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20497890.7一种变压器用硅钢板滑石丸粘接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用硅钢板滑石丸粘接加工设备,用于对变压器用硅钢片进行贴片,其结构包括:机械臂、抓取头、分道排序机构,所述抓取头位于机械臂的末端,用于抓取滑石丸,在抓取头上能够同时抓取多个滑石丸,配合机械视觉系统,就能够更精确的确定贴片位置,并完成贴片,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分道排序机构包括:振动盘、排料板,振动盘中储存有一定的滑石丸,振动盘顶部的出料口与排料板连接,工作时振动盘中的滑石丸依次从出料口进入排料板中,在排料板上的物料通道中运动,物料通道的末端是多条分支,且末端向外敞开,抓取头能够在物料通道末端同时抓取多个滑石丸。
CN202111365332.6一种去除耐热刻痕取向硅钢中熔覆物的化学试剂及其方法
本申请涉及硅钢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耐热刻痕取向硅钢中熔覆物的化学试剂及其方法。所述化学试剂的组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强酸溶液:8%~20%;酸性氧化剂:5%~15%或助剂:5%~20%;其余为溶剂;其中,所述强酸溶液包括硫酸、盐酸和硝酸中任意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通过10%~20%强酸溶液,可快速有效地去除取向硅钢刻痕处的熔融物,而酸性氧化剂:5%~15%,或助剂:5%~20%结合合适浓度的强酸溶液,可以将取向硅钢的基体破坏降到最小,两种综合作用,得到表面平整的耐热刻痕取向硅钢。
CN202110031202.2一种低磁致伸缩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磁致伸缩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1)在硅钢基板上进行单面激光刻痕,其中进行激光刻痕的表面为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的背向一侧表面为第二表面;(2)基于激光刻痕的功率确定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挠度差;(3)基于挠度差获得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涂覆的绝缘涂层的涂覆量差;(4)基于涂覆量差,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涂覆绝缘涂层,其中第二表面的绝缘涂层涂覆量大于第一表面的绝缘涂层涂覆量。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制造方法所制得的低磁致伸缩取向硅钢,其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磁致伸缩偏差≤2db(A),并且所述低磁致伸缩取向硅钢的平均磁致伸缩≤55db(A)。
CN202110893627.4一种硅钢板毛刺修整机
本发明涉及硅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钢板毛刺修整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面的一侧通过升降座安装有打磨机构,工作台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部的一侧水平安装固定有横梁,横梁底端面的中部竖直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底端安装有打磨机构,且上、下两个打磨机构交错分布,本发明中通过上、下两个打磨机构的主打磨带对硅钢板的顶端面和底端面进行打磨,副打磨带对硅钢板的侧端面进行打磨,从而能够对硅钢板的水平端面以及侧端面同时进行打磨去毛刺,提高了硅钢板整体毛刺修整的效率。
CN202111328785.1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切边、常化、冷轧,冶炼最终所得钢水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005%、Si≥2.8%、Als0.5~1.2%、Mn0.25~0.8%、P≤0.02%、S≤0.0040%、N≤0.0020%、Nb≤0.0020%、V≤0.0020%、Ti≤0.0020%,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切边工序对热轧卷板的两侧进行切边,单侧的剪切宽度为10~20mm;常化在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均热温度为T={(990~1010)‑100×[30×(Si)+20×(Al)]}℃,(Si)为Si的质量百分比,(Al)为Al的质量百分比,均热时间为6h,之后冷却;钢卷在罩式退火炉中冷却至预设温度T0时取出送至冷轧线冷轧,T0为120~180℃,第一道次轧制时的轧制力恒定且轧制力为11000~12000kN。本发明可避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在冷轧过程中由于脆性高而导致的频繁断带。
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磁时效行为分析
选取了三种50W 800无取向电工钢,分析了化学成分、晶粒尺寸、织构、以及200℃时效处理48 h前后的磁性能和第二相粒子析出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钢板中第二相粒子的分布密度对钢板铁损有最重要的影响。降低钢中C、N元素含量,或改进钢板热加工参数以降低成品钢板中第二相粒子形成元素的过饱和度均有利于明显降低钢板磁时效过程中的铁损增幅。钢板中对磁性能有利的织构也有利于降低钢板铁损的时效幅度。 The evolu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grain size,texture,as well as magnetic property after aging treatment at 200 ℃ for 48 h and distribution of second phase particles precipitation in three selected 50W800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second phase particles has great influence on core loss.Reducing C and N content,or improving hot-working parameters to reduce the supersaturation of elements forming second phase particles in prod...
CN202110091324.0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
本发明涉及码垛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齿圈。该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齿圈在旋转时带动啮合齿旋转,通过啮合齿与齿轮一的啮合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在转动时通过与夹板底端的啮合,可以带动三个夹板同时移动,从而可以改变三个夹板之间的面积值,从而实现装置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硅钢片进行码垛,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CN202111434872.5一种预应力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工钢的生产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应力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预处理后的铁水进行转炉冶炼并吹氩脱氧;吹氩后的钢水送入精炼炉中进行冶炼并加入低碳合金进行合金化;合金化处理的钢水通过薄板坯连铸机铸成板坯并采用薄板胚连铸连轧生产工艺进行轧制获得热轧板;所述热轧板经过酸洗冷轧,随后进行预应力拉伸并退火,采用涂层进行涂镀、烧结后卷取。本发明采用预应力拉伸,改善无取向电工钢退火前钢板内部应力的分布,制备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的电磁性能P15/50≤5.4W/kg,磁感应强度≥1.72T,板形同板差≤8um。
CN202121377877.4一种硅钢炉用保护气的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炉用保护气的循环系统,包括与硅钢炉群排气管相连通的氢气提纯净化单元、与氢气提纯净化单元相连的氮氢配比单元以及与氮氢配比单元相连的用于对氮氢混合气中加入水蒸气的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与硅钢炉群的进气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便于对尾气中的氢气回收再利用,可节省资源。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硅钢退火炉等设备中,用于实现氢气的循环再利用。
CN202110217265.7一种冷轧硅钢重卷的钢卷跟踪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硅钢重卷的钢卷跟踪方法,将冷轧硅钢重卷工序中的工艺参数与带钢的长度进行映射,可以查看单位长度处的带钢的工艺参数,为后续进行数据分析、优化参数提供了数据支撑。还将带钢的卷取长度和入口长度进行映射,可以得到带钢在单位长度处的长度值对应的是上一道工序中的长度位置,为后续进行跨工序的长度追溯提供了前提条件。本发明通过收集该工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并形成数字钢卷,可准确预测产品的质量情况,同时根据生产实际大数据,可以对该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现提升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减少产品封闭率等。
异步轧制硅钢的表面纳米化及轧制参数的影响
对硅钢板材分别进行异步和同步轧制,研究了轧制参数包括速比、压下量和道次对板材表面显微组织的演变的作用.结果表明,异步轧制硅钢板材表面形成了晶粒尺寸为10~50 nm,取向接近随机分布的纳米晶,而同步轧制板材的表面只形成了位错胞,证明异步轧制可以诱发表面纳米化.异步轧制板材表面纳米晶的形成过程为:在剪切力的反复作用下,高密度位错形成、滑移、湮灭和重组形成亚微米尺度的亚微晶/位错胞.随着压下量和轧制道次增加,高密度位错重复以上过程使晶粒尺寸减小、取向差增大,最终形成取向接近随机分布的纳米晶组织.大压下量和多道次是异步轧制诱发板材表面纳米化的关键,而速比的增加可以加快纳米化进程.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SNC)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surface and global properties of the metallic materials,such as microhardness,intensity,fatigue,wear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s,therefore provides more promising practical industrial applicability.Up to now,several SNC treatment methods were developed based either on the principles of ball impactions or friction sliding,however,difficulty still exists for the surface treatment of large-dimensional samples with high efficiency.Recentl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