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23355538.9变压器铁芯用硅钢片成型铁测量平台及其定位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铁芯用硅钢片成型铁测量平台,包括游标测量尺及定位台;定位台包括基架、操作台及至少两根的定位销,操作台I及操作台II分别设置于基架的横向两端,且操作台I及操作台II之间留有宽度a的间距区,操作台II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的沿横向均匀分布的定位孔组,且至少两根的定位销能够与该定位孔组的定位孔配合,游标测量尺设置于基架上间距区处。在操作台II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的沿横向均匀分布的定位孔组,且至少两根的定位销能够与定位孔配合,以将该硅钢片成型铁定位区域限定在操作台II台面上,采用多个定位孔和定位销配合结构,同时能够沿横向调整硅钢片成型铁定位位置,以便测量各个区域尺寸。
CN202120638252.2无取向硅钢蠕变性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取向硅钢蠕变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部和侧面设有开口;试样夹持装置,试样夹持装置安装在基座的顶部,用于夹持硅钢蠕变试样;转换力杆,转换力杆安装在基座的侧面,与试样夹持装置连接;可调节式砝码盘,可调节式砝码盘安装在转换力杆上,可调节式砝码盘上能够放置不同重量的砝码,转换力杆将砝码的重力转换成水平力,以实现对硅钢蠕变试样不同应力水平的加载;可调节式灯座,设置在试验腔内并与基座的侧面插接;加热装置,放置到可调节式灯座上,用于给硅钢蠕变试样加热。本实用新型具有解决无法实现不同应力和温度下硅钢材料的蠕变研究的问题的效果。
CN202110716077.9一种硅钢片宽度偏差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片宽度偏差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硅钢片检测领域。一种硅钢片宽度偏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上的第一输送机体,还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隔板,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机体的皮带表面;开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体的侧壁;装置盒,通过上下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机体连接,其中,所述装置盒内通过顶紧机构滑动安装有滚轮;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机体的侧壁;装置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的侧壁,所述转轴位于装置板的侧壁中部,所述装置板两端设有自动推料机构;本发明中的硅钢片宽度偏差检测装置不仅可以更高精度的检测硅钢片的宽度,并且还能将不达标的硅钢片自动筛选出来,使用更加的方便。
CN202111237550.1硅钢片组扣件自动压平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片组扣件自动压平装置,包括: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包括转盘、校位板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校位板沿竖直方向运动,校位板滑动连接有第一校位柱,第一校位柱相对转盘偏心布置;第一推送单元,位于转盘的一侧,第一推送单元包括第一推送气缸和第一推块,第一推送气缸连接并驱动第一推块沿水平方向运动;冲压单元,位于转盘背离第一推送气缸的一侧,冲压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冲压柱,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冲压柱沿竖直方向运动。转盘、校位柱和第一驱动组件配合,周向定位硅钢片组,再通过冲压柱将凸出于硅钢片组的扣件压平,完成硅钢片组的整形,整体更为美观,方便后续的装配使用。
CN202122177247.9一种硅钢片铁芯的装配工装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铁芯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硅钢片铁芯的装配工装,包括底座、对称设于底座上的两个承压条以及快速装夹机构;所述快速装夹机构包括设于两个承压条一侧的安装框架、安装于安装框架两侧的侧挡板、紧固组件以及将安装框架和承压条之间定位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框架一侧的定位块、以及开设于承压条一侧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装夹机构能够实现安装框架的快速定位,从而便于安装框架的安装,有效的提高了安装框架的拆装效率,有助于硅钢片铁芯的快速装配,可提高硅钢片铁芯的装配效率,增加硅钢片铁芯的生产效益。
冷轧工艺对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研究了取向硅钢制备过程中常见的两种冷轧工艺,主要研究了一阶段冷轧与两阶段冷轧+中间退火工艺对初次再结晶组织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冷轧+中间退火工艺制备以Cu2S为主抑制剂的取向硅钢,其初次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为18.1μm,高斯晶粒的体积分数为0.6%,迁移性强的重位点阵晶界(Σ5+Σ9)和高能晶界(20°~45°取向偏差角)所占比例分别为1.8%和50.4%.与一阶段冷轧工艺相比,其初次再结晶晶粒较细,且高斯晶核与特征晶界所占的比例较高,有利于高斯晶粒发生二次再结晶. Two common cold-rolling processes of grain oriented silicon steel and the effects of the single stage cold rolling and tw o-stage cold rolling w ith intermediate annealing processes on the primary recrystalliz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w 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for the grain oriented silicon steel prepared under the tw o-stage cold rolling process w ith intermediate annealing w ith Cu 2 S as the main inhibitor,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the primary recrystallization micr...
CN202210629691.6退火隔离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退火隔离剂和方向性电磁钢板
本发明提供退火隔离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退火隔离剂和方向性电磁钢板。由该方法得到的退火隔离剂纯度高、分散性以及密接强度优异,可以在方向性电磁钢板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镁橄榄石层。退火隔离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工序(1):将氧化镁和铵盐溶液混合并反应,制备镁盐溶液和氨,然后使精制的镁盐溶液与氨反应而得到氢氧化镁;工序(2):将得到的氢氧化镁的一部分在155~230℃下高温熟化,并且将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另一部分在10~100℃下低温熟化;工序(3):将在上述各条件下熟化的氢氧化镁混合、烧成,得到氧化镁用于退火隔离剂。
低温普通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中高斯晶粒的演变
对低温加热工艺生产的普通取向(common grain-oriented,CGO)硅钢的高温退火过程进行了中断实验,材料为含3.0%Si、0.5%Cu、0.009 8%S(均为质量分数)的以Cu2S为主抑制剂的普通取向CGO钢。原始板坯厚度为230 mm,于1 200℃均热后经4道次粗轧、7道次精轧至2.3mm;热轧板采用两次冷轧法轧至0.3mm,中间完全脱碳退火,最后于1 200℃高温退火。最后样品的磁性能:铁损P17/50为1.182W/kg,磁感应强度B8为1.897T。借助配有EDAX OI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系统的ZEISS SUPRA 55VP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高温退火过程中高斯晶粒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晶粒尺寸增长缓慢,650℃时取向分布函数(ODF)图出现高斯织构组分,但强度很弱,高斯晶粒偏离角小于9°;950℃时高斯晶粒平均生长速度超过其他晶粒;950~1 000℃时高斯晶粒异常长大,偏离角降至约3°;在950℃之前高斯取向晶粒相比于其他晶粒没有尺寸优势。 The high-temperature annealing process of common grain-oriented(CGO)silicon steel was investigated by interrupting test.The samples were rolled from CGO silicon steel slab under low reheating temperature.The CGO silicon steel,taking Cu2S as the main inhibitor,contains3.0%Si,0.5%Cu,and 0.0098%S.The original casting slab is 230mm in thickness.After 1 200℃reheating,four-pass rough rolling and seven-pass finish rolling were conducted to make the thickness of the slab get to 2.3mm.Then the hot rolled...
电工钢铸锭内析出相粒子特征及回溶行为
利用场发射电镜及能谱仪研究了取向电工钢薄、厚板坯铸锭中不同区域的析出相差异,确定了MnS、AlN及Fe3C的析出顺序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AlN以先析出的MnS为形核核心,形成粗大微米级的复合析出相。针状Fe3C既可以在复合析出相表面形成也可以在基体中单独出现,主要受冷却速度的影响。在1250℃保温1~2 h,AlN、Fe3C均可完全回溶,但部分MnS仍不回溶。MnS尺寸随着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大。导致热轧板中沿轧向分布的粗大MnS,减弱了粒子钉扎力。 Precipitates in thin and thick slabs of electrical silicon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field emission SEM and EDS analysis.The precipitation sequence and the morphology of MnS,AlN and Fe3C particles were identified.AlN particles are observed to be nucleated on surface of MnS forming micron-meter-sized complex particles.Acicular Fe3C can precipitate on surface of the complex MnS/AlN particles or directly from matrix depending on cooling rate of the slabs.After holding at 1250 ℃ for 1-2 h,...
CN202110818854.0一种超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和在汽车发电机生产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和在汽车发电机生产中的应用,成分:C:≤0.005%、Si:0.5‑1.2%、Mn:0.1‑0.5%、P:0.01‑0.1%、S:≤0.004%、Al:≤0.005%、N:≤0.005%、Ti:≤0.003%,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成分设计,配合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常化工艺,不用添加贵金属元素,不添加贵金属元素,流程短、成本低、磁感高、性能稳定;节省成本的同时,具有优良的磁性能,采用本发明生产的汽车发电机铁芯,与常规产品生产的铁芯相比,重量可减轻15%以上,缩小了发电机尺寸,满足汽车发电机小型化、高效化的要求。
CN202011535787.3一种无取向硅钢低温无铬环保绝缘涂层立式干燥固化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取向硅钢低温无铬环保绝缘涂层立式干燥固化工艺,冷轧无取向硅钢在镀锌机组经过退火后,通过涂层机涂覆低温无铬环保绝缘涂层,再经过立式干燥炉完成干燥固化,生产冷轧无取向硅钢产品。低温无铬环保绝缘涂层厚度0.8~1.0μm;立式干燥炉各段炉温:加热一段炉温420~450℃,加热二段炉温460~490℃,加热三段炉温500~530℃,加热三段出口板温200~240℃,冷却段出口板温60~65℃;立式干燥炉各段加热时间:加热一段、加热二段、加热三段的加热时间均为3.5~4s。采用本发明工艺不仅能保证钢带涂层均匀,使最终产品的涂层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耐蚀性、附着性、冲片性、焊接性和耐热性,满足下游工序要求,还可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废品,保证生产顺行。
硅钢级氧化镁反应行为的研究
利用DSC、XRD,结合热焓分析对硅钢级氧化镁和二氧化硅的固相反应行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二氧化硅原料及混合方法对硅钢级氧化镁反应性的影响,找到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硅钢级氧化镁反应性的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柠檬酸活性法在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氧化镁的反应性上的局限性。进一步研究了Na2B4O7添加剂、TiO2添加剂对氧化镁和二氧化硅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a2B4O7添加剂含量的增加对反应有利,而TiO2添加剂对反应有阻碍作用。 The solid-state reaction behavior between silicon-steel grade MgO and SiO2 was investigated by DSC and XRD combined with enthalpimetric analysis.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kinds of SiO2 and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were studied and a specifical measurement that is more reliable was proposed to evaluate reactivity of silicon steel grade MgO.It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itric acid activity(CAA) method,which can not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activit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