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浙江杭州突发短时雷阵雨天气,杭州供电公司配电网数智助手“米特”10秒预警位于西湖区的文三开关站变压器异常,并同步采集开关站内电缆头温度、电气量等14种数据,给出预期抢修方案。在方案的指导下,抢修工作28分钟完成,较以往效率大幅提升。“米特”实时监测杭州3800余个配电站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数据信息,提升配网故障处理效率。
配电网连接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配电网的承载能力、调控灵活性等离不开数据的可观可测。杭州供电公司通过上线“新要素一张图”管控平台,建设“透明”配电网,贯通营销、配网、调度各专业数据等举措,以数据治理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
“新要素一张图”全面监测台区运行情况
11月2日12时30分,杭州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新要素一张图”管控平台上,光伏综合管理界面弹出一条红色预警信息,配网监测班班长李衡点开预警详情,发现桐庐县横村镇柳岩村台区的反向功率数据超出安全阈值,属于光伏倒送引发的反向重过载问题。杭州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当即派发整改任务单至横村供电所处理。
10月,杭州供电公司上线“新要素一张图”管控平台。该平台依托配电自动化系统,全量采集中低压线路电流、电压等实时数据,通过光伏、充电桩综合管理模块,实时监测台区用电负荷、光伏功率、充电桩运行状态,并生成异常台区问题清单,为台区治理提供数据基础。
目前,“新要素一张图”管控平台已在杭州余杭、桐庐、临安、淳安等地区试点应用。监测班工作人员通过平台每天梳理出现电压越限、谐波异常、三相不平衡等问题的台区清单,每周比对台区充电桩用电负荷曲线,每月统计台区问题整改进度。杭州供电公司应用该平台,及时闭环处置电压、用电负荷等异常问题,杭州全量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899%。
“透明”配电网运维更主动供电更可靠
今年,杭州供电公司以智能融合终端为核心,拓展故障研判、光伏监测等功能,通过实时采集与分析中压到低压电网设备的数据,在萧山、余杭等地区试点建设配电网“透明”化示范点,实现电网隐患“用户未感知、故障先发现”。
传统配电网像一个“黑箱”,供电公司对于配电网线路中每个节点的电压是否稳定、线路上是否存在过载或故障风险、末端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等,了解不够全面。“透明”配电网则好像一个透明的箱子,让配电网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一目了然。
杭州供电公司配网部专职单知非介绍,配电网“透明”化实现了配电网从电源端到客户端的全路径优化,能够在用户感知之前精准定位电网故障隐患,化“被动抢修”为“主动运维”,提升供电可靠性。
9月20日午夜,杭州供电公司科技城供电所监控室内,值班人员收到告警信息:位于余杭区的枫翠云轩小区地下车库电表突发故障。与以往“用户上报再处置”的模式不同,值班人员第一时间通过“透明”配电网系统,调取低压监测设备实时数据,发现故障是表箱内用户空气开关老化跳闸所致。抢修队员在用户报修前迅速赶赴现场,帮助用户更换开关,及时消除故障。
2024年以来,杭州供电公司在224个台区部署2200余套智能融合终端,覆盖620万户低压客户,消除监测盲区。
多专业数据贯通提高配电网故障排查效率
配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数据的支撑。针对配电网数据点多面广、源端分散、贯通难度大的痛点,杭州供电公司通过五年数据治理攻坚,在“电网一张图”中台实现了营销、配网、调度量测数据100%精准叠加,实时准确感知配网运行状态。
9月2日,杭州余杭区配网部专职朱亦橙依托“电网一张图”上的“馈线重过载穿透分析”模块,快速整合线路上馈线、开关站、配电变压器的拓扑连接关系,2分钟内便锁定10千伏石欣开关站线路存在重载问题。朱亦橙进一步分析用电负荷数据后,很快发现是该台区网格内充电站午间电动汽车集中充电导致的短时用电负荷异常。“现在,营销、配网、调度数据贯通,大幅提升了异常排查效率。”朱亦橙说。
近年来,杭州供电公司对商业区、产业园区等区域,按需增加量测采集装置,提升营销数据和配网数据的感知精准度。针对未覆盖量测采集装置的区域,杭州供电公司科技和数字化部应用大模型算法,推算补全节点的量测数据,让营销、配网、调度数据在线上全面呈现,提高了数据采集、梳理分析、信息录入、统计分析等的效率。
杭州供电公司持续推进营销、配网、调度数据治理,全面提升配网管理水平。目前,杭州已完成全市7000条配网线路的全节点可观测,不仅支撑重过载线路穿透分析,也为故障研判、负荷预测等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杭州供电公司中低压线路的线损合格率达到99%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