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重庆:加强车网融合互动 提高电网调峰调频等响应能力

5月23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柏兴旺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车网互动良性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将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一体站等试点示范,促进分布式电源、车辆放电、储能电量等实现就地平衡、余电上网,支持车网互动良性发展,支撑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还提到,将大力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加快推动充储泊配一体化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答复中指出,目前重庆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四位一体式微电网系统,可根据需求与公共电网智能互动,并可实现并网、离网两种不同运行模式,还能缓解充电桩大电流充电时对区域电网的冲击。

原文如下: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7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柏兴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车网互动良性发展的建议》(第0572号)收悉。您提出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对我市车网互动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经与国网市电力公司、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构建以超充为主体、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渝府办发〔2024〕29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实现新能源汽车与超充网络相互协同、与电网融合互动,建成布局均衡、充电便捷、智能高效、机制完备、技术先进的便捷超充生态,推动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充电桩配置标准。

建设规划方面,2023年,我委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印发《重庆市中心城区充换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专项规划综合考虑站点服务半径、土地权属、实施态势等因素在社会停车场、轨道交通、绿地、广场、加油加气站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边角地等用地进行公共快充站布点。中心城区规划新增公共快充站1340座(含换电站84座)。到2025年,中心城区新建充电桩约41.3万个,其中公共快充桩3.4万个,公共慢充桩5万个,个人充电桩32.9万个,指导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科学合理布局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

充电桩配置方面,我委印发《全市加快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工作方案》(渝经信规范〔2022〕9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一是新建居住社区要确保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建成充电设施的公共停车位比例不低于50%;二是新建办公类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库)应100%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建成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不低于50%;三是新建其他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库)或独立用地建设停车场,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的比例应不低于50%,建成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应不低于30%;四是区县交通枢纽、旅游景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停车场(库)和政府或政府平台公司投资建设的特级公共停车场(库)等公共区域,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的比例不低于50%,建成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0%;五是各镇街集镇、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的比例不低于30%,建成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0%;六是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建的停车场(库),应全部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位数量在50个及以上的,公用快充桩建成数不低于6个,50个以下的,公用快充桩建成数不低于停车位数量的10%;七是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内部停车场应100%预留安装条件,充电桩建设比例不得低于总停车位数量的10%。

智能有序充电方面,《工作方案》提出鼓励推广智能有序充电,支持电网企业、市级平台和充电企业通过需求侧响应等方式,开展智能有序充电,探索车网双向互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提出鼓励将智能有序充电纳入车桩产品功能范围。我市《行动计划》大力推广智能有序充电,要求新建充电基础设施原则上应采用智能设施,按需推动既有充电设施的智能化改造,鼓励充电运营商接受业主委托,开展居住区充放电设施“统建统服”。

V2G方面,《工作方案》明确支持电网企业联合车企等产业链上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融合创新平台,开展跨行业联合创新与技术研发,推进车网互动试验测试与标准化体系建设。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施路径,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储放绿色电力的交易和调度机制。《行动计划》明确在园区、学校、医院、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场地建设V2G充电桩。

(二)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V2G应用模式。

《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V2G应用模式,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鼓励公交、公务、租赁、班车、校车、环卫等公共领域新购置车辆配置V2G功能,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V2G双向充放电示范应用。到2025年年底,中心城区累计打造公共领域类V2G示范项目45个(公交V2G示范项目23个),其中2024年中心城区打造公共领域类V2G示范项目22个(公交V2G示范项目11个)。市能源局印发《重庆市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渝发改能源〔2022〕648号),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作为城市配电网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指导电网企业及时调整电网规划及变电站址布局,同时明确推动车—桩—智慧能源融合发展,鼓励开展车—桩—电网互动(V2G)等新模式示范应用,探索“光储充放”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

(三)打造示范应用场景。

目前,我市已建成重庆公交光储充放能源管理综合示范站,福佑路公交站场已成为集光伏站、储能站、电动汽车V2G充、放电站、电池检测为一体的绿色智慧出行示范性站场,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四位一体式微电网系统,可根据需求与公共电网智能互动,并可实现并网、离网两种不同运行模式,还能缓解充电桩大电流充电时对区域电网的冲击。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充电站参与电力系统调控试点范围,鼓励光储充换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建设,鼓励在公交场站、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环卫、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宇、大型物流等场景建设双向充放示范项目,优先在居民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驾校、医院等场景建设智能有序充电项目,探索“出发地有序充、目的地反向放”等可循环模式,打造基于新能源汽车移动储能特性的“多场景多技术联动”车网互动系列示范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以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着力点,大力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加快布局我市超快充、双向充放电设施网络,推动充储泊配一体化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一体站等试点示范,促进分布式电源、车辆放电、储能电量等实现就地平衡、余电上网,支持车网互动良性发展,支撑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4月18日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5849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