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11563567.6新能源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硅钢通过依序进行的炼钢、连铸、热轧、常化、酸洗、无预热单机架冷轧、退火、冷却、涂层和精整制备而成,炼钢时不添加Cu、Cr、Ni、Nb、V、Ti,硅钢的化学成分:Si:2.95%~3.15%,Al:0.75%~0.95%,Si+2Al:4.6%~4.9%,Mn:0.5%~0.7%,Sn:0.03%~0.04%,C≤0.0025%,余量铁;Mn/S≥380,Al/N≥200。本发明在保证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磁性能和强度的兼顾问题,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上的应用要求。
CN202110322345.9一种改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表面色差缺陷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表面色差缺陷的方法,属于冷轧卷板表面质量改进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将连铸坯依次进行热轧、常化、酸洗、单机架轧制和连续退火工序,其中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的连铸坯含有如下成分:C<0.003%、Si1.6~2.0%、Mn0.35~0.65%、Al0.35~0.65%、P<0.02%、S<0.002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有成分合计100%;其中热轧工序的卷取温度为620~640℃。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降低带钢表面氧化铁厚度并改变带钢表面氧化铁结构,改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表面色差缺陷。
CN202111172985.2一种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取向硅钢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对再结晶率为70‑90%、平均晶粒尺寸为10‑15μm、硬度HV为140‑170的硅钢半成品在温度为T=(772~777)+2900×W(Si)的条件下进行去应力退火,制得无取向硅钢,晶粒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均匀长大,平均晶粒尺寸80μm以上,有效降低铁损,使磁性能大幅度提高,铁损P1.5/50≤3.5W/kg,磁感B5000≥1.72T,电磁性能优异,满足客户使用要求,此外,本发明采用的硬度HV为140‑170的硅钢半成品在冲压过程中不易变形,机械加工性能优良。
CN202110458845.5一种提高硅锰镇静硅钢浇注性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硅锰镇静硅钢浇注性的生产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其生产流程包括: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连铸。转炉出钢严格控制下渣量,加石灰、渣面脱氧剂调渣;RH真空精炼脱碳结束后,先加入低碳低硫硅铁脱氧,再加入金属锰、磷铁等进行合金化,同时向钢包渣面加入低碳钢渣面脱氧剂对炉渣进行改质,待钢水成分全部命中后加入钙镁铁合金,循环3‑5min后净循环处理6‑10min,破空出钢;连铸采取保护浇注,浇注过程选用塞棒头中Al2O3≥80%、C≤10%、SiC含量8‑15%、气孔率≤12%,质量密度≥2.9g/cm3的塞棒进行控流,连浇炉数≥15炉/中包。本发明可以显著改善浇注过程塞棒头侵蚀问题,提高连浇炉数,降低生产成本。
CN202111195012.0高硅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硅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1)钢水冶炼并连铸成坯;2)加热并保温,之后热轧得到热轧卷板,其中粗轧出口温度940±20℃,精轧终轧温度840±20℃,卷取温度650±20℃;3)常化,常化温度((732~742)+3000[Si])℃,常化时长4min~5min;4)常化后直接进行冷轧,而后连续退火和涂层,退火温度940℃~990℃且退火时长1.5min~3min;5)涂层处理后的钢板加工成型,而后进行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为((761~766)+3000[Si])℃。如此,在保证磁性能的同时,解决了冷轧难度大的问题。
CN202111244023.3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该无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Si:2.95%~3.15%,Al:0.75%~0.95%,Si+2Al:4.6%~4.9%,Mn:0.5%~0.7%,Sn:0.03%~0.04%,Cu≤0.03%,Cr≤0.03%,Ni≤0.03%,Nb≤0.004%,V≤0.004%,Ti≤0.004%,C≤0.0025%,P≤0.015%,S≤0.0015%,N≤0.004%,余量铁;Mn/S≥380,Al/N≥200;无取向硅钢的再结晶晶粒尺寸50~80μm。本发明在保证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磁性能和强度的兼顾问题。
CN202110081809.1一种硅锰镇静无取向硅钢冶炼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锰镇静无取向硅钢冶炼方法。该无取向硅钢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05%,Si:0.25%‑1.20%,Mn:0.2%‑0.8%,P:0.015%‑0.065%,S≤0.005%,Als≤0.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出钢结束加石灰、渣面脱氧剂调渣;RH真空精炼脱碳结束后进行脱氧合金化,合金化后3‑5min由真空室料仓加入合成渣,处理一段时间后净循环8‑12min,破空出钢运至连铸浇注。得到钢水中主要为SiO2‑CaO‑Al2O3系夹杂,一方面避免了钢水中生成低熔点SiO2‑MnO系夹杂,轧制过程沿轧制向伸长,阻碍晶粒长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生成纯SiO2或高SiO2组分类酸性夹杂,导致冶炼过程耐火材料的严重侵蚀。本发明可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类型,提高钢水洁净度,改善冶炼过程中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CN202011486898.X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无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含:C:0.002~0.004%,S≤0.003%,Si:1.4~1.7%,Mn:0.7~0.95%,P≤0.03%,Sn:0.015~0.035%,11×([Si]‑1.4%)=14×([Mn]‑0.7%)。所述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中,连铸坯加热温度1120~1150℃,精轧终轧温度为890±15℃,最后一道次精轧的压下量≥30%且最后两道次精轧的总压下量≥50%,卷取温度650±20℃;在酸连轧之前不需要进行常化处理,且所得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佳,表面无瓦楞缺陷,满足低成本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需求。
CN202123075500.6一种硅钢前处理高液回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钢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硅钢前处理高液回流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侧端固接有一号导管;所述一号导管上安装有二号导管;所述机体的顶端固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入泡管;所述二号导管的内侧壁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扇叶;所述二号导管的顶端内侧壁固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侧端转动连接有旋转叶轮;所述二号导管的底端固接有排泡管;通过一号导管和二号导管的配合可以把溢出的泡沫进行导向,通过扇叶和旋转叶轮的配合可以使泡沫快速流动,再通过排泡管排出进入机体的内部,可以使泡沫循环使用,避免泡沫的溢流造成环境的污染及碱液的浪费。
CN202110896781.7一种硅锰镇静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及浸入式水口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锰镇静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及浸入式水口。本发明提供的硅锰镇静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转炉出钢:转炉出钢后对钢水进行真空抽渣,抽渣结束后向钢水中加入石灰、萤石造渣,待渣料熔化后将钢水运至RH工位处理;2)RH真空精炼:将运至RH工位的钢水通过RH真空精炼处理后进行破空、出钢,出钢后在钢包渣面加入渣面脱氧剂以对炉渣进行扩散脱氧;3)连铸浇注:对加入渣面脱氧剂的钢水采用浸入式水口进行浇注。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可有效改善浸入式水口的侵蚀状况,提高浸入式水口的使用寿命,增加连浇炉数,进而提高连铸坯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CN202110670657.9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按照Si0.8~1.1%、Mn0.2~0.4%、不添加Sn和Sb进行炼钢,并制坯;将铸坯加热到1060~1120℃并保温150min以上,而后轧成厚度40~45mm的中间坯,再经精轧、卷取得到厚度为3.00±0.25mm的热轧卷板,精轧开轧温度≤872℃+1000*(11*[Si]‑14*[Mn]+21*[Al]);精轧终轧温度≤820℃,卷取温度≤560℃;常化、酸连轧,得到厚度为0.500±0.005mm的冷硬卷,常化温度850~900℃;成品退火温度820~880℃,退火后经冷却、涂层和精整,得到无取向硅钢。
CN202110671549.3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中:按照Si:0.3~1.2%炼钢、制坯;将铸坯加热到1050~1150℃并保温150min以上,而后轧成厚度40~45mm的中间坯,再经精轧、卷取得到厚度为3.00±0.25mm的热轧卷板,精轧开轧温度≤Ar1=872℃+1000*(11*[Si]‑14*[Mn]+21*[Al]);当Ar1≥1000℃,终轧温度T≤840℃,否则T≤Ar1‑160℃;卷取温度≤550℃;经常化、酸连轧得到0.500±0.005mm的冷硬卷,常化温度为850~950℃;退火温度820~950℃,经成品退火、冷却、涂层和精整,得到无取向硅钢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