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取向的磁性行为主要与织构的显微结构特征、晶粒尺寸和纯净度有关。由于在回复过程中晶界的迁移,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中受各向异性能、迁移率和贮存能影响,这样,织构或结晶优先选择就取向发展。通过准确地控制化学成分和加工工艺,可开发出需要的这些织构。因此,通过减少铁损和提高磁导率可提高材料的磁性,特别是高磁感应密度的材料。很显然,磁性取决于化学成分和加工过程的变量,这些都对织构和晶粒控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的主要目标是使其织构接近无取向状态,从而保证磁性的最大无向性。研究证明,有些化学元素在热轧和冷轧带中均能阻止晶粒长大。
据日本媒体报道,新日铁根据这些理论和生产实践所发明的压缩机用电工钢生产技术专利,最近向全世界钢铁界予以公开∶
第一、二项技术专利∶磁性和冲片加工性优良的压缩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最终目标是将维氏硬度控制在HV200以下、加工硬化指数控制在0.25以下、上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控制在0.650以上、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控制在0.635以上。
解决手段∶调整成分,加入Sn0.01%~0.40%、Cu0.1%~1.0%、Ca0.001%~0.03%、REM(稀土)0.001%~0.02%。
结果∶硬度HV144~151,粒径17~18微米,上屈服强度310~316兆帕,下屈服强度299~304兆帕,抗拉强度431~438兆帕,消除应力退火后P15/50为2.6~2.8W/kg,B50为1.71T,冲片加工性优良。
第三项技术专利∶防止引入压缩应力以减少铁损恶化的压缩机用无取向电工钢,提供不导致压缩应力、不导致铁损降低的无取向电工钢。
解决手段∶调整成分,使Si0.8%~4.0%、Al0.1%~2.0%、Mn0.1~1.5%、Si+2Al-Mn2%以上;调整工艺,进行适宜冷轧压下率轧制和成品退火。
第四项技术专利∶磁性优良的压缩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生产方法∶Si+Al>=1.9%,控制热轧板退火后的粒径200微米以上。钢中Sn+Sb含量为0.02%~0.4%,最好添加REM(稀土)、Mg、Ca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含量为0.0005%~0.0020%,在摄氏180~350度下进行冷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