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武钢有限四炼钢分厂1号连铸机平台全系列硅钢连浇337小时,连浇硅钢429炉,双流铸坯总长46公里,相当于连铸机在15天里不间断浇铸出总长超过全程马拉松的硅钢连铸坯。打破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无法连浇的行业定律,实现了全系列硅钢长连浇,创造了新的行业标杆。
长连浇最大的难点在于中间包更换,特别是对于冶炼全系列硅钢,业界普遍认为根本不可能做到。
长连浇是炼钢工序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早在2018年武钢有限就针对其他钢种开展了长连浇,创下了590炉的连浇纪录。2023年钢铁市场危机四伏,那时候以模拟经营变革、产品经营变革为核心的“2+8”管理变革在武钢有限全面推开。各级管理者带头“算总账”,岗位职工人人“算细账”。当年3月历时23个昼夜,四炼钢2号连铸机连浇818炉钢,低碳铝钢、镀锡板、家电板、裂纹敏感钢、汽车板等重点品种100%兑现,异钢种连浇34次,单中包炉数15.73炉,单流连续产坯长度超过45公里,刷新了国内双流板坯连铸机连浇炉数、铸坯总长度、钢坯总产量最高纪录。
接下来就是突破武钢有限的拳头创效产品——硅钢的长连浇。“随着越来越多的钢企加入竞争,过去硅钢产品是‘皇冠上的明珠’,如今卖出了‘白菜价’,在冶炼工艺上寻求突破降低成本已是必然。”以往硅钢生产,特别是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因工艺特点,在连续浇钢换中间包时容易造成事故,因此每次换中间包要停机一次,一停就是90分钟。“实现长连浇,价值太大了”,四炼钢分厂厂长赵元介绍说,一是高效生产,二是降低成本,三是防止铸机频繁开停,有利于设备状态维护,四是进一步稳定铸坯质量,五是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和保障人身安全……以成本为例,仅过去一个浇次,连铸坯头部切4至6米,尾部切1米多,实现长连浇后头尾加起来仅切1.6米。
“硅钢坯脆且易碎易鼓”“近900℃的铸坯是柔性的,内部是液体如溏心蛋,一旦产生鼓肚,卡住驱动辊拉不动就是重大事故”“虽然有818炉其他钢种的长连浇经验,但对于硅钢完全是新课题”“一炉硅钢钢水合计成本70多万元,浇炉不成功就只能回炉,后面跟着的两炉钢水也废了”“只有1号铸机生产硅钢,没有退路”“发生事故,铸机一整天不能生产,设备更换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还影响公司整个硅钢生产”……从一开始,四炼钢乃至整个炼钢厂就顶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避免事故发生,作业区攻关团队把试验放在每一次设备检修前。核心是温度、速度、宽度”,如何确保水冷温度、控制拉速和换包速度、调整铸坯的宽度,其中温度、成分、拉速、水量、钢种等可变因素太多,上千个冷却水喷嘴,无数次动态模拟计算,构建配水模型、拉速模型……炼钢厂更是投入优质资源,厂里的首席、专家、厂领导都站在连铸平台前,守着中控室的电脑屏幕,一起跟踪试验情况,各工序制定方案做好保障。用炼钢厂厂长杨运超的话说,就是必须成功,确保万无一失。接痕焊合不良、鼓肚等缺陷被一一克服,缩短换包时间、连浇过程稳定受控,各项换包连浇试验均取得了成功。
经过团队评估,决定从2024年12月开始在所有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上全面展开长连浇换包。当月,实现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换包5次、连浇77炉,打赢年底“收官战”。2025年1月,实现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液位换包3次、连浇48炉,取得新年“开门红”。四炼钢分厂判断条件成熟,5月21日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15个昼夜,连浇429炉,其中取向硅钢占比24.7%、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占比14.2%,异钢种连浇25次,平均拉速超设计拉速15%-30%,武钢有限创造了硅钢生产的行业新标杆。
为了实现硅钢全系列长连浇,四炼钢分厂每个工序都倾尽全力。整个系统都转动起来了:炼铁厂充分利用宝山炼铁部专家团队“最强大脑”支撑,赶赴兄弟单位进行高炉技术管理学习交流,转观念、提效率。5月份,高炉进入稳产、高产状态,全月铁产量超月度目标2.9万吨,为1号连铸机长连浇创造了条件。进入6月初,更进一步,向1万吨/天发起冲锋。在热轧,长连浇有效提升了热装热送效率,1580产线运行稳定,总故障时间大幅缩短,作业率达86.87%,钢轧界面高效运行。更可喜的是,品种方面,15天里累计轧制硅钢11.7万吨,实现了全月硅钢交付新纪录;生产组织方面,热轧工序协同四炼钢和制造部,围绕提高硅钢双机兑现率和单位排程最优化开展专项工作,5月实现双机兑现率38%,较一季度提高8.5%;技术改进方面,围绕硅钢连浇效率提升,开展精轧工作辊辊型优化工作,实现一个换辊周期取向硅钢主轧材块数增多5块。
全系列硅钢长连浇带动了武钢有限硅钢全流程生产效率的全线提升。
长连浇也意味着更轻松的工作,过去平均一天要换2次中间包,每次1个半小时,大家站在连铸平台上顶着高温操作,劳动强度很大。如今,15天长连浇,职工大多数时间坐在控制室里自动化操作,既安全又舒适,真正实现了“主动即自由”。目前,作业区已经进入常态化连浇,对设备保障提出高要求,大家积极复盘,对小的问题缺陷持续整改,一定要做到PDCA。
随着全系列硅钢长连浇的行业“天花板”被捅破,武钢有限全流程硅钢生产效率获得大幅提升,各个相关工序提质增效的信心和意愿更加强烈。今年上半年,武钢有限不断向好,提前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利润排名保持在宝武旗下钢铁单元第三位。用宝钢股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武钢有限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彭俊的话来说,以“自以为非”的理念,突破固有观念,把原来不可能的、不敢做的事情做到了,就一定能够释放经营活力。
来源: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news/8227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