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21387289.9一种硅钢片横剪线用转运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钢片横剪线用转运系统,包括一暂存组件,所述暂存组件包括一暂存支架,在暂存支架上安装有若干存放条料卷用的凸台;一转运组件,包括一转运底座,该转运底座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驱动进行往复移动,在转运底座上安装有一转运支架,所述转运支架由一旋转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且转运支架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驱动进行水平移动,在转运支架上安装有一转运托架,所述转运托架由一升降机构驱动上下升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暂存组件与转运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条料卷的竖直存放,方便了后续人员选用所需宽度的条料卷,也实现了条料卷的自动流转,有效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对于人力资源的消耗也减少了。
CN202110193957.2一种取向硅钢磁场退火工艺
本发明属于取向硅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磁材料取向硅钢退火工艺。所述退火工艺主要包括:涂覆隔离剂、按照一定速率升温后进行保温,以5‑10℃/min的速率进行降温;在降温过程中施加恒定磁场,之后继续降温即可实现。该退火工艺能够有效降低铁损失,提高磁感强度。同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
CN202122905920.6一种取向电工钢的多项性能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向电工钢的多项性能检测装置,涉及取向电工钢技术领域,为解决检测装置在对取向电工钢涂层性能检测时较为繁杂,增加了检测难度,检测的误差增加,且检测装置的性能检测较为单一,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和吊梁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输料辊,输料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输料辊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吊梁架的下方设置有弹性胶带,所述弹性胶带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且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吊梁架和弹性胶带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弹性胶带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架,所述检测架上设置有激光灯、第一滤光片、接收器、第二滤光片和聚光片,所述激光灯和第一滤光片设置在弹性胶带的上方。
CN202023204810.9硅钢片焊接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焊接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均匀排布有多条滑槽,每条滑槽内连接有一根垂直设置的定位杆,定位杆底部穿过底座连接一气缸,气缸连接在底座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移动不同位置的定位杆,将定位杆与硅钢片贴合,不同滑槽内的定位杆之间相互错位,并利用气缸将硅钢片定位,这种结构不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硅钢片,使用方便快捷。
CN202111434872.5一种预应力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工钢的生产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应力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预处理后的铁水进行转炉冶炼并吹氩脱氧;吹氩后的钢水送入精炼炉中进行冶炼并加入低碳合金进行合金化;合金化处理的钢水通过薄板坯连铸机铸成板坯并采用薄板胚连铸连轧生产工艺进行轧制获得热轧板;所述热轧板经过酸洗冷轧,随后进行预应力拉伸并退火,采用涂层进行涂镀、烧结后卷取。本发明采用预应力拉伸,改善无取向电工钢退火前钢板内部应力的分布,制备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的电磁性能P15/50≤5.4W/kg,磁感应强度≥1.72T,板形同板差≤8um。
CN202110018336.0控制无取向硅钢厚度稳定性的轧制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无取向硅钢厚度稳定性的轧制工艺,涉及硅钢厚度控制方法领域。本发明通过降低硅钢精轧入口温度,并调节粗轧区域、精轧区域和卷取区域的生产参数,保证后续卷取工序的轧制稳定性及卷形质量,严格控制无取向硅钢的厚度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轧制工艺使硅钢的厚度命中率得到了明显提升,提升了后续冷轧工艺的轧制速度,轧制力波动减小,提高了产品质量。
CN202120506446.7E字型硅钢片的级进模冲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E字型硅钢片的级进模冲压装置,属于冲压模具设备领域,所述下模具包括与冲孔凸模、冲方孔凸模、切断凸模分别对应且相适配的冲孔凹模、冲方孔凹模、切断凹模,所述上模具上设有对条料板进行输送的导料板,所述冲孔凸模、冲孔凹模均设有两对并且并排设置,且每对冲孔凸模、冲孔凹模均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冲孔凸模、冲方孔凸模、切断凸模的顶端均用微米级间隙固定安装于上模具上,所述冲孔凹模、冲方孔凹模、切断凹模的底端均用微米级间隙固定安装在下模具上。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凸、凹模分别采用硬质合金拼块、镶块式的结构并用微米级间隙固定安装在上、下模具上,这样不仅可节省材料的费用,同时还便于人们后期对模具的维修和使用。
CN202110326532.4一种低磁场条件下高磁感应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磁场条件下高磁感应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及生产方法,步骤包括:冶炼:炼钢、连铸生产铸坯,所述铸坯中:以质量百分比计,Si2.0%、Mn0.2‑0.5%、ALs0.3‑0.6%、N≤0.002%、S≤0.002%、Ca≤0.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板坯热轧、卷取;常化处理;退火处理。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电工钢成分设定、生产工艺、稳定的控制精度,从一贯制角度对产品进行设计及控制,最终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具有低磁场条件下高磁感应强度的Si含量2%的0.35mm厚度无取向电工钢产品。
CN202111510034.1一种农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钢水化学成分设计、热轧工艺和冷轧工艺等步骤;钢水化学成分包括:C≤0.04%、Si0.35‑0.55%、Mn0.10‑0.30%、Als0.02‑0.06%、P≤0.030%、S≤0.0040%、O≤0.003%、N≤0.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物。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硅钢与家用电机目前使用的普通无取向电工钢50BW1300相比,磁感提高0.02T以上,而且采用普通C含量≤0.040%设计,不需要深脱碳,大幅降低炼钢工序成本,采用无Al无P,低Mn含量,降低合金成本,与普通50BW1300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相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CN202110381592.6一种免常化中间退火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常化中间退火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其各化学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0<C≤0.004%、Si:1.0~2.6%、Mn:0.2~1.0%、Al:0.2~1.6%、Ca:0.0003%~0.003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1)冶炼和连铸,其中在该步骤不采用电磁搅拌;(2)热轧,其包括:粗轧、精轧、卷取和保温;其中控制粗轧之后、精轧之前的中间坯温度≥950℃;(3)上述热轧步骤后不进行常化中间退火或罩式炉中间退火而直接进行冷轧;(4)连续退火。本发明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通过采用合理的化学成分和工艺设计,可以在保证较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获得高磁感和低铁损的特性。
CN202123075500.6一种硅钢前处理高液回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钢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硅钢前处理高液回流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侧端固接有一号导管;所述一号导管上安装有二号导管;所述机体的顶端固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入泡管;所述二号导管的内侧壁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扇叶;所述二号导管的顶端内侧壁固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侧端转动连接有旋转叶轮;所述二号导管的底端固接有排泡管;通过一号导管和二号导管的配合可以把溢出的泡沫进行导向,通过扇叶和旋转叶轮的配合可以使泡沫快速流动,再通过排泡管排出进入机体的内部,可以使泡沫循环使用,避免泡沫的溢流造成环境的污染及碱液的浪费。
CN202111247576.4一种冷轧硅钢厚度缺陷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硅钢厚度缺陷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带钢设定厚度及其实际测量厚度并保存;将带钢实际测量厚度与带钢设定厚度相减得到实时厚度差;根据实时厚度差计算厚度缺陷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带钢在厚度这一指标的缺陷等级。本发明评估过程考虑了厚度波动情况,并进行量化,能成功识别冷轧硅钢的厚度缺陷,设别准确性较高,提高了冷轧硅钢生产水平,为冷轧硅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