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发明涉及卷取领域,具体涉及硅钢卷取机卷筒结构,包括机架、收卷辊和按压捆绑机构,按压捆绑机构位于收卷辊一侧,按压捆绑机构包括按压单元和捆绑单元,捆绑单元包括捆绑辊、转动辊、成卷的胶带和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均滑动设置于机架上,滑块的下端固定有能与机架相抵的下卡块,捆绑辊固定设置于两个滑块之间,捆绑辊上设有凹槽;按压单元包括两个按压部,每个按压部包括按压管和弹簧,按压管通过弹簧与凹槽的侧壁连接,转动辊设置于按压管内,成卷的胶带套设于转动辊上,凹槽的侧壁设有供胶带通过的通槽。采用本技术方案时,有利于避免成卷的硅钢卷松动且能对硅钢卷进行捆绑。
2021-01-27 70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底板,涉及钢卷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钢卷的尺寸变形导致钢卷切边量过大的技术问题。包括应变诱导板,应变诱导板的板面开设有若干凹槽,相邻凹槽之间于应变诱导板的板面形成凸楞,钢卷放置于应变诱导板的板面上,其中部分的钢卷端面支撑于凸楞上,其余的钢卷端面悬置于凹槽上。本发明通过在应变诱导板上设置凹槽与凸楞,钢卷在高温退火过程中同样受重力产生蠕变变形,但蠕变变形按照凸楞所设定的方向进行,从而将产生的不均匀的“大浪”分割成碎化均匀的“细浪”,使得钢卷边部的变形细小、均匀、可控,从而降低了大象脚变形的缺陷影响程度,减小了钢卷的切边量,提高了成材率,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边部板形。
2021-03-24 66 6.8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薄规格无取向硅钢35BW440,该无取向硅钢35BW440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C:≤0.003%,Si:0.8%‑2.0%,Mn:0.4%‑1.2%,P:≤0.015%,S:≤0.003%,Als:0.25%‑0.6%,N:≤0.003%,Sb:0.04%‑0.1%,O:≤0.002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没有电磁搅拌设备增加无取向硅钢磁感应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加入Sb元素,增加对电磁性能有利的{110}和{100}织构组分,提高电磁性能,采用二次冷轧及中间连续退火的工艺,提高无取向硅钢的表面质量。
2021-04-19 67 6.8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取向硅钢罩式炉高温退火低保温阶段二段式退火工艺,包括:将涂镁取向硅钢卷装入密闭的罩式炉中,并向罩式炉内通入氮气将炉内氧气充分排出;通电升温并将氮气转换为10m3/h氨分解气,接着点燃放散阀,将温度升至500‑600℃,恒温13h;500‑600℃低保温结束后检测内部气体露点是否小于0℃;本发明提供的取向硅钢罩式炉高温退火低保温阶段二段式退火工艺能够解决普通冷轧取向硅钢罩式炉高温退火热处理低保温阶段,钢卷在高温下不被水蒸汽氧化,消除钢带表面露金、发红、发黑、水印、色泽不均、导通缺陷,降低钢带铁损、提高磁感、降低生产成本。
2021-04-30 69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高频率工况下低铁损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钢水连续浇铸成板坯—热轧—正火—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涂绝缘涂层并固化;所述冷轧步骤中,采用六辊单机架往复式轧机经5道次一次冷轧至目标厚度,冷轧过程中前三道次采用变速异步轧制方法,使钢板表层在剪应力作用下位错密度增加,这样在退火后表层晶粒尺寸细化而心部晶粒粗大,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生产得到心部为粗大等轴晶粒,表层为纳米级细等轴晶粒的电工钢产品,该产品的铁损P1.5/50≤2.35W/kg,P1.0/400≤14.0W/kg。
2021-07-09 87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堆叠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钢片堆叠移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硅钢片堆叠移送装置在底座上形成用于堆叠硅钢片的叠置区,叠置区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料部,推料部设置在叠置区的一侧,若干个硅钢片堆叠到托料部上,托料部上下移动至其与挡部之间的高度为预设高度后,推料部将托料部和挡部之间的若干个硅钢片推出,实现定量堆叠硅钢片,移料机械手再将推出的硅钢片移送至传送带上,托料部可托举剩余的硅钢片朝上移动,方便推料部复位,本实用新型的硅钢片堆叠移送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分拣堆叠硅钢片,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设定托料部与挡部之间的高度实现固定数量的硅钢片堆叠分拣,精确度高。
2021-08-20 72 6.8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硅钢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硅钢片组件成型冲裁机械及成型冲裁方法,包括基座、收卷装置、挤压装置、滚动装置和冲压装置,所述基座的上端位于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的上端共同连接有横板,横板的下端设置有冲压装置,基座的上端设置有收卷装置,基座的上端位于收卷装置的后方设置有挤压装置,基座的上端位于挤压装置的后方设置有滚动装置;通过拉动拉环,带动圆板和推杆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挤压,使得推杆远离推槽,进而可取出模具,对模具进行更换;通过往凹槽内加入放置板,防止压板在撞击模具时,对模具进行支撑,防止模具发生变形。
2021-04-09 60 6.8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碳含钇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化学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Si:2.0~4.5%,C:≤0.003%,Y:0.001~0.1%,Mn:0.1~0.25%,Al:0.01~0.02%,Cu:0~0.3%,S:0.02~0.035%,N:0.009~0.01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生产工艺为:连铸、铸坯加热、热轧、常化、冷轧、初次再结晶退火、二次再结晶退火。本发明采用超低碳的成分,取消了常规取向硅钢脱碳退火工艺,简化了生产流程。通过稀土微合金化解决了因超低碳成分导致的单向铁素体组织抑制剂析出困难的技术难题。本发明制备的含钇取向硅钢厚度为0.2~0.35mm,磁感应强度B8为1.85~1.94T,铁损P17/50为0.9~1.2W/kg,可以用于变压器的铁芯材料,制备流程更为简洁。
2021-12-02 82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轧制油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硅钢轧制油专用反应装置,它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的内底部焊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面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盘,所述反应罐的右侧面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温度传感器、电热盘和控制器,能够有效控制反应罐内部的温度,使其内部的温度能够达到设定的温度值,防止因温度过高而爆炸,提高了安全性,而且,通过由搅拌电机、搅拌轴、主搅拌叶、分搅拌叶和螺旋搅拌杆组成的新型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的搅拌覆盖率大,搅拌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加快物料间化学反应的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2021-03-04 80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喷砂方式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的方法,步骤包括:S1、坯料预处理;S2、涂覆隔离剂,后进行高温退火;S3、拉伸热平整;S4、表面喷砂处理,去除底层;S5、去应力退火;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喷砂的物理办法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代替了传统的用酸去除取向硅钢涂层或硅酸镁底层,结合退火去应力,显著改善了加工质量,使整个加工过程更加环保,也有利于控制成本。
2021-05-07 57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点火器线圈用硅钢片,包括E型件和I型件,所述E型件和I型件可组合成日字形;所述E型件包括竖边和设置在竖边三个横边,所述竖边与三个横边接触的位置设置孔眼;所述孔眼内径从为变径结构;位于E型件正面设置散热线槽,所述散热线槽一端与孔眼贯通,另一端指向凸部;位于E型件背面在散热线槽正对位置设置外凸线,所述I型件一侧设置与凸部匹配的凹部,在所述凹部之间凸台;所述凸台与凹台重叠;在凸台与凹部之间设置凸棱,所述凸棱位于I型件外侧。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改进巧妙,由于E型件具有弧形边可以有利于拾取,方便工作操作,同时采用采用接触的方式接触,增加了组合体的稳定性。
2021-08-20 74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实验室轧机一次冷轧方法,包括:1)取样,实验室冷轧材料选取经过常化酸洗后的厚度为2.3mm的取向硅钢试样;2)制样,利用取向硅钢专用剪板机,裁剪试样尺寸为轧向600mm×横向150mm;将试样表层轻涂一层薄薄的轧制油;3)冷轧轧制规程制定,轧前厚度为2.3mm;其中:轧制总道次为6次时轧后厚度为0.35mm,轧制总道次为7次时轧后厚度为0.27mm,轧制总道次为8次时轧后厚度为0.23mm。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实验室轧机一次冷轧方法,为工业试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以及后续工艺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试样和条件。
2021-11-25 110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