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融石英陶瓷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密度熔融石英陶瓷高磁感硅钢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磁感硅钢炉本体,所述高磁感硅钢炉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轨,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铰接有封板。该高密度熔融石英陶瓷高磁感硅钢炉,通过将调节电机的旋转力,转换为封板的上下移动力,无需人工手动开启或关闭,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同时,省时省力,操作简便。
2020-12-23 119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毛刷辊损耗检测装置及钢带刷洗机构。该取向硅钢毛刷辊损耗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基座,设置于刷辊的辊面侧方;压力测试元件,用于与刷辊的刷毛相顶压并测试刷毛对测力件的压力;接近机构,连接压力测试元件与固定基座,驱动测力件朝向或者背向刷辊运动。该取向硅钢毛刷辊损耗检测装置中的接近机构带动压力测试元件向刷辊一侧运动,直至刷毛与压力测试元件相顶压,当压力值至预定范围后,获得接近机构带动压力测试元件朝向刷辊的运动量,进而获得刷毛的损耗量;保证钢带刷洗清洁效果的同时,降低刷辊维护成本。
2021-03-19 90 6.8

一种甩带法制备高磁性能含磷硅钢薄带的方法,属于合金材料领域。本发明以硅钢(Fe‑(3‑6.5)wt.%Si)块体为母合金,并添加一定量的硅铁合金及磷铁合金,放置于中频感应炉中,熔融后经快速凝固‑甩带、冷轧、热处理工艺,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含磷硅钢薄带。对于硅钢而言,P元素的少量加入能够有效的提升电阻率从而显著降低铁损,且具备优化软磁性能的作用。而采用甩带法能够充分利用其快速凝固的特征,从根本上避免了P元素在传统熔炼冷却过程中严重偏析的缺陷,极佳地保证了产品的组织优势与软磁性能。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高、工艺流程短、无污染与夹杂、性能优异等优点。
2021-01-05 109 6.8

一种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热轧方法:经转炉冶炼并浇注成坯;对铸坯加热后进行粗轧:首先确定粗轧减宽量;根据所确定的粗轧减宽量进行粗轧;进行精轧;常规进行下工序。本发明采用低温板坯加热技术,降低了板坯烧损和修炉负担,且边裂发生率比现有技术的不低于18%的基础上能降低5%以上,由此节约资源及降低能耗。
2021-12-31 206 6.8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3.1%Si无取向硅钢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从940℃提高至1 000℃,平均晶粒尺寸由98μm增加到145μm,铁损P1.5/50从2.576 W/kg降低至2.408W/kg。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γ不利织构组分强度逐渐降低,{111}〈112〉织构组分强度降低约16%,磁感B50逐渐升高,磁性能水平提高。 The effects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3.1%Si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whe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creased from 940℃ to 1 000℃,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increased from 98μm to 145μm,the iron loss value P1.5/50 decreased from2.576 W/kg to 2.408 W/kg.And as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creased,the strength of the unfavorable texture componentγgrad... 
2022-01-28 135 5.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硅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硅钢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Si:5.0‑7.0%,Ni:0.001‑0.05%,Ce:0.0001‑0.0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提供的高硅钢的延伸率为15‑22%,抗拉强度为739‑824MPa,磁感应强度B8为1.26‑1.29T,铁损P2/10k=68‑80W/kg,矫顽力为10.6‑13.4/m,最大磁导率为19000‑25000,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延伸性能,易加工且可大规模生产应用。
2021-01-22 96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钢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工钢切片用清洁设备,其包括箱体、第一盒体、烘干装置、清洁组件、进水管和出水管;箱体后侧内壁上转动设置导向辊;第一盒体前侧面上设置第二盒体;烘干装置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盒体前后内壁上;刷辊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刷辊上的刷毛与电工钢钢带表面接触;清洁组件设置两组;第二盒体内设置有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且沿第一转动轴轴线方向来回运动的动力组件;两组进水管出水口位于第一盒体上方且朝向电工钢钢带表面;出水管竖直设置在箱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中,刷辊转动的同时沿第一转动轴轴线方向来回做往复运动,不存在清洁间隙,提高了清洁效果。
2021-11-05 104 6.8

一种硅钢生产线上的牵引装置,包含有底座(1)、支架(2)、平移机构(3)、上压板(4)、下托板(5)、气缸(6)、转向辊(7)和对中摄像头(8);所述的平移机构(3)包含有长条齿轮(14)、齿轮(15)、电机(16)和滚轮轴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15)固定在电机(16)的输出轴上,并且与长条齿轮(14)啮合;使得平移机构(3)可以由电机(16)驱动在导轨(10)上左右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6)驱动上压板(4)和下托板(5)夹紧钢带(9),由平移机构(3)带动钢带(9)进行左右平移,避免了原先夹送辊刮伤钢带(9)表面涂层,减少了带头的浪费。
2021-12-01 103 6.8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硅钢通过依序进行的炼钢、连铸、热轧、常化、酸洗、无预热单机架冷轧、退火、冷却、涂层和精整制备而成,炼钢时不添加Cu、Cr、Ni、Nb、V、Ti,硅钢的化学成分:Si:2.95%~3.15%,Al:0.75%~0.95%,Si+2Al:4.6%~4.9%,Mn:0.5%~0.7%,Sn:0.03%~0.04%,C≤0.0025%,余量铁;Mn/S≥380,Al/N≥200。本发明在保证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磁性能和强度的兼顾问题,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上的应用要求。
2021-10-26 97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纯净无取向冷轧硅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貌的原位观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无取向冷轧硅钢样品,将待测试面用打磨至1000#,使样品表面平整光滑,并进行机械抛光和表面清洗。对处理好的样品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电化学腐蚀,电解液为:1~8wt%氯化物MCl溶液,余量为去离子水,通入CO2气体至饱和,加入适量NaHCO3和三乙醇胺作为稳定剂调节pH值将其稳定在6.0~6.5之间。电化学设定参数:开路:0.5~2h,动电位极化测试:扫描速率:0.1mV/S~1.0mV/S,测试区间:VS.SCE‑0.8V~0.2V,测试温度为:10~25℃。取不同区间内做完电化学腐蚀的样品用去离子水冲洗,吹干。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非金属夹杂物的形貌进行原位观察和成分分析。
2021-06-11 109 6.8

一种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无焊丝焊接的方法,属于无取向硅钢激光焊接技术领域,该焊接的方法,包括1)将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带尾与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带头对中接触相连;2)激光焊接前对引带和母材之间的焊缝进行预热处理,然后采用激光焊机焊接,焊接完成后对焊缝高温回火处理;3)焊接完成后,将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低牌号无取向硅钢按照上述步骤交替焊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合理选择引带、在焊接前预加热和焊接后回火处理的工艺、适当调整连轧机组的轧制参数,实现了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无焊丝焊接,提高了焊缝的质量,降低了断带率,保证了焊缝的可连续轧制,提高了轧制的效率。
2021-05-07 96 6.8

一种薄规格带钢或者硅钢尾部卷取控制工艺,属于热连轧带钢卷取设备技术领域,解决薄规格带钢和硅钢尾部起套导致卸卷异常、卷形合格率下降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在卷取厚度小于等于2.3mm的带钢或所卷取带钢的材质代码等于硅钢的材质代码的情况下,带钢尾部到达精轧F2机架时,G辊道速度V1=K1×D×ω×π/60;带钢尾部继续前行并到达精轧F6机架时,G辊道速度V2=K2×D×ω×π/60;在卷取厚度大于2.3mm的带钢且所卷取带钢的材质代码不等于硅钢的材质代码的情况下,G辊道投滞后速度的滞后率取值范围为90%~70%。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可有效避免产品缺陷等优点。
2021-09-15 105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