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截至2025年8月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累计达3.4959万亿千瓦时

西电东送横跨天堑,铺陈千里绿电长廊;清洁能源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源网荷储”互济“风光”无限;绿色电网工程加速建设,绿色规划深植工程管理……南方电网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电网建设,用二十载织就了一张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能源枢纽网。

西电东送融通千里 区域发展绿能澎湃

群山巍峨的云贵高原上,南盘江奔涌汇入天生桥二级水电站,这是西电东送南通道第一个电源点。1993年1月,南方区域西电东送从这里出发,通过500千伏天广一回输电线路点亮千里之外的广东。

西电东送是能源领域践行“两山”理念、探索绿色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的有力实践。

1999年,国家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电东送工程大规模实施奠定基础。彼时,广东经济高速增长,但本地能源资源匮乏,西电东送缓解了广东“电荒”。2002年,南方电网公司应运而生,通过建设西电东送南通道,将滇、黔、桂水电等能源资源东送,既解了广东经济增长“能源之渴”,又加速了广东能源低碳转型的步伐。

随着±800千伏楚穗直流、昆柳龙直流等特高压工程陆续建成,“八交十一直”西电东送大通道逐步成形。2万多公里的绿色主网线路跨越山海,联结东西两地,将西部地区丰富的水资源转换成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如今,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突破3万亿千瓦时,其中水电等清洁能源占比从2015年的65%提升至80%,相当于减少东部省区二氧化碳排放20亿吨,直接推动广东、广西等受端省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前达到“十四五”目标。

以西电东送为纽带,南方电网公司以能源发展赋能区域协调共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云南,作为西电东送主阵地,电力产业成长为第一大支柱产业。预计今年底,全省绿色能源产业收入将达5200亿元。

——广东,西电东送的绿电支撑湾区GDP快速增长。2024年,西电东送广东电量2084亿千瓦时,较20年前提升6倍。同年,广东度电产值达15元,深圳更以度电产值30.2元位居全国前列。

西电东送不仅惠及南方五省区,在跨区跨省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托绿电交易,西电东送的绿色能源有力支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建设。今年3月,广西5270万千瓦时绿电送入上海;7月,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启动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广东、广西、云南三地超过20亿千瓦时的富余电力支援华东迎峰度夏。借助全国电力“大循环”的东风,区域绿电交流日益密切。截至今年7月底,南方电网西电东送通道累计输送两网跨经营区电力互济电量已超3.6亿千瓦时。

而今,藏粤直流工程开工在即,区外清洁能源送电加快推进,湘黔联网等灵活互济工程相继铺开,闽粤联网今年以来互送电量已超50亿千瓦时……支撑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力量更加稳健,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绿向新向好。

“风光水储”协同发力 绿色转型步履坚实

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南方五省区,能源绿色转型与新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2024年4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45亿千瓦,占总装机的32%,新能源首次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4倍,南方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由15%提升到36.6%,日发电渗透率最高达31.12%,相当于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一连串数据,彰显“十四五”以来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强劲生命力。

“风光”点亮电网,电网也在积极拥抱“风光”。南方电网公司加快建设新能源并网配套工程,全力满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送出,同时积极打造多能互补示范工程,推动风光水储协同优化。

乌蒙腹地,新立的输电铁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今年7月以来,乌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进入验收阶段,贵州电网公司项目团队忙碌在海拔2200米的山巅。“每个螺栓都关系着大湾区的灯火通明。”项目施工队长祝晓平说,工程投运后年输送绿色电力可达70亿千瓦时。

在广东阳江海域,数百台白色风机星罗棋布,将呼啸的海风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南方电网公司在当地建成全国最大规模海上风电打捆送出工程,实现海上风电与火电的多能互补,最大程度促进海上风能消纳,到2026年电源接入规模将达1092万千瓦。

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绿电跨山越海而来,电力系统迫切需要精准分析与控制的“超强大脑”。南方电网公司通过构建智能调度体系,全面提升新能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水平。

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AI调度员可完成电网风险分析、生成处置方案并智能执行调度操作;南方电网公司自研的“大瓦特·驭电”大模型,精细刻画安全边界,动态优化发电计划,让新能源消纳能力显著提升。

“超强大脑”不仅实现了电力系统精准分析与控制,在新能源预测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方电网公司自研的“夸父”新能源高精度功率预测系统,可为风电场、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和调度机构等提供高精度预测,预测精度每提升5%,1亿千瓦新能源即可减少500万千瓦备用容量。

与此同时,电网调节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9个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群建设全面提速,投产后每年最多将消纳清洁能源244亿千瓦时,促进南方区域3亿千瓦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

“风光水储”协同发展,能源绿色底色更加浓郁,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南网实践再添关键一笔。

绿色发展规划引领 电网工程逐绿升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

南方电网公司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全面融入电网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电网工程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用实际行动回答好绿色发展这张时代问卷。

——制度保障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南方电网公司将生态强企列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要素,先后印发《生态强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明确到2025年实现新建项目竣工环保验收通过率100%、绿色三星级工程占比15%等具体目标。在云南丽江,220千伏岩乐输变电工程创新应用ESG评价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完成ESG评价试点的输变电工程,为绿色电网建设树立新标杆。

——标准引领打造环境友好型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建立绿色电网评价工作机制,编制发布绿色低碳电网建设标准等行业标准。在广东,广州500千伏科北变电站创新采用全钢结构装配式建设工艺,施工废弃物减少80%,噪声污染降低50%,荣获2024年输变电工程绿色建造三星评价。目前,公司正构建环水保“一张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环保水保技术审查全覆盖,确保新建工程100%达到绿色标准。

——生态补偿探索共赢新模式。南方电网公司创新建立“电力交易+生态补偿”机制,在相关送电协议中附加生态保护条款,将部分利润直接用于区域生态恢复。统计显示,南方电网建设生态恢复治理率已连续5年保持100%。天生桥二级水电站通过生态流量动态调控,使南盘江鱼类种群数量恢复至建站前水平,成为重大水电工程生态治理新范式。

从云贵高原到南海之滨,一座座绿色变电站如明珠镶嵌,一条条生态友好型电网线路跨越山河。南方电网公司正以绿电为笔,在广袤大地上描绘着能源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

• 2020

0.5亿千瓦(占南方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15%)

• 2025

2亿千瓦(占南方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相当于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

• 2004

426亿千瓦时

• 2009

1156亿千瓦时

• 2014

1723亿千瓦时

• 2019

2265亿千瓦时

• 2024

2384亿千瓦时

• 截至2025年8月,累计达3.4959万亿千瓦时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8560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