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失衡到供需平衡的时点在2008-2009年
需求:将持续增长,但增幅回落
我们对需求进行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计算得到过去7年中国内变压器行业整体取向硅钢单位消耗量的数据,其间需要结合库存和“油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此为基础我们在假定不同的情形下预测2007-2009年的取向硅钢需求。我们发现,在取向硅钢供应紧张后国内企业的材料利用率有显著提高,这也是未来需求增幅回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供给:全球产能显著扩张,供给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我们统计了全球所有具备取向硅钢生产能力的企业的产量数据,并基于其公开的投资计划对未来的产量进行预测。结论是2006-2009年全球取向硅钢产能一直处于扩张状况之中,预计到2009年全球产量将有望达到238万吨,相比2005年164万吨的产量提高了45%。全球取向硅钢供需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
取向硅钢生产企业扩张产能,变压器厂商励行节约。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2005年全球取向硅钢产量是164万吨,2007年上升到205万吨,而2009年将上升至238万吨。就中国变压器厂商的数据来看,在成本快速上涨后单位容量变压器的取向硅钢消费数量较最高时期下降了约40%。
在国内取向硅钢供需格局逆转的过程中,武钢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贡献者,为国内变压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持。不仅是其产能的扩张满足了中低牌号的取向硅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通过技术进步逐渐提高了高端产品120牌号的HiB钢的产量比重,直接满足了国内大型变压器厂家如特变、天威、西变等企业的迫切需求。而另一家主要钢企宝钢,极有可能在2009年完成其取向硅钢一期产能的投放,届时将对国内中低牌号取向硅钢市场产生严重影响。
当然,进口因素也不能忽视。在2005、2006两年进口数量同比下滑后,2007年国内取向硅钢进口预计将出现反弹,而2008、2009年将会继续维持上升态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浦项,由于韩国国内需求不足其新增产能将会大量投放到中国市场。考虑到其产能中有50%为HiB钢,因此其影响更为重要。
取向硅钢:钢铁产品中的高技术品种
取向硅钢是一种含硅量在0.8%~4.8%、晶粒沿轧制方向定向排列的特殊钢铁产品,主要用于各种电力变压器的制造。由于其制造工艺非常复杂、技术含量很高,因此目前全球仅有10余家企业可以生产取向硅钢。主要的企业有:中国的武钢,美国的AK Steel和Allegheny Ludlum,日本的新日铁(NipponSteel)和川崎制铁(JFE Steel),俄罗斯的新利佩茨克钢铁(Novolipetsk Iron& Steel,简称NLMK,工厂包括收购的原Viz Stal公司),德国—法国的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 Steel)、韩国浦项(Posco)。此外,还有英国的CogentPower、巴西的Acesita、波兰的Stalprodukt S.A.,阿赛诺米塔尔收购的捷克Valcovny Plechu A.S.。
对变压器而言,取向硅钢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磁感和单位损耗。磁感越高,意味着磁化能力强,铁芯的体积可以减小,铁损和铜损都会降低,同时也节约了电磁线、绝缘材料和结构材料的用量,降低了总成本。单位损耗越低,就越可以适用于大型变压器。不用型号的取向硅钢由于磁感和损耗等指标不同,因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的变压器。
如武钢生产的30Q130牌号的取向硅钢,其厚度为0.30mm,标准状况下(800A/m交变磁场,频率50Hz)磁感为1.83T,标准状况下(磁感为1.7T,频率50Hz)铁损值为1.3W/kg。一般的130及以下牌号的取向硅钢主要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压器,120牌号(如30Q120、27Q120)可用于220kV的变压器,而110及以上牌号的取向硅钢可用于500kV和更高电压等级的变压器。
此外,除普通的取向硅钢外,还有高磁感取向硅钢HiB。HiB取向硅钢磁化特性优良,标准状况下磁感约为1.92T,而普通取向硅钢为1.82T,能有效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有实例显示,采用国产HiB取向硅钢30QG130制造的110kV变压器比标准值平均空载损耗降低了44%,平均负载损耗降低了8.1 %。 此外,HiB取向硅钢磁致伸缩较低,大大降低变压器的噪音,减少了环境污染。
目前,国内制造大型变压器的厂家对HiB钢存在非常迫切的需求,即使在一些可以使用普通取向硅钢的场合,为了追求更好的性能部分国内变压器厂家也都开始使用HiB钢。
国内取向硅钢需求将继续增长,增幅有所回落
自2004年以来,国内电力建设高速增长,变压器产量也迅速增长,直接拉动了对取向硅钢的需求,并成为全球取向硅钢供求失衡的最重要因素,最终导致取向硅钢片的价格大幅上升。以武钢产30Q130为例,2004年中期市场流通价格约在15000元/吨,2004年年底就达到了30000元,2005年3月份市场价达到了历史最高价40000元,而此时武钢的出厂价则为18800元/吨。
最终为了保障国内变压器行业,武钢改变销售体制直接向各变压器厂商供货,2005年二季度价格直接上涨至27500元/吨,目前其出厂价稳定在35000~36000元/吨(以上均为含税价)。国外企业的价格也呈现类似走势,如NLMK的FCA价格就从2006年一季度的2860美元/吨上升至于2007年二季度的3495美元/吨,上涨了22%,但考虑到人民升值因素,实际国内企业的成本上涨幅度约为16%。
通过研究国内取向硅钢表观消费量及变压器产量,我们试图寻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预计未来的取向硅钢需求。在做此项分析之前,我们需要介绍另一种取向硅钢的来源渠道——“油片”,而这个来源并未统计到正式的进口渠道之内,但其实际规模对国内取向硅钢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油片”也称二次硅钢片,主要指从废旧变压器上拆卸的取向硅钢片,这种硅钢片可以用来重新加工制作变压器铁芯。2004年以来,因取向硅钢资源紧缺、价位攀升,变压器的生产成本急剧增加,一些中小变压器厂开始寻找可以降低成本的再生资源,致使不太景气的进口“油片”经营活动开始兴旺起来。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广东清远、浙江台州、河北保定等地的“油片”市场2006年取向硅钢的供应量就达到了6~7万吨。虽然这些“油片”仅供中小变压器使用,但其数量占到国内市场需求的约12%,对缓解国内取向硅钢供给紧张的情况仍然起到了一定作用。
库存变化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2001-2003年国内取向硅钢进口量猛增,我们估计有相当数量进入流通渠道,库存应呈现净增加趋势,之前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9年对俄罗斯的进口冷轧硅钢片实施反倾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佐证。而2005年之后武钢直接向变压器厂商供货,进口量的萎缩也使得流通渠道的库存很少,往往是有价无市,因此库存应处于显著的净减少状态。历经2004-2006年三年的库存消耗后,我们认为当前流通渠道库存数量已经很小并保持稳定。
在综合考虑了武钢产量、进口量、“油片”数量和当年库存的变化后,我们对2000-2006年间变压器产量和取向硅钢的消费量的比值进行计算。结果显示,2001年之后单位变压器所消耗的取向硅钢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2003年之前生产每亿kVA变压器需要取向硅钢的数量在10~11.8万吨之间,而2004年之后则显著下降,2006年更是下降到只有6.5万吨,下降幅度将近40%。我们估计,未来这种趋势仍有可能持续,但幅度将显著减缓。但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在下列分析中仍将此参数分别设定为6.5和7。结果显示,在乐观情况下(情形1),2007-2009年取向硅钢的表观需求(国内产量加进口,扣除“油片”供给,库存数量很小并维持不变)分别为49、56、61万吨,年度同比增幅为41.1%、13.5%和8.9%;而悲观情况下(情形4)则分别为56、64、69万吨,年度同比增幅为44%、13.3%和8.8%,均呈现增幅逐渐回落态势。
取向硅钢产能扩张缓解了全球供应紧张局面
中国市场强劲的需求导致了全球取向硅钢的供应失衡,不断上涨的价格刺激了国内外企业纷纷扩充产能,意图获取最大的收益。从2005年开始,各主要的厂家如武钢、浦项、NLMK、AK、蒂森克虏伯等均有更新设备、扩充产能的措施,甚至一些小厂如Acesita、Stalprodukt S.A.都有一定程度的扩产。
根据相关信息,武钢二硅钢的产量2007年将接近设计产能,全年取向硅钢的总产量将达到27万吨,其中HiB钢2万吨,而2006年武钢取向硅钢产量只有约20万吨,增幅达到35%。正在建设的三硅钢项目预计在2008年底投产,届时武钢取向硅钢总产能将达到40万吨,一跃超过NLMK、新日铁、AK和蒂森克虏伯,成为全球最大的取向硅钢生产厂商。
韩国浦项的扩产幅度也很大。2006年7月其浦项工厂的新生产线投入使用,加上原有5万吨的产能(实际产出将近6万吨),2007年预计其取向硅钢总产量可以达到16万吨,而且其中约50%是适合制造大型变压器的HiB钢。浦项2008年产量预计还会有所提高,将可能达到20万吨的设计总产能。
美国AK公司在2006年4月即投资1400万美元将产能从25万提高到30万吨,并在2007年年初完成,而2006年10月又追加投资5500万美元将产能进一步提高到33.4万吨,并计划在2008年中期完成。
巴西的Acesita公司也有传闻称其在2007年产出6万吨的基础上将继续投资,最终年产能将提高至10万吨。俄罗斯NLMK公司2007年初在其Lipetsk工厂建成了一条用于取向硅钢生产、年处理能力达60万吨的卷板裁剪线,还对该工厂的酸洗线进行了更新,我们据此估计未来其产量在现有32万吨的基础上还会有所提高。
综合各方面数据,我们估计2007年全球取向硅钢产量将有可能达到205万吨,较2006年增加约23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的取向硅钢技术的日本两家公司新日铁和川崎制铁,在其他企业纷纷扩产的同时却并未采取扩产行动,而将追加投资的重心放在了诸如汽车板这类产能上,而蒂森克虏伯电工钢公司(TKES)的董事长2007年4月也称将把投资重点放在取向硅钢高端产品上而不是追求大幅扩充产能,尽管其产能在2006年也扩充了约2万吨。这些大企业的态度值得玩味。
国内企业产量提高将导致供求发生根本性变化
随着企业的产能释放,我们认为将导致国内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很有可能导致取向硅钢市场价格的整体回落。
武钢2007-2009年的取向产量预计分别是27、30、40万吨,比2006年的20万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三硅钢预计将于2008年下半年投产,其10万吨的产能将直接在2009年释放。二硅钢的实际产量也可能突破其原定的16万吨设计产能。
比产量扩充更为重要的是其高端的HiB产量提升更多,预计HiB钢的产量将分别达到2、5、15万吨,最终HiB钢占比将可能达到40%。武钢的进步对改变国内高牌号取向硅钢大量依靠进口的局面有重要影响,国内大型变压器厂商如特变、天威、西变都将充分受益。
在国内企业产出呈现上升趋势的同时,进口取向硅钢的数量在历经2年的下滑之后也有出现反弹的趋势。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7年一季度来自韩国、俄罗斯、美国的取向硅钢进口数量分别为1.47、1.65、0.3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了132%、28%、138%。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们的判断,即韩国企业新增产能中相当部分都投向了中国市场,而俄罗斯企业也在不遗余力地增加对中国的出口,特变电工与NLMK签订的长期供货合同便是明证。
影响国内取向硅钢市场未来走向的另一个潜在企业是宝钢。关于宝钢生产取向硅钢的传言由来已久,2006年7月便有消息称宝钢已经向国外企业订购了一条退火和酸洗生产线、两条脱碳生产线和一条绝缘涂装生产线用于生产取向硅钢,并计划于2008年7月投产。2007年4月宝钢公司三热轧投产,有资料称其试制产品中就包括了取向硅钢。根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2009年其一期工程很有可能达到预期的10万吨产出。
其实不仅是宝钢,国内另两家钢企鞍钢和太钢也有上马取向硅钢产能的消息传出,但我们认为即使属实,其产能释放应在2010年之后,而且还是低牌号的取向硅钢,对我们目前的分析尚不能产生足够的影响。
对于进口因素,我们认为2007-2009年最大影响因素仍将来自韩国和俄罗斯,事实上NLMK和浦项是国内取向硅钢市场除日本两家企业外的最大进口来源。2006年来自韩国和俄罗斯的取向硅钢进口数量达到10.7万吨,占当年进口总额的42%。由于日本企业近年没有扩产,而浦项和NLMK的产能均有放大,因此我们估计2007年其进口比重有可能上升至50%。尤其是浦项,近年来由于最大的国内客户韩国电力公司(KEPCO)订单逐渐下降,国内需求呈现萎缩态势,加大新增产能的出口是其必然的选择。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浦项当前产能中50%是HiB钢,能满足大型变压器的制造需求,事实上国内大型变压器企业如特变、天威都与浦项签订有长期供货协议。
结合之前我们对国内取向硅钢需求的分析,以最乐观的情形和最悲观的情形的数据计算每年为满足需求所必要的进口数量如下表。可见2007年两种情况下分别需进口22万吨和29万吨,而实际进口数量约为27万吨,虽然较2006年增加约2万吨,但可以认为供需状况并没有显著改善;2008年两种情况下分别需进口23.7万吨和31.6万吨,而我们估计08年进口数量将在07年基础上继续增加,应接近30万吨水平,供需状况应有所缓和;09年两种情况下下分别需进口12.6万吨和21.2万吨,而实际进口我们估计仍将超过30万吨,显而易见整体上已经出现供应能力超过需求的态势。
上述分析中宝钢取向硅钢产能释放的因素在判断09年市场价格趋势时非常重要,虽然其产品还是普通取向硅钢,但却有可能成为压垮取向硅钢高高在上价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之所以做出这种判断,原因在于两点:
1、现有取向硅钢生产厂家的盈利能力极高。据称武钢取向硅钢产品的毛利率达到70%,是其产品线中最盈利的产品,新日铁、浦项、NLMK等国外企业这类产品的盈利能力估计也不会低于这个水平,因此存在相当大的压缩空间;
2、宝钢作为后进入者,为保持产能利用率、抢占市场份额,几乎可以肯定会采取低价策略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而且其10万吨的产能是其竞争对手不能忽视的。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整体而言2008年国内取向硅钢市场供需格局有所缓解,平均价格将在2008年中期将有所小幅回落,而2009年供应能力将完全满足需求,因此市场价格将出现明显回落,高端如120牌号以上产品价格也将会随之回落。但需要指出的是,未来为适应“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变压器厂家对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仍会上升,因此其回落幅度应低于低牌号取向硅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