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CN202120757506.2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右侧所述支撑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转动板、第一绳索与第二伸缩杆,实现在转移硅钢片时,将其竖直排列,增加其抗弯能力,通过设计第一伸缩杆与限位块,实现其在移动的过程中避免相互摩擦,达到保护硅钢片的目的,通过设计滑动板、第二伸缩杆、支撑板,实现在上下转运的过程中,仅有上侧进行接触,且呈三角形更加稳定。

基本信息

申请号:CN202120757506.2

申请日期:20210414

公开号:CN202120757506.2

公开日期:

申请人:江阴市高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442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夏港街道苏港路228号

发明人:贾平

当前权利人:江阴市高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江阴市权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3

代理人:王凯

主权利要求

1.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底板(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6),右侧所述支撑腿(6)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杆(1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杆(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绳索(11);所述固定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5),所述第一伸缩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二电机(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绳索(15)。

下载专利PDF全文 在线查看说明书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6.8立即购买,VIP免费
不用注册会员、不用登陆账号,直接支付购买查看,客服QQ:1093451816,此外成为本站VIP可免费查看本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底板(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6),右侧所述支撑腿(6)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杆(1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杆(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绳索(11);

所述固定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5),所述第一伸缩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二电机(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绳索(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桌板(10),所述转动板(3)与固定板(4)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分布,所述第一伸缩杆(5)的数量为多个且左右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第一伸缩杆(5)与转动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5)的前后距离是支撑板(2)长度的1.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伸缩杆(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轮(12),所述第一限位轮(12)与第一绳索(11)接触,所述第一绳索(11)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与转动板(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轮(18),所述第二限位轮(18)与第二绳索(15)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绳索(15)远离第二电机(16)的一端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

背景技术

电工用硅钢薄板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经热、冷轧制成。一般厚度在1毫米以下,故称薄板。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和磁时效。主要用来制作各种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铁芯。世界硅钢片产量约占钢材总量的1%。常用的变压器铁芯一般都是用硅钢片制做的。由硅钢做变压器的铁芯,是因为硅钢本身是一种导磁能力很强的磁性物质,在通电线圈中,它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可以使变压器的体积缩小。

如专利号为CN201720291545.1中介绍的一种EI型硅钢片夹具及绕线装置,虽然解决了可以夹持多种规格的硅钢片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下列缺陷:

1、该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夹持硅钢片时,硅钢片容易震动晃动,而导致其产生弯曲;

2、目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在夹持多个硅钢片时容易产生摩擦影响其磁通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右侧所述支撑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绳索;

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二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绳索。

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桌板,所述转动板与固定板接触。

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分布,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左右分布。

右侧所述第一伸缩杆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前后距离是支撑板长度的1.2倍。

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伸缩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

所述支杆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轮,所述第一限位轮与第一绳索接触,所述第一绳索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轮,所述第二限位轮与第二绳索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绳索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通过设计转动板、第一绳索与第二伸缩杆,实现在转移硅钢片时,将其竖直排列,增加其抗弯能力。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通过设计第一伸缩杆与限位块,实现其在移动的过程中避免相互摩擦,达到保护硅钢片的目的。

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通过设计滑动板、第二伸缩杆、支撑板,实现在上下转运的过程中,仅有上侧进行接触,且呈三角形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板;2、支撑板;3、转动板;4、固定板;5、第一伸缩杆;6、支撑腿;7、第二伸缩杆;8、限位块;9、支撑杆;10、桌板;11、第一绳索;12、第一限位轮;13、支杆;14、滑动板;15、第二绳索;16、第二电机;17、转轴;18、第二限位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芯硅钢片移动夹具: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底板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6,支撑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桌板10,桌板10用于生产线上游生产,转动板3与固定板4接触,右侧支撑腿6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17,转轴1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转动板3用于带动硅钢片转动,转动板3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伸缩杆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7,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杆13,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杆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绳索11,支杆1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轮12,第一限位轮12与第一绳索11接触,第一绳索11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与转动板3固定连接。

该结构的设计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增通过其自身状态的改变增加其抗弯性能。

固定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5,右侧第一伸缩杆5与转动板3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5的前后距离是支撑板2长度的1.2倍,第一伸缩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左侧的限位块8相互连接,形成导轨槽,限位块8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分布,第一伸缩杆5的数量为多个且左右分布,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滑动板1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轮18,第二限位轮18与第二绳索15滑动连接,滑动板14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

设计该结构避免了上侧的硅钢片对下侧记性挤压,导致压强过大。

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二电机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绳索15,第二绳索15远离第二电机16的一端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硅钢片完成剪裁后从桌板10滑动,硅钢片左侧沿着限位块8进行滑动,第一伸缩杆5与第二伸缩杆7不断调整高度,使每个限位块8的上表面只与一片硅钢片接触,当需要转移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绳索11将转动板3进行转动,当转动板3转动完成后,伸长第二伸缩杆7将硅钢片推向滑动板14,第二电机16带动支撑板2上升,通过支撑板2上表面的限位块8进行夹持并移动,反转第一电机,由于转动板3转动角度小于90度,受到重力作用进行复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down/patent/4519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