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11424393.5一种基于纳米析出强化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析出强化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的方法。该无取向硅钢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Si2.5~4.5wt.%,Ni2.5~6.5wt.%,Al1.0~3.0wt.%,Mn0.1~1.0wt.%,Cu0~1.0wt.%,(C+N+O+S)≤100ppm,其余为Fe;该无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包括:真空冶炼、浇铸锻造及热轧加工(或者薄带连铸)、常化热处理、酸洗与冷轧加工、再结晶退火、时效热处理。本发明制备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用高强无取向硅钢厚度为0.20~0.50mm,磁感应强度B50为1.60~1.70T,P10/400为10~31W/kg,屈服强度Rp0.2为700~1000MPa,抗拉强度Rm为740~1150MPa,延伸率A为8~20%,可以满足用户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性能要求。
CN202122014099.9一种用于硅钢板带的表面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钢板带的表面清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机体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部设置有螺纹套,且螺纹套在螺杆上螺纹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利用转动机构可很好的进行翻转,便于对两面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相比人工翻转清理时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利用固定机构可很好对于成硅钢板带进行固定,可方便进行清理,提高清理时的工作效率,实用性较强。
CN202110838711.6一种低耗高效硅钢常化酸洗工艺及酸洗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耗高效硅钢常化酸洗工艺及酸洗设备,其有效利用常化炉出口余温作为加热带钢的介质,使带钢与低温的酸液接触表面发生强烈的物理化学反应,快速酸洗剥离表层粗大的氧化铁皮,降低酸洗系统的酸液温度,通过调控溶液氧化还原特性提高酸洗效率去除残留的铁橄榄石,节约了能耗,同时取消了高投资高运行成本的抛丸工艺,实现了低耗高效硅钢常化酸洗的目的。
CN202122736197.3水性硅钢绝缘涂料制备用袋式过滤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性硅钢绝缘涂料制备用袋式过滤机,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顶部铰接有一对上壳体,一对所述上壳体均具有连接板,一对所述连接板通过若干个吊环连接,所述上壳体外侧壁面设有上固定座,所述下壳体后壁面设有出液管,所述下壳体内部设有弹出支撑板机构,所述上壳体内部设有上壳体清洁机构,所述下壳体内部设有下壳体清洁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袋式过滤器技术领域,本装置结构紧凑,通过一对第一气缸铰接于一对上壳体两侧,使上壳体实现向自动两侧打开的功能,取出支撑板时较为方便,上壳体内壁面的挤压销能够对支撑板进行挤压,当上壳体被打开时,支撑板失去挤压销的限位作用时就会从限位槽中弹出,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CN202122562844.3一种电工钢切片用辅助定位装置
一种电工钢切片用辅助定位装置,涉及电工钢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支撑腿、定位块、侧板、滑杆、移动板、顶板、滑动架、伸缩杆、切片装置、定位杆和挡板;支撑腿设置在加工台底部;定位块设置有两组,两组定位块均设置在加工台上,两组定位块沿横向分布,每组定位块设置有两个,每组的两个定位块沿纵向分布;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均设置在加工台纵向一侧,两个侧板沿横向分布;滑杆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移动板沿横向滑动设置在滑杆上;顶板设置在移动板靠近加工台的纵向一侧,顶板位于移动板上端。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切割出一定尺寸的电工钢切片,且切割精度很高。
CN202110016835.6一种电机制造硅钢片酸洗处理设备及其酸洗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制造硅钢片酸洗处理设备及其酸洗处理方法,该电机制造硅钢片酸洗处理设备包括开卷机、一号安装台、二号安装台、一号限位机构、二号限位机构、打磨装置、酸洗装置、干燥装置和切分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提一种电机制造硅钢片酸洗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硅钢卷安装开卷;S2、表面打磨;S3、硅钢酸洗;S4、表面干燥;S5、硅钢切分。本发明能够在硅钢片在酸洗前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有效去除硅钢片表面较为明显的锈迹或者粘附有杂物,使得酸溶液能够与硅钢片表面充分接触反应,而且在硅钢片酸洗后能够及时干燥,有效防止酸溶液继续与硅钢片过度反应,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CN202111195012.0高硅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硅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1)钢水冶炼并连铸成坯;2)加热并保温,之后热轧得到热轧卷板,其中粗轧出口温度940±20℃,精轧终轧温度840±20℃,卷取温度650±20℃;3)常化,常化温度((732~742)+3000[Si])℃,常化时长4min~5min;4)常化后直接进行冷轧,而后连续退火和涂层,退火温度940℃~990℃且退火时长1.5min~3min;5)涂层处理后的钢板加工成型,而后进行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为((761~766)+3000[Si])℃。如此,在保证磁性能的同时,解决了冷轧难度大的问题。
CN202110332363.5一种硅钢厂调功器故障报警自动复位的方法和系统
一种硅钢厂调功器故障报警自动复位的方法,包括:通过人机界面对炼钢炉温度进行设定,并在炼钢过程中实时获取炼钢炉温度;将炼钢炉实时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对比,当炼钢炉实时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启动调节器;调节器输出功率使电阻带加热,使炼钢炉实时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当调节器发生故障时,调节器将故障信号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故障指令,按预设规则控制与调节器连接的继电器,控制继电器按压复位按钮,使调节器自动复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气人员来通过复位消除故障状态,耽误时间长,容易产生废品的问题。
CN202111127223.0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效脱碳退火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效脱碳退火工艺,主要工艺流程为:炼钢连铸→热轧→酸洗常化→冷轧→脱碳和初次再结晶退火→渗氮处理(低温Hi‑B)→涂覆氧化镁隔离剂→高温退火→拉伸平整退火→涂覆绝缘涂层→精整,低温HiB不同于高温Hi‑B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在脱碳退火后增加了渗氮段。本发明在保证产品实物质量不低于现有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前提下,使Hi‑B钢退火效率达到世界领先,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CN202111187042.7具有优异铁损和磁性能的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铁损和磁性能的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电工钢成分及质量含量为C≤0.0015%,Si:1.10‑1.40%,Mn:0.35‑0.55%,P≤0.018%,S≤0.003%,Al:0.20‑0.30%,Ti≤0.0015%,N≤0.0028%,O≤0.0015%,N+O≤0.004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轧制、常化、冷轧、连退和涂层工序。本发明电工钢热轧成品微观晶粒尺寸70‑95μm,对铁损和磁性能有利的(100)组织织构控制在82‑92%,成品P15/50:3.5‑4.0w/kg,B50:1.70‑1.98T。
CN202110083086.9一种无铝低合金无取向硅钢氧含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铝低合金无取向硅钢氧含量控制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该无取向硅钢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05%,Si:0.2%‑0.6%,Mn:0.20%‑0.50%,P:0.03%‑0.08%,S≤0.005%,Als≤0.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工艺流程为:KR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连铸。转炉出钢严格控制下渣量,加石灰、萤石、高铝渣面脱氧剂控氧调渣;RH真空精炼脱碳结束后,加低碳低硫硅铁、金属锰、磷铁等脱氧合金化,循环5min后,再加入金属铝终脱氧,同时向钢包渣面加入高铝渣面脱氧剂对炉渣进行脱氧,成分全部达标后净循环时间≥8min,破空、出钢;连铸进行全程保护浇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操作方法,可以得到自由氧含量≤15ppm,总氧含量≤35ppm的钢水,提高钢水洁净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