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一种使铋收得率不低于70%的含铋取向硅钢冶炼方法,其步骤:常规转炉冶炼并出钢至钢包中;RH精炼处理,其间:控制渣层厚度不低于45mm,且渣成分在:Al2O3:25~35wt%,CaO:40~50wt%,MgO:10~15wt%,且结束时钢水温度控制在1530~1590℃;真空精炼结束后进行镇静;后将铋颗粒与石灰石颗粒混装容器加入钢水中;保护浇注和后工序生产。本发明将铋颗粒与石灰石颗粒混合加入,石灰石在钢液中分解产生的气体不仅可以减缓铋颗粒下沉速度,使铋能够快速扩散均匀,更主要的是还可以强化铋颗粒在钢液中的扩散,最终可获得铋收得率高于70%即在71~75%的理想效果。
2020-12-22 101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二次轧制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钢成品二次轧制的轧辊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上、下相对的两组工作辊,两组工作辊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外侧均滑动连接有保护组件,其中下工作辊通过保护组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上工作辊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上、下两组工作辊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通过升降组件带动上工作辊的上下移动,来调整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保持二次轧制时较大的压下率,同时限位机构能有效防止因工作辊距离太近而导致的硅钢断带的情况。
2021-11-10 93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激光曲线开料机,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目前现有的硅钢立体三角形卷铁芯的机械式斜度开料机在开料过程中精度差、效率低,且在硅钢片送料的过程中,长时间后硅钢片容易发生松散情况,同时只能对单一厚度的硅钢片进行输送工作,包括放料组件和开料组件以及收料组件,所述放料组件用于对硅钢片的放料工作,所述开料组件用于对硅钢片的开料工作,所述收料组件用于对硅钢片的收料工作。该硅钢片激光曲线开料机,通过利用高速激光曲线开料,效率高精度好,且硅钢片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动调整导向辊的位置,进而能够对硅钢片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其表面时刻为张紧状态,进而保证硅钢片的开料效果。
2021-12-28 130 6.8

本发明属于硅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碳退火的过程中,带钢表层的氧化膜厚度为1.5~2.5μm;所述氧化膜中Si元素和Fe元素的原子重量比满足:Si/(Si+Fe)≥0.76;所述高温退火的过程中,冷却段依次包括:在温度为1200~5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包括有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比>3%;在温度为500~2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氮气;在温度<200℃时,揭开内罩进行空气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控制带钢在脱碳退火阶段的氧化膜厚度以及高温退火的冷却段等一些工艺,从而得到了表面光洁化好、表面均质化好、成材率高、磁性能优良的无底层取向硅钢。
2020-12-17 108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喷砂方式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的方法,步骤包括:S1、坯料预处理;S2、涂覆隔离剂,后进行高温退火;S3、拉伸热平整;S4、表面喷砂处理,去除底层;S5、去应力退火;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喷砂的物理办法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代替了传统的用酸去除取向硅钢涂层或硅酸镁底层,结合退火去应力,显著改善了加工质量,使整个加工过程更加环保,也有利于控制成本。
2021-05-07 63 6.8

本发明涉及涂层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液,其配比为:二氧化硅10‑15%、硼酸5‑8%、磷酸二氢盐2‑5%、金属溶胶20‑25%、氢氧化铝占5‑6%、有机酸处理的复合盐溶液20‑30%、分散剂0.5‑1%,其余为水,采用硅溶胶作为辅助成膜物,粘结力较强,对附着性影响很大。硅溶胶能够很均匀地包裹在被胶结物质的表面,通过自干成膜,保持了很高的常温结合强度;而磷酸盐涂层的固化是通过受热分解,脱水聚合完成的,低温强度差,中温强度高,充分利用了硅溶胶低温的结合强度和磷酸盐中、高温时的结合性能,消除了常规涂层烘烤时容易出现的收缩、起泡现象,阻止了微气孔的形成,提高了涂层的表面光滑度,粘结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保持绝缘涂层的光泽、光滑和稳定性。
2020-12-31 77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板带生产加工用除油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除油机构,所述除油机构的一侧设置油烘干机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油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槽。本实用新型,利用除油机构可对成硅钢板带生产后进行一定的除油处理,除油的效果更好更彻底,同时相比以往的方式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利用烘干机构可进行除油后的成硅钢板带进行烘干处理,防止水渍残留在表面上,影响一定的美观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021-08-18 70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常化中间退火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其各化学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0<C≤0.004%、Si:1.0~2.6%、Mn:0.2~1.0%、Al:0.2~1.6%、Ca:0.0003%~0.003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1)冶炼和连铸,其中在该步骤不采用电磁搅拌;(2)热轧,其包括:粗轧、精轧、卷取和保温;其中控制粗轧之后、精轧之前的中间坯温度≥950℃;(3)上述热轧步骤后不进行常化中间退火或罩式炉中间退火而直接进行冷轧;(4)连续退火。本发明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通过采用合理的化学成分和工艺设计,可以在保证较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获得高磁感和低铁损的特性。
2021-04-09 100 6.8

一种取向硅钢环形炉钢卷冷却装置,涉及冶金领域。该取向硅钢环形炉钢卷冷却装置用于控制环形炉的冷却一段内钢卷的冷却速度,其包括设于冷却一段的炉体内耐火层和绝热层之间的至少一块冷却板及多条设于绝热层内的冷却管,冷却管与一块冷却板贴合接触,冷却管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控制阀,绝热层还连接有贯穿其以对冷却板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一热电偶。本申请提供的取向硅钢环形炉钢卷冷却装置可满足不同品种和规格取向硅钢对冷却速度的要求,能够在满足出炉钢卷板形质量要求基础上减少钢卷在冷却一段的处理时间,提高环形炉的生产效益,同时能够减轻因钢卷重量波动、台车空装等因素对钢卷磁性能和板形质量的影响。
2021-12-27 118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电磁性质各向异性的多频电磁无损表征方法。改方法基于多频电磁传感器技术,建立取向硅钢晶粒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通过本发明专利公开的方法,表征取向硅钢晶粒取向‑测量方向‑电磁信号对应关系,通过信号比对,检测取向硅钢与理想硅钢晶粒取向偏差值,判断取向硅钢的电磁性质的优劣。该发明解决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无法高效判断产品质量以及电磁性质优劣问题,为构建准确的取向硅钢晶粒取向各向异性的电磁无损表征系统,为深化高附加值钢种显微组织预测方法研究与产品在线性能调技术控奠定基础。
2021-11-15 94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连铸坯送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连铸坯入炉温度为400‑680℃,连铸坯在炉时间为185‑220min;将加热后的连铸坯进行热轧,轧辊偏心量为0‑0.025mm,将热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将卷取后的带钢酸洗后进行冷轧,冷轧操作模式由多次阶段升降速模式调整为一次性升降速模式,且在一次性升降速阶段将MN‑AGC增益系数增大;将冷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退火后得到硅钢片成品。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控制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工艺,该工艺对加热、热轧、卷取及冷轧各工序进行优化协调,能够有效解决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问题,实现无取向硅钢全长厚度控制精度的提升,而且无需进行设备和系统改造,容易实现,易于推广。
2021-02-20 84 6.8

一种提高有效氮和底层质量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制造方法:冶炼后连铸成坯;对铸坯加热;热轧、常化及酸洗后时效冷轧;在湿式气氛下脱碳退火;在湿式混合气氛下均热;在湿式混合气氛下渗氮退火;进行后工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合理控制渗氮过程,提高渗氮后钢板基体内氮含量与总氮量之间的比例达到80%以上,使无点状露晶产生,最终获得产品的底层质量优异。
2021-01-29 71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