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表面麻点缺陷的薄规格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成分C≤0.0025%,1.2≤Si≤1.65%,0.25%≤Mn≤0.35%,0.06%≤P≤0.11%,0.1%≤Als≤0.2%,S≤0.0025%、N≤0.0025%,Ti≤0.002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较低氢气浓度,防止炉内氧化铁皮还原,减轻碳套辊的腐蚀程度,减少碳套辊结瘤率,改善带钢表面质量;采用合理合金成分设计,提高带钢的力学强度,降低碳套辊结瘤对带钢表面的影响程度,改善带钢表面质量。产品厚度为0.35mm,板面麻点发生率降低,无手感,且辊身周长周期范围内麻点个数≤5个。
2021-10-14 100 6.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硅钢RH顶枪喷粉脱硫工艺,RH脱碳结束测温定氧,立即加入铝粒脱氧合金化、之后立即依次连续加入合金进行成分调整,合金加完后立即开始顶枪喷粉;加入铝粒的量=铝粒理论加入量+0.2‑0.4kg/t钢;喷粉时,控制喷粉速度与钢液循环流量相匹配;本发明从真空条件下脱硫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出发对具有顶枪喷粉功能的RH脱硫工艺进行改进,提高脱硫率。
2021-11-30 90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学习的高硅钢软磁复合铁芯智能化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属于软磁复合铁芯智能化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生产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输出模块、通信模块、数据修正模块;生产方法为:用户通过输入模块选择目标性能参数及生产控制模式,系统生成生产过程关键参数,并由输出模块输出给用户;用户确认后形成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本发明的系统不仅能够根据高硅钢铁芯产品的目标性能参数自动生成合理的操作条件,还能根据历史数据和产品检化结果对系统内置的关系模型不断进行优化、完善,能够有效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2021-03-26 103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低铁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无取向电工钢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包括C:0.001‑0.005%、Si:2.4‑3.0%、Mn:0.25‑0.5%、Al:0.70‑1.10%、P:≤0.02%、S:≤0.005%、0.015%≤Ce+Sn≤0.03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加入Ce和Sn,净化钢质、微合金化提高无取向电工钢强度和磁性能,不需要添加固溶金属元素,且避免了高Si体系下的轧制困难问题,且不需要高温退火,解决了退火温度过高使晶粒异常长大,晶粒尺寸均匀性降低的问题,生产出的无取向电工钢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优良的磁性能。
2021-10-29 121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便电动自行车轮毂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及制造方法,属于无取向钢领域。针对现有小型电机无取向钢加工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轻便电动自行车轮毂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Si:1.50%~3.00%;Als:0.50%~2.00%;Mn:0.20%~1.00%;P:0.01%~0.20%;C:≤0.005%S:≤0.03%;N:≤0.03%;Ti:≤0.00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S、N和Ti的重量百分比满足下式:C%+S%+N%+Ti%≤0.01%。本发明通过合理控制元素含量提高硅钢的延塑性,便于加工。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降低卷绕铁芯中的涡流和磁滞损耗,同时能够避免钢卷表面氧化和表面氮化物析出,降低铁芯损耗,与现有同铁损级别无取向硅钢相比延伸率较高,后续冷加工性能更加优异。在保证优良性能的同时便于加工。
2021-03-29 66 6.8

一种冷轧硅钢生产线的带钢卷曲控制装置,由卷取机、导向辊、液压站、伺服阀及其油缸、计算机控制系统、卷取机位移传感器和带钢边部位置探测器组成的卷曲机系统,该系统在带钢辊道的两侧各装有一个带钢边部位置探测器,以分别检测带钢的两个边缘在辊道上的位置,其检测信号分别传送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去。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对两个带钢边部位置探测器输入的信号进行带钢的中心位置计算,并与卷取机位移传感器输入的卷取机中心位移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油缸的推杆推动卷取机移动,以使卷取机的卷曲中心与带钢的中心线保持一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使卷取机的卷曲中心与带钢的中心线保持一致,因而不再切边,提高了带钢的成材率。
2021-02-10 85 6.8

本发明涉及硅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钢连退炉辊除瘤方法及装置。包括连杆、手柄、磨削片、密封盖、端盖与套筒;磨削片垂直固接在连杆一端的外壁上,手柄固接在连杆的另一端,手柄与磨削片处于同一平面上;连杆套接在套筒内,连杆能沿套筒轴向移动,套筒固接在端盖上;硅钢连退炉辊下方的炉墙设有与连杆及磨削片相应的磨辊孔,端盖或密封盖固接在磨辊孔处。1)确定结瘤炉辊;2)确定结瘤在碳套辊上的位置;3)插入除瘤装置;4)磨削;5)抽出。本发明降低废品量,提高成材率;减少停炉处理结瘤时间,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提高难磨瘤辊的修复率,降低炉辊成本。
2021-07-12 60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缠绕式加工的低铁损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硅钢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无取向硅钢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Si:1.5~2.5%,Mn:0.15~1.0%、Als:0.5~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生产工艺步骤为: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真空处理、连铸;加热热轧;常化处理;冷轧、退火;保温、冷却;涂覆绝缘层。本发明通过对无取向硅钢的组分及其配比,结合工艺操作进行优化,能够生产得到电磁性能及延伸率均优异的无取向硅钢,从而能够有效满足电工钢缠绕式加工及使用需求,且其制造工序流程短、成本相对较低。
2021-10-25 84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向硅钢热轧钢带的板形控制方法,所述取向硅钢热轧钢带的工艺流程包括铸坯加热过程、轧制过程及层流冷却过程;其中轧制过程中采取取向硅钢与普钢交叉轧制的方式;粗轧过程采取R1轧制1道次、R2轧制5道次的1+5轧制工艺,并控制轧制工艺参数;精轧过程中控制F1~F7轧制工艺参数。本发明通过设定合理的交叉轧制工艺及取向硅钢热轧工艺,使取向硅钢的轧制稳定性大幅提高,取向硅钢带形控制良好,凸度控制在30~50μm之内,楔形控制在30μm之内,板形平坦度控制在25iu之内;从而为冷轧工序提供了优质原料。
2021-03-18 84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取向硅钢冷轧加工性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酸洗、冷轧、脱碳渗氮、涂MgO、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粗轧中坯厚度35‑45mm,两段常化后进行带钢横向分段式冷却水分布。本发明通过对热轧中坯厚度、终轧温度及卷取温度,常化冷却水量及控制方式的调控,使轧前表层晶粒尺寸降低5‑10μm、珠光体体积分数降低6%,轧材冷轧加工性明显改善、成材率可提高8%以上。通过后续冷轧、脱碳退火和高温退火等工序处理,可保证完善的二次再结晶组织及良好磁性能。
2021-05-25 104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脱脂剂箱体中添加脱脂剂溶剂,通过喷射泵将脱脂剂分别从上下两路管道喷出,经过流量控制电磁阀进入喷射梁,通过喷嘴喷洒在带钢表面;2)带钢轧制后温度为100~150℃,速度为600~1000m/min,带钢表面高温确保脱脂剂与带钢表面残留油脂反应充分,且在高速下喷射的脱脂剂与带钢相向而行,使带钢表面反应后残留硅泥、铁粉被迅速带走;3)喷射后的脱脂剂流入收集槽中,通过泵重新打入脱脂剂箱体中,实现脱脂剂的循环利用。其利用轧制时产生的高温及高速对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斑迹、铁粉、硅泥进行清洗,清洗彻底高效。
2021-08-31 81 6.8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硅钢的横向同板差控制方法,具体如下:S1、确定冷轧钢板横向同板差的影响因子,包括:热轧钢卷的热卷凸度、工作辊辊型插入量、中间辊窜动值及冷轧钢卷的总切边量;S2、以影响因子为变量构建冷轧钢板横向同板差的计算模型;S3、将热轧钢卷的热卷凸度及冷轧钢板的目标横向同板差输入计算模型,确定最小冷轧钢卷总切边量下的工作辊辊型插入量及中间辊窜动值。明确客户所需的横向同板差,通过改变工作辊辊型插入量X2及工作辊窜动值X3,以此得到冷轧成品钢卷的总切边量最小值,在满足客户对横向同板差的使用要求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021-06-02 73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