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011620576.X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液
本发明涉及涂层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液,其配比为:二氧化硅10‑15%、硼酸5‑8%、磷酸二氢盐2‑5%、金属溶胶20‑25%、氢氧化铝占5‑6%、有机酸处理的复合盐溶液20‑30%、分散剂0.5‑1%,其余为水,采用硅溶胶作为辅助成膜物,粘结力较强,对附着性影响很大。硅溶胶能够很均匀地包裹在被胶结物质的表面,通过自干成膜,保持了很高的常温结合强度;而磷酸盐涂层的固化是通过受热分解,脱水聚合完成的,低温强度差,中温强度高,充分利用了硅溶胶低温的结合强度和磷酸盐中、高温时的结合性能,消除了常规涂层烘烤时容易出现的收缩、起泡现象,阻止了微气孔的形成,提高了涂层的表面光滑度,粘结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保持绝缘涂层的光泽、光滑和稳定性。
CN202110973545.0一种永磁电机铁芯电工钢材料优化匹配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铁芯电工钢材料优化匹配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永磁电机的应用场合,确定设计指标和永磁电机模型,并根据永磁电机模型确定电机性能;判断永磁电机的电机性能是否符合设计指标,若是确定第一集合、第二集合以及第三集合的交集;该交集的元素为永磁电机的电机性能满足第一指标、第二指标以及第三指标时对应的硅钢材料。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电机的电磁场、温度场、应力场性能,可以在多种电工钢材料中选出与该种转子结构匹配度最高的电工钢材料。
CN202123086076.5一种硅钢片二次搭接夹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二次搭接夹具,包括底座、位于底座顶部的调节板以及位于调节板顶部一端的固定杆,所述底座包括设置在底座内部顶端中间位置处的活动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块将第一夹钳与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相连接,通过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对硅钢片进行固定,将焊条焊接在一组硅钢片上,伺服电机带动调节杆发生转动,调节杆外侧的外螺纹和活动块内部的螺纹孔相互配合,可使活动块在活动槽内部发生活动,通过活动块带动调节板发生前后移动,从而使对硅钢片进行前后一端,通过滑轨使调节板的移动更加稳定,使两组硅钢片相对齐,通过固定块使第一液压缸带动调节架左右移动,使焊条与两组硅钢片紧密接触,实现二次搭接。
CN202122177247.9一种硅钢片铁芯的装配工装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铁芯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硅钢片铁芯的装配工装,包括底座、对称设于底座上的两个承压条以及快速装夹机构;所述快速装夹机构包括设于两个承压条一侧的安装框架、安装于安装框架两侧的侧挡板、紧固组件以及将安装框架和承压条之间定位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框架一侧的定位块、以及开设于承压条一侧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装夹机构能够实现安装框架的快速定位,从而便于安装框架的安装,有效的提高了安装框架的拆装效率,有助于硅钢片铁芯的快速装配,可提高硅钢片铁芯的装配效率,增加硅钢片铁芯的生产效益。
CN202110562242.X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装置,包括热轧机、圆盘剪、冷轧机和输送辊道,圆盘剪安装在输送辊道两侧且位于热轧机和冷轧机之间,无取向电工钢在输送辊道的运输下依次经过热轧机、圆盘剪和冷轧机,设定热轧机对无取向电工钢的楔形和凸度进行控制,控制无取向电工钢的楔形在20微米内、凸度为20~45微米,冷轧机的工作辊设有倒角。冷轧机为UCM五连轧轧机,UCM五连轧轧机中1#和2#轧机工作辊的单边设有倒角,1#和2#轧机中上工作辊的操作端设有倒角,下工作辊的传动端设有倒角。倒角的深度为0.2~0.3mm,倒角在工作辊上的起始位置到工作辊端面的距离为265‑285mm。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方法。
CN202123109665.0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具有定位结构的热轧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具有定位结构的热轧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机体的上端固定有顶板,所述机体的中部开设有安置腔,所述安置腔的两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顶板的上端嵌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伸缩端贯穿在安置腔的内部,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有第一辊座,所述第一辊座的下方安置有第二辊座。该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具有定位结构的热轧装置设置有辊盘,辊盘用于通过螺栓固定内侧的轧辊,使得轧辊能够跟随辊盘的转动而转动,动力传输较为稳定,且轧辊可以从辊盘上进行拆卸,在轧辊损坏进行应急处理时操作更加便利,轧辊便于更换和维护。
CN202123158104.X一种变压器铁芯加工用硅钢片裁剪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铁芯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铁芯加工用硅钢片裁剪装置,其可提高下料的便利性,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包括操作台、集料板、气缸、底架、两组立板、电机、从动轴、传送带、缓冲座、两组高弹簧和两组低弹簧,操作台底端设有四组支腿,操作台顶端设有送料组件和裁剪机,操作台上设有下料口,集料板转动安装在下料口内,气缸顶端和操作台底端固定连接,集料板底端滑动设有铰接座,气缸的输出端和铰接座铰接,立板通过两组立板固定安装在操作台底端,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架前端,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轴,主动轴转动安装在底架内,从动轴转动安装在底架内,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
CN202121147018.6一种便捷型铁芯硅钢片组装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型铁芯硅钢片组装系统。该便捷型铁芯硅钢片组装系统包括硅钢片叠放装置,硅钢片叠放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齿圈,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与齿圈同轴的固定盘,固定盘的中心设有中心孔,固定盘上设有六个沿固定盘径向延伸的滑槽,六个滑槽沿固定盘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滑槽内分别滑动装配有滑块,齿圈的上侧面设有上螺纹,滑槽的下侧面设有与上螺纹相匹配的下螺纹,滑块的内端设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与硅钢片中心孔孔壁上的割槽相匹配的定位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硅钢片进行定位,从而确保各片硅钢片的中心孔以及割槽相对应,提高了硅钢片叠放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两段式正火对含Sb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
利用OM、EBSD等手段研究了热轧板两段式正火时在700℃保温不同时间(0、10、30、60 min)对含Sb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0℃保温10 min处理的样品铁损最小,磁感最高。对成品板的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试样的晶粒尺寸随700℃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保温10 min时晶粒尺寸达到最大;分析成品试样织构发现,有利织构组分随700℃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保温10 min时有利织构组分所占百分比最高。因此,含Sb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两段式正火时在700℃保温10 min时磁性能最好。 Effect of two-stage normalization on magnetic property of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containing antimony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optical microscope(OM) and 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 technology(EBS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ron loss and magnetic permeability of the specimen insulated at 700 ℃ for 10 min are lowest and highest respectively.The grain size of the finish specimen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holding time.Similarly,the advanta...
CN202110540104.1一种电工钢表面涂层剂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工钢表面涂层剂及使用方法,所述电工钢表面涂层剂包括如下的压力重量份组分:碲化合物10~50份,树脂10~30份、硅烷偶联剂0.5~5份、柠檬酸13~18份,将得到的电工钢表面涂层剂涂布在钢基表面,加热干燥,烧结,形成涂层。形成的涂层附着力强,生产涂覆质量较好,过钢量达到预期2000吨以上,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磨损程度较低,同时绿色环保。
CN202121280838.2一种硅钢片叠装用上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钢片叠装用上下料装置,包括一供料单元,供料单元包括供料板、放置板、供料支架、供料辊、支撑组件;一上料单元,包括上料支架、上料板、第一升降丝杆、上料辊;一过渡组件,包括过渡支架、过渡底座、过渡升降丝杠,在过渡支架上安装有上下层分布的两组过渡输送辊组,位于上层的过渡输送辊组为容供料板输送的上料输送路径,上层的过渡输送辊组与下层的过渡输送辊组之间形成容供料板输送的下料输送路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供料单元、上料单元及过渡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将满料的供料板输送给上料板或将空料的供料板输送给供料支架,完成了对满料或空料的供料板的自动输送,无需再由人工输送,非常的方便。
CN202110494444.5一种物理喷砂方式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喷砂方式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的方法,步骤包括:S1、坯料预处理;S2、涂覆隔离剂,后进行高温退火;S3、拉伸热平整;S4、表面喷砂处理,去除底层;S5、去应力退火;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喷砂的物理办法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代替了传统的用酸去除取向硅钢涂层或硅酸镁底层,结合退火去应力,显著改善了加工质量,使整个加工过程更加环保,也有利于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