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清晨,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风中已带凉意。一基基电力铁塔屹立在黄沙之中,向“死亡之海”腹地延伸。电网员工正在登塔走线,仔细检查塔身、金具及导线。
这里是750千伏和田—民丰—且末—若羌输变电工程且末—若羌段验收现场。两个多月前,随着这项工程全线贯通,历时15年建设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终于顺利“合龙”。
“环塔工程由和田—民丰—且末—若羌等9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构成,是全国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压环网,供电能力可以辐射南疆约106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刘维介绍,环塔工程预计年内合环运行。
近年来,新疆经济发展迅速。用电量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以南疆为例,2024年,南疆最大用电负荷达1238万千瓦,较2023年最大用电负荷增长14%,直观展现出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力。且末县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迪里夏提对环塔工程的投运充满了期待。他列了一张当地的“宝藏清单”:5600多亿立方米页岩气储量居南疆前列,70.77吨金矿探明储量居全疆前列,铁矿、铜矿、锌矿、玉石等33种矿产资源遍布整个县域……“环塔工程为开发这些‘宝藏’提供了关键的电力保障。”迪里夏提说。
“环塔工程投运后,南疆以往长链式供电格局将彻底改变,最大供电能力提升80万~100万千瓦,新能源消纳能力新增800万千瓦,显著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力的汇集送出能力。”刘维说,工程的价值将陆续在沿线各地显现。
新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三山两盆”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山有金铜铁,盆盆有煤油气”。电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城市之间动辄几百千米的距离,广布的沙漠、戈壁、雪山,都让电网建设困难重重。
环塔工程全长4197千米,建设者攻克了在流沙中组塔、运输塔材等难题,历时15年建设而成。回望历史,新疆电网的发展是一段不断克服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运输距离长、建设成本高等挑战,迈向坚强可靠与互联互通的历程。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那一年,工人们用扁担挑绝缘子,用钢钎凿岩石,在乌鲁木齐建成疆内第一个35千伏电网。1977年,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的新疆首个110千伏环网形成。1986年,这一环网升级为220千伏。2007年11月,新疆实现220千伏电网联网,结束了分散供电和就地平衡的历史,开启各地网间互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此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速,一大批民生工程开工建设,推动用电量攀升。而电网建设“加速键”早已按下,越来越多的电网建设者在雪山、草原、沙漠、戈壁留下了脚印。
2010年10月16日,750千伏吐鲁番—哈密Ⅰ、Ⅱ回输电线路投运,新疆有了750千伏线路。也是这一年,环塔工程的起点——750千伏巴州变电站开工建设。“15年前,我们在巴州打下环塔工程的第一根桩基时,南疆的负荷还远没有今天这么大。但我们坚信,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当时看着地图上规划的线路,我们也在想象着它未来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改变。”在经历环塔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国网新疆电力建设分公司第一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徐玉波看来,电网建设适度超前能更好地为区域发展提供保障。
“十三五”末,新疆建成全国覆盖范围最大的750千伏省级主网,形成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覆盖全疆的750千伏主网架格局。在此基础上,750千伏电网不断“聚链成环”。如今,随着乌昌都市圈、天山东、天山西、南疆、北疆5个750千伏环网工程陆续投运,新疆电网的输送能力及可靠性全面提高。
新疆风能资源总储量位居全国第二,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新疆新能源迎来爆发式发展,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提升,一跃成为全国新能源发展速度最快、增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加快电网骨干网架建设,一方面能满足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另一方面能促进新疆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走进位于若羌县境内的罗布泊腹地,一排排风机擎天而立,叶片缓缓转动;光伏板在戈壁滩上绵延铺展,把阳光转化为电能。这片“生命禁区”已变成新能源产业的“聚宝盆”。绿电正通过750千伏巴州—铁干里克—若羌输变电工程送入新疆主电网。这个我国沙漠线路路径最长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也是环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于2024年12月投运。
几乎同一时间,投资155.88亿元、全国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中绿电新能源公司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也在罗布泊建成并网。“750千伏线路的输电能力更强,我们的新能源电力可以稳稳当当地送到大市场。企业投资、生产更有信心了。”项目负责人郭晓阳介绍,这个项目预计每年发电69亿千瓦时,可供200万户家庭使用一年。
电网的畅通,不仅让绿电“送得出”,也为下游产业“引得来”创造了条件。在距离400万千瓦光伏项目约20千米的若羌县现代工贸物流园内,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厂房林立。“南疆很适合发展光伏发电,我们把生产线搬到目标客户旁,更有竞争力。”新疆国晟企诚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光伏板,在该公司设备总监宋晓军看来,环塔工程将吸引更多新能源场站在南疆落地,“以电引产、以产促电”的良性循环正逐步形成。
在主网架覆盖全疆、日益强健的同时,配电网也如毛细血管一般延伸至天山南北的各个角落。在乌鲁木齐、喀什等城市,电网可靠又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将故障定位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在乡村,大规模农村电网改造、“光伏行政村通大网电”等工程让300多万名农牧民彻底告别了“用电难”的历史……
9月8日,750千伏库车—阿拉尔—巴楚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新疆又一个750千伏环网工程——阿拉尔环网正式“合龙”,预计年内通电。届时,新疆电网将正式形成“内供七环网”的主网架格局。在电网延伸处,发展的齿轮正随着供电能力的提升而加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