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检查完毕!”“塔材准备就绪!”“高空人员已就位!”10月21日清晨,在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的大同—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工程(津5标)组塔施工现场,对讲机里传来清晰有力的汇报声,打破了旷野的宁静。天津送变电公司项目副经理范锴站在划定的指挥区内,神情专注,目光紧紧追随着在百米高空缓缓移动的巨型塔材。这里,正在进行的是该线路工程天津境内基铁塔的组立工作。
大同—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工程,也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计划2027年6月投运。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华北地区电网接纳外部电力能力,每年可输送超过146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相当于替代标准煤4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81万吨,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基钢管塔全高119.3米,总重约198吨,在组立施工过程中,现场采用2台200吨、600吨吊车协同作业,通过分段组立的方式,确保了这座近200吨重的庞然大物能够精准、安全地矗立起来。”国网天津建设公司项目执行经理张晓亮介绍道,“首基铁塔的顺利组立对后续施工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力争在规定节点内完成,目前正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期。”为了这一刻,他和项目部成员已经连续奋战多日,反复推演吊装方案,协调设备资源,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
上午11时,在现场安全人员的监护下,整基塔最后一段横担的吊装工作即将开始。吊车作业人员操控吊车臂,将重达4.3吨的塔材缓缓升至120米高空,6名地面作业人员分布在塔材两侧,用拉线绳牵引控制塔材在空中的角度,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的塔材在空中平稳上升至指定位置。早已在塔上等候的4名高空作业人员密切观察塔材的位置和方向,并通过对讲机不断向吊车司机报告与基础螺栓孔的相对位置。经过不断调整,高空人员精准对接,利用螺栓完成最后一段塔材的紧固工作,组塔工作圆满完成。
为确保首基铁塔组立工作顺利推进,在组塔施工前,国网天津电力组织完成了详细现场勘查,编制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项施工方案,并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全程驻守现场,严格监督吊装作业、高空作业等关键工序,确保各项安全质量措施落实到位。
“大同—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工程(天津段)共分为六个标段,预计2027年6月投产送电。”张晓亮介绍:“今年主要完成全线的基础施工,为后续大规模组塔作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