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殷殷嘱托化为实际行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决扛起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全力做好新能源接入并网服务,不断完善优化主网架结构,进一步提升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为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支撑。
7月3日,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超级工厂内,3000台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挥舞着机械臂,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陆续组装下线。在距离赛力斯超级工厂约50千米远的±800千伏特高压渝北换流站内,电网运维人员认真巡视着电抗器、GIS开关、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确保这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大动脉”安全可靠运行。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2024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3.15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大关。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面对资源禀赋不足,能源对外长期依存度高和季节性电力电量“双缺”的压力,国网重庆电力积极推动“外电入渝”特高压通道建设。2024年12月27日,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巴岳特高压变电站投运,西南地区电网主网架的最高电压等级提升至1000千伏,川渝电网的输电能力进一步提升,澎湃电能在巴山蜀水间奔涌。
“这条输电大动脉每年可从川西等地向四川、重庆的负荷中心输送风电、水电等清洁电能350亿千瓦时,相当于近1000万户家庭1年的生活用电量。”国网重庆电力发展部规划一处处长周倩介绍,“未来,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将进一步连‘线’成‘环’,构建西部大电网枢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6月10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额定输送功率800万千瓦,每年可从新疆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进一步增强重庆电网保供能力,有力支撑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可靠供应。
在加快推动特高压工程建设、提升跨省输电能力的同时,国网重庆电力积极服务当地新能源项目接入并网,为重庆能源发展添“绿”。
5月30日,重庆华电酉阳后坪荆竹坝3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酉阳县后坪乡境内,总装机容量为30兆瓦,包括新建5台风力发电机组、13.65公里外送线路、1座110千伏升压站等,预计年均可输送绿色电能0.63亿千瓦时。
为确保荆竹坝项目外送线路按期投运,国网酉阳县供电公司全力做好送出工程施工协调,组织召开协调会5次,提前完成配网线路迁改,安排技术人员参与新建送出工程和升压站验收,并提供通信通道建设技术支撑,助推项目顺利实施。
追风逐光,绿能涌动。“十四五”以来,重庆风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超过35.75%,发电量年均增速达到36.94%。截至5月底,重庆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778万千瓦。
2024年5月30日,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该电站是西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0.04亿千瓦时,在增发电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重庆电网调节能力。
“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蟠龙电站发电量达到了4.8亿千瓦时,充分发挥了调峰填谷作用。”蟠龙抽水蓄能电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国网重庆电力正加快推动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在建项目装机容量500万千瓦,为重庆电网稳定运行增添“调节器”。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快马加鞭,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有序推进。
截至5月底,重庆累计建成投产13个电网侧储能项目,合计规模达140万千瓦/280万千瓦时,新增电力顶峰能力140万千瓦、网内移峰填谷能力280万千瓦,有效提升了全市的电力保障能力。
电力赋能,山城向新。一条条银线跨越巴山渝水,将绿色电能输送到工厂企业和千家万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