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国网山西电力印发《电力气象赋能提升工作方案(2025-2026)》

2025年

● 部署186处微气象观测装置,监测覆盖率提至35%,增强线路监测预警能力

到2026年年底

● 力争覆冰、山火、大风灾害预测准确率提至85%以上,暴雨预警准确率超过60%;强对流、暴雨提前3小时精准预警。

8月15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日前印发《电力气象赋能提升工作方案(2025-2026)》,明确通过两年系统性建设,推动电力气象服务实现从区域级预警到设备级防御、从单一应用到全业务链融合、从基础服务到决策支撑的三大转变,提升山西电网应对极端天气的主动防御能力。

据介绍,山西地形为“两山夹一川”,山地丘陵占比80.4%,叠加雨区北抬、冰区北扩、零度线北移等气候新常态,极端天气多发。山西电网是“西电东送”北通道核心枢纽,总长超1.3万千米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近70%位于山区,传统气象服务难以满足电网精细化运维需求。为此,国网山西电力与山西省气象局自2020年起深化合作,并在2024年7月联合成立了山西电力气象研究中心。

依托山西电力气象研究中心,国网山西电力与山西省气象局实现网络互联。该中心实时汇聚2040个气象站点、卫星山火监测数据、高精度地形数据及35千伏~1000千伏电网设备数据,具备覆冰、山火等灾害杆塔级预警能力,实现了气象落区图与电网图融合。该中心依托11颗卫星与2.6万余套可视化装置的联动,可高效处置输电线路周边异常热源;基于近十年数据分析,明确电力防汛重点,在汛期有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方案,国网山西电力确定2025年重在“夯基筑垒”,即加强监测站点布设与预测模型优化,实现重大天气过程提前5天分析灾害潜势、提前2~3天主动预警,力争覆冰、山火、大风预测准确率达80%,强对流、暴雨天气提前2小时精准预警;在2026年转入“赋能提升”,实现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天分析灾害潜势、提前3~4天主动预警,力争覆冰、山火、大风预测准确率超85%,暴雨预警准确率超60%,强对流、暴雨天气提前3小时精准预警,推进预测精度向设备级跨越。

为实现这些工作目标,国网山西电力加快监测网络布点,加强微气象站点布局,今年在山地重冰区等区域部署186处微气象观测装置,将监测覆盖率提至35%;加强具备抗雪雾能力的覆冰监测装置、高海拔无人区雷电监测装置等专业监测部署;推进在变电站、集控站部署智能分析设备,提升气象风险的本地化评估与响应能力。该公司利用两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推进系统平台的融合升级,重点完善覆冰、风偏、山火、地质灾害等七大电力气象监测预警单元,联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电网一张图等系统;提升预报精度,研发多模式集成气象预报系统,融合多源气象数据、优化智能算法,攻克复杂地形预报难题。

同时,该公司强化人才与科技支撑,组建电力、气象“双专家”团队,打造三级人才梯队;深化跨专业融合应用,推动气象数据深度服务应急指挥、新能源调度等领域,开发定制化服务产品。

目前,国网山西电力已建立由设备部(国网山西电力气象办公室)统筹、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依托中条山覆冰观测研究站等专业实验室,联合气象专家有序开展地形自适应算法研发工作。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8602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