by two-step-rolling and three-step-rolling methods.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and the textures were detected by EBSD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step-rolling method,which has a moderate reduction rate of final cold rolling,can maintain more { 110} < 001 >nucleus,and thus obtaining better magnetic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the two-step-method. The f...
退火工艺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分析总结退火工艺各参数对冷轧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结合设计和生产实践经验介绍退火工艺中各参数的实际生产取值,并针对现生产工艺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It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great influences on magnetism of cold rolled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affected by various annealing process data in this article.The relevant settled ways is raised.According to the actual value presetting ways for various annealing process data based on design and production,as well as typical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production.
CN202122323867.9一种EI型硅钢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EI型硅钢片,所述EI型硅钢片呈长方形,其包括两个E形片和两个I形片,所述两个E形片开口相对且对称设置,所述两个I形片分别连接于两个E形片相接形成的两个空挡内,所述长方形的长度A为120mm,宽度B为88mm;其中,E形片的高度C为60mm,中间舌部宽度D为29.5mm,舌部高度E为44mm,其上两侧边柱宽度F为13.25mm;I形片宽度G为16mm,长度H为88mm。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E形片和两个I形片对称设置,在冲压时充分利用材料,不会造成多余废料,且其与现有EI90型硅钢片相比,其面积为EI90型硅钢片面积的97.78%,即硅钢材料重量也为EI90的97.78%,减少了硅钢用量。
CN202110778749.9硅钢产品生产方案的智能设计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产品生产方案的智能设计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数据,并集成用户数据、实验室研发数据和大生产数据;2、构建用户数据主题、实验室研发数据主题和大生产数据主题;3、输入硅钢产品的种类、规格和性能需求的需求信息,并根据需求信息生成若干个硅钢产品的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包括优化产品的生产方案和新产品的生产方案;4、多维度综合评估步骤3中生成的每个硅钢产品的生产方案,得到硅钢产品生产方案的绿色设计指数,并根据绿色设计指数推荐生产方案。本发明基于产品设计需求,融合实验研发数据和大生产数据,生成并评估产品设计方案模型,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
CN202110192619.7用于控制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工艺及硅钢片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连铸坯送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连铸坯入炉温度为400‑680℃,连铸坯在炉时间为185‑220min;将加热后的连铸坯进行热轧,轧辊偏心量为0‑0.025mm,将热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将卷取后的带钢酸洗后进行冷轧,冷轧操作模式由多次阶段升降速模式调整为一次性升降速模式,且在一次性升降速阶段将MN‑AGC增益系数增大;将冷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退火后得到硅钢片成品。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控制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工艺,该工艺对加热、热轧、卷取及冷轧各工序进行优化协调,能够有效解决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问题,实现无取向硅钢全长厚度控制精度的提升,而且无需进行设备和系统改造,容易实现,易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