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冷轧电工钢行业克服了市场和经营的双重困难,与2011年同期相比,大多数企业的无取向电工钢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取向电工钢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根据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的统计,2012年,全国共生产电工钢690.05万吨,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22.02万吨,降幅达到3.09%。其中,无取向电工钢产量为566.15万吨,增加5.94万吨,降幅为1.06%;取向电工钢产量为75.90万吨,增加13.99万吨,增幅为22.59%;热轧硅钢产量为48万吨,减少41.50万吨,降幅为46.36%。从2012年产量统计数据看,整个电工钢行业上半年运行情况较差,下半年开始逐渐转好。
高端HiB钢产量同比增加
目前,中国冷轧电工钢生产企业分布广泛,除了西北地区以外,几乎遍布全国各区域,且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见表1)。从各地区冷轧电工钢产量的比例看,无取向电工钢方面,2012年华北地区、华中地区的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和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均有所增加,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减少,东北地区、华东地区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产量同比减少(见表2、表3);取向电工钢方面,除了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一般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减少外,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的一般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均有所增加,华东地区、华中地区的HiB钢产量同比增加。(见表4、表5)
表1:中国冷轧电工钢生产企业分布
| 
 华北地区 
 |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 
 主要冷轧电工钢生产企业有首钢迁钢、太钢和北京希利凯。 
 | 
| 
 东北地区 
 | 
 辽宁、吉林、黑龙江 
 | 
 主要冷轧电工钢生产企业有鞍钢、本钢和通钢。 
 | 
| 
 华东地区 
 |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 
 主要冷轧电工钢生产企业有宝钢、马钢、浙江天洁、浙江华彩、万鼎硅钢、中冶新材、江阴蓝天、华西带钢、新万鑫(福建)、无锡华精、无锡天宇和无锡华特等。 
 | 
| 
 华中地区 
 | 
 河南、湖北、湖南 
 | 
 主要冷轧电工钢生产企业有武钢、黄石山力和咸宁泉都带钢。 
 | 
| 
 华南地区 
 | 
 广东、广西、海南 
 | 
 主要冷轧电工钢生产企业有广东盈泉、津西金兰和广东顺浦。 
 | 
| 
 西南地区 
 |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主要冷轧电工钢生产企业有攀钢、四川瑞致和江油丰威。 
 | 
| 
 西北地区 
 |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 
 该地区暂无冷轧电工钢生产企业。 
 | 
表2:中国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量按地区分布
单位:万吨
| 
 | 
 华北地区 
 | 
 东北地区 
 | 
 华东地区 
 | 
 华中地区 
 | 
 华南地区 
 | 
 西南地区 
 | 
| 
 2011年中低牌号 
 | 
 59.52 
 | 
 106.1 
 | 
 209.7 
 | 
 99.65 
 | 
 31.1 
 | 
 3.45 
 | 
| 
 2012年中低牌号 
 | 
 84.94 
 | 
 80.62 
 | 
 202.64 
 | 
 128.46 
 | 
 19.63 
 | 
 2.24 
 | 
| 
 2011年高牌号 
 | 
 16.87 
 | 
 3.98 
 | 
 15 
 | 
 14.89 
 | 
 0 
 | 
 0 
 | 
| 
 2012年高牌号 
 | 
 18 
 | 
 2.55 
 | 
 12 
 | 
 15.02 
 | 
 0 
 | 
 0 
 | 
表3:各地区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变化
| 
 地区 
 | 
 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 
 |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 
 | 
||
| 
 同比变动(万吨) 
 | 
 变化幅度 
 | 
 同比变动(万吨) 
 | 
 变化幅度 
 | 
|
| 
 华北地区 
 | 
 增加25.42 
 | 
 增幅为42.71% 
 | 
 增加1.13 
 | 
 增幅为6.7% 
 | 
| 
 东北地区 
 | 
 减少25.48 
 | 
 降幅为24.02% 
 | 
 减少1.43 
 | 
 降幅为35.93% 
 | 
| 
 华东地区 
 | 
 减少7.06 
 | 
 降幅为3.37% 
 | 
 减少3 
 | 
 降幅为20% 
 | 
| 
 华中地区 
 | 
 增加28.91 
 | 
 增幅为29.02% 
 | 
 增加0.13 
 | 
 增幅为0.87% 
 | 
| 
 华南地区 
 | 
 减少11.47 
 | 
 降幅为36.88% 
 | 
 – 
 | 
 – 
 | 
| 
 西南地区 
 | 
 减少1.21 
 | 
 降幅为35.07% 
 | 
 – 
 | 
 – 
 | 
表4:中国冷轧取向电工钢产量按地区分布
| 
 | 
 华北地区 
 | 
 东北地区 
 | 
 华东地区 
 | 
 华中地区 
 | 
 华南地区 
 | 
 西南地区 
 | 
| 
 2011年 CGO钢 
 | 
 0.08 
 | 
 2.78 
 | 
 1.31 
 | 
 25.34 
 | 
 2.6 
 | 
 1 
 | 
| 
 2012年 CGO钢 
 | 
 0.41 
 | 
 3.61 
 | 
 3.48 
 | 
 23.98 
 | 
 2.54 
 | 
 1.35 
 | 
| 
 2011年 HiB钢 
 | 
 0 
 | 
 0 
 | 
 11.6 
 | 
 17.2 
 | 
 0 
 | 
 0 
 | 
| 
 2012年 HiB钢 
 | 
 0 
 | 
 0 
 | 
 21 
 | 
 19.53 
 | 
 0 
 | 
 0 
 | 
表5:各地区冷轧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变化
| 
 地区 
 | 
 一般取向电工钢 
 | 
 HiB钢 
 | 
||
| 
 同比变动(万吨) 
 | 
 变化幅度 
 | 
 同比变动(万吨) 
 | 
 变化幅度 
 | 
|
| 
 华北地区 
 | 
 增加0.33 
 | 
 增幅为412.5% 
 | 
 – 
 | 
 – 
 | 
| 
 东北地区 
 | 
 增加0.83 
 | 
 增幅为29.86% 
 | 
 – 
 | 
 – 
 | 
| 
 华东地区 
 | 
 增加2.17 
 | 
 增幅为165.65% 
 | 
 增加9.4 
 | 
 增幅为81.03% 
 | 
| 
 华中地区 
 | 
 减少1.36 
 | 
 降幅为5.37% 
 | 
 增加2.33 
 | 
 增幅为13.55% 
 | 
| 
 华南地区 
 | 
 减少0.06 
 | 
 降幅为2.31% 
 | 
 – 
 | 
 – 
 | 
| 
 西南地区 
 | 
 增加0.35 
 | 
 增幅为35% 
 | 
 – 
 | 
 – 
 | 
电工钢市场价格走势趋弱
2012年,无取向电工钢市场呈现弱势盘整的走势,表现为低牌号电工钢走势先扬后抑,整体需求偏弱,钢厂产量难减,供需矛盾加剧,资金紧张压力过大,市场价格倒挂,商家面临亏损窘境,钢厂之间竞争越加激烈。
2012年,取向电工钢市场行情弱势下滑,市场价格跌势难改。一方面,由于下游电力等行业需求量降低,影响到取向电工钢成交量。另一方面,贸易企业对市场信心不足,资金占用量大。且取向电工钢市场行情不佳,很多小型公司甚至放弃此品种的销售。此外,国内外钢厂的竞争愈加激烈,宝钢二期和三期工程的陆续投产,首钢取向电工钢的试产,加之国外取向硅钢价格下跌,进口资源增加等因素,导致取向电工钢市场情况更加严峻。
进口同比减少出口同比增多
2012年,中国共进口电工钢71.12万吨,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25.02%,其中,无取向电工钢进口量同比减少16.22万吨,减幅为25.51%;取向电工钢进口量同比减少7.56万吨,减幅为24.03%。(见表6、图7)
表6:2011~2012年中国冷轧电工钢进口数量对比
| 
 | 
 2011年 
 | 
 2012年 
 | 
| 
 无取向硅钢 
 | 
 63.6万吨 
 | 
 47.38万吨 
 | 
| 
 取向硅钢 
 | 
 31.3万吨 
 | 
 23.74万吨 
 | 
表7:10年来中国冷轧电工钢进口数量变化
| 
 | 
 无取向硅钢 
 | 
 取向硅钢 
 | 
| 
 2003年 
 | 
 128.6 
 | 
 29.4 
 | 
| 
 2004年 
 | 
 135.5 
 | 
 28.8 
 | 
| 
 2005年 
 | 
 95 
 | 
 25.8 
 | 
| 
 2006年 
 | 
 69.8 
 | 
 25.4 
 | 
| 
 2007年 
 | 
 77.5 
 | 
 26.8 
 | 
| 
 2008年 
 | 
 69 
 | 
 35.3 
 | 
| 
 2009年 
 | 
 51.5 
 | 
 32 
 | 
| 
 2010年 
 | 
 71.3 
 | 
 26.3 
 | 
| 
 2011年 
 | 
 63.6 
 | 
 31.3 
 | 
| 
 2012年 
 | 
 47.38 
 | 
 23.74 
 | 
2012年,中国进口无取向电工钢47.38万吨,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25.51%。从2012年3月份开始,单月进口量逐渐下滑。中国大陆无取向电工钢主要进口来源是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见表8)。受产能扩张的影响,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量均进一步减少。其中,从日本的进口量为19.56万吨,比2011年减少15.01万吨;从韩国的进口量为6.77,比2011年减少近2万吨;从中国台湾的进口量为17.17万吨,比2011年增加了1.72万吨。日本依然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电工钢进口国,从日本和中国台湾进口的无取向电工钢占到了中国大陆进口市场份额的77.5%。
表8:2012年中国无取向电工钢进口分国别
单位:万吨
| 
 国家或地区 
 | 
 数量 
 | 
 同比(%) 
 | 
 占比(%) 
 | 
| 
 日本 
 | 
 19.56 
 | 
 -43.41 
 | 
 41.3 
 | 
| 
 中国台湾 
 | 
 17.17 
 | 
 11.11 
 | 
 36.2 
 | 
| 
 韩国 
 | 
 6.77 
 | 
 -22.73 
 | 
 14.3 
 | 
| 
 欧盟 
 | 
 1.05 
 | 
 -45.31 
 | 
 2.2 
 | 
| 
 其他 
 | 
 2.83 
 | 
 -2.74 
 | 
 6.0 
 | 
| 
 合计 
 | 
 47.38 
 | 
 -25.51 
 | 
 100 
 | 
2012年,中国进口取向电工钢23.74万吨,比2011年减少了7.56万吨,降幅为24.03%。从分月进口量走势来看,2012年3月份,中国取向电工钢进口量开始逐步减少。中国取向电工钢主要进口自日本、韩国和欧洲(见表9)。与2011年相比,2012年,从德国、法国和捷克等欧洲国家的进口量较为稳定,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的进口量下降幅度较大,但从日本进口的数量仍排在第一,占到了中国进口量的一半以上。
表9:2012年中国取向电工钢进口分国别
单位:万吨
| 
 国家或地区 
 | 
 数量 
 | 
 同比(%) 
 | 
 占比(%) 
 | 
| 
 日本 
 | 
 12.85 
 | 
 -25.77 
 | 
 54.1 
 | 
| 
 韩国 
 | 
 4.91 
 | 
 -30.7 
 | 
 20.7 
 | 
| 
 欧盟 
 | 
 4.36 
 | 
 -2.46 
 | 
 18.4 
 | 
| 
 俄罗斯 
 | 
 0.88 
 | 
 -44.06 
 | 
 3.7 
 | 
| 
 美国 
 | 
 0.13 
 | 
 -36.81 
 | 
 0.5 
 | 
| 
 其他 
 | 
 0.61 
 | 
 -1.61 
 | 
 2.6 
 | 
| 
 合计 
 | 
 23.74 
 | 
 -24.03 
 | 
 100 
 | 
2012年,中国共出口冷轧电工钢27.90万吨,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33%,其中,无取向电工钢出口了24.30万吨,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0.2%;2012年中国共出口取向电工钢3.51万吨,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181%。(见表10)
表10:2011年~2012年中国冷轧电工钢出口数量对比
| 
 | 
 2011年 
 | 
 2012年 
 | 
| 
 无取向硅钢 
 | 
 23.58万吨 
 | 
 24.3万吨 
 | 
| 
 取向硅钢 
 | 
 1.25万吨 
 | 
 3.51万吨 
 | 
收稿时间:2013年2月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news/10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