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初心如磐。“十四五”的五年,在广袤的冀北大地,国网冀北电力的倾情服务如春风化雨,温润着千家万户,也澎湃着区域发展的脉动。
这五年,变化的是一张不断织密的供电服务网,不变的是那份“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从手把手教会乡亲“指尖办电”,到为企业精准开出“用能良方”;从守护千家万户温暖度冬,到铺就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绿色坦途”……国网冀北电力广大员工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担当,将优质服务送达城乡的最末梢,也写进了用户的心坎里。
电流所至,服务所及,皆是温暖。这幅以匠心绘就的卓越服务画卷,正成为冀北地区民生保障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亮眼底色。

“居民新装用电申请,在这填好信息就能提交,不用跑镇上啦!”在张家口市涿鹿县河东镇刘家沟村“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国网涿鹿县供电公司员工刘爱民正手把手地教村民通过线上渠道办理业务。“现在真方便,用电问题都能在村里解决了。”村民的这句朴素感慨,道出了供电服务点滴变化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建设,是“十四五”期间国网冀北电力服务百姓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它依托基层政府治理网格与供电服务网格的融合机制,为农村地区用户提供“线上办、就近办、上门办、帮您办”的便民服务。2023年,公司率先在唐山地区开展试点,让“办电不出村”真切落地。
截至目前,公司已建设了520个电力便民服务点,实现了58个县区的全覆盖。这不仅是服务网点的拓展,更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冀北乡村的生动实践,让城乡共享发展成果。




“十四五”以来,国网冀北电力将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作为民生服务重点,坚持在服务质量上做“加法”,在办电流程上做“减法”,全力确保电采暖用户用电安全可靠。
随着冬季来临,冀北地区气温持续走低。为筑牢供暖“电力防线”,各地供电营业厅提前开设电采暖业务专用窗口,以高效便捷的业扩报装服务保障百姓温暖过冬。在承德,国网丰宁县供电公司不仅设立专项咨询窗口,更将服务延伸至用户家中,为电采暖用户检查设备,并为老年、行动不便群体开设“暖心服务通道”。在张家口,国网尚义县供电公司主动走进供热企业,通过“现场勘察、实时沟通、方案确定”的闭环服务模式,为供暖企业稳定运行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绿色出行渐成风尚。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较“十三五”末实现五倍以上增长。面对百姓日益增长的绿色出行需求,国网冀北电力聚焦充电桩报装环节,全面推广“网上办电”“刷脸办电”“一证办电”等服务。
在城市,推行“一小区一证明”“一小区一方案”,为同一小区居民统一开具《允许施工证明》及《充电桩电源布点方案》,提升报装便利度;在乡镇,公司联合社会运营商共同推进公共充电设施建设,2024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广泛开展,公司累计推动新建乡镇充电桩539台,实现了冀北地区全部751个乡镇充电服务全覆盖。
布局充电网络,既是服务民生出行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能源转型、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落子。国网冀北电力以超前布局,让绿色动能沿着公路蔓延,驶入千家万户。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国网冀北电力的供电服务始终围着群众需求转,让电力保障成为民生幸福最坚实的底座。

“现在每月2号就能收到这份‘用电体检报告’,比过去提前了整整一周。”唐山玉田金州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高山指着实时更新的数据图表说,“我们能第一时间掌握用电数据,立即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这份便捷源于国网冀北电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一系列扎实举措。2024年以来,公司以全量电力用户电费结算“一日发行”为抓手,通过业务精益化管控、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及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将核算时长从7天缩短至1天,大幅提升了电费核算效能,为企业优化生产、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今,供电服务正从传统的“保障用电”向“数据赋能”深化,让电力大数据成为企业经营的“智慧参谋”。
“十四五”以来,国网冀北电力不断深化电力营商环境优化,持续巩固深化“三零三省”办电服务成果。针对16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业,全面推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低压办电服务;面向高压用户,则提供“省力、省时、省钱”的高效报装方案。
据统计,2021年至2025年9月,冀北地区通过“三零”“三省”服务累计惠及用户37.12万户,为用户节省投资达22.67亿元。这些举措不仅切实减轻了企业经营负担,更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国网冀北电力还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清单,推动政企平台数据贯通,实现“二手房和电力过户”“水电气暖”联合报装等政企服务“一次办”,并会同国网天津供电公司、国网北京供电公司、国网河北供电公司建立京津冀区域“跨域办”联络机制,实现省内通办、跨省协办。通过打破地域壁垒、打通部门隔阂,公司正为构建一个高效协同的现代服务体系贡献力量,让“一件事一次办”成为服务新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期间,公司对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用电减免欠费违约金、延长缴费期限等措施,并深化“电e贷”“电e票”应用,助力解决用户资金周转困难情况。特殊时期的暖心举措,不仅体现了公司的国企责任担当,更展现了供电服务始终与企业同频共振、共克时艰的深厚情怀,让电力服务不仅有速度、有力度,更有温度。

放眼冀北大地,处处生机盎然。唐山市河头老街再现盛唐气象,灯火璀璨引人入胜;张家口市冰雪产业与文旅体业态深度融合,焕发崭新活力……这蓬勃生机的背后,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与精准高效的供电服务,正悄然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引擎”。
“十四五”以来,为更好服务冀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网冀北电力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围绕各地产业特色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服务举措,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在唐山市河头老街,为保障景区内“地摊经济”与“小店经济”用电无忧,国网唐山市丰南区供电公司建立“一户一册”服务台账,对景区内商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与精细管理。同时,组建服务专班,定期上门开展用电安全检查与指导,防患于未然。2023年,借政府对河头老街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的时机,该公司主动与景区对接,全面推进景区照明、餐饮、交通、取暖等各环节电气化改造升级,如今景区已实现“全电化”覆盖。从保障用电到推动“全电化”,供电服务已深度融入文旅产业内核,成为守护地方文化名片、助推消费升级的坚实力量。

▲2025年1月23日,国网唐山市丰南区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在河头老街水上市集巡视检查设备(周宇翔摄)
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张家口市冰雪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服务“后奥运”经济发展,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在滑雪季主动对接当地八大雪场,将冰雪产业用户纳入“半小时”抢修圈,实施“一户一案”“一线一策”精准保障,通过设备特检和技术指导,确保电力供应万无一失。这份持续不断的电力守护,让冬奥遗产焕发持久生命力,为“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2月2日,国网张家口市崇礼区供电公司员工巡视雪如意开展用电检查,保障第四届冰雪运动会(张昭隆摄)
与此同时,精准化的供电服务已在冀北全域铺开:在秦皇岛市,配电网升级与应急保障并重,护航旅游旺季用电无忧;在承德市,强大的电网与能效管理服务并举,为钒钛战略产业注入绿色动能;在廊坊市,高可靠性配电网与“一对一”用电规划,支撑起大数据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这些因地制宜的服务实践共同表明,现代供电服务已从基础保障跃升为产业生态的关键赋能者,正在不同领域塑造着冀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新征程的号角即将吹响。未来,国网冀北电力将以奋斗为墨,实干为笔,继续以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让卓越服务的价值,传递在每一度电能里,彰显在每一件便民惠企实事中。
供稿:融媒体中心 李慧
策划:融媒体中心 石佳
编辑:融媒体中心 赵亚男
美编:姜昕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