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环评公示。
建设必要性:
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打通西藏电力外送通道,促进藏东南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支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稳定,提高广东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促进电力技术创新发展,建设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是必要的。本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869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跨省区输电工程建设专题会的会议纪要》,并已于2025年6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T067(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25﹞791号)。
项目简况: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新建送端昌都±800kV换流站(含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和站外电源)、新建送端察隅±800kV换流站(含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和站外电源)、新建受端小迳±800kV换流站(含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和站外电源)、新建受端中部±800kV换流站(含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和站外电源)、新建±800kV直流线路工程、新建林芝巡检站工程。
本工程建设地点涉及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察雅县、八宿县,林芝市察隅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丽江市永胜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洱源县、鹤庆县、宾川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牟定县、禄丰市、双柏县,玉溪市易门县、峨山彝族自治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建水县、弥勒市、开远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右江区、凌云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南宁市马山县、上林县,来宾市合山市、兴宾区、三江口新区、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贵港市平南县,贺州市昭平县,梧州市藤县、苍梧县)、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怀集县、广宁县、四会市,佛山市三水区,广州市花都区、从化区,清远市清城区、佛冈县、清新区、英德市,韶关市新丰县,惠州市龙门县、博罗县、惠城区、仲恺高新区、惠阳区、惠东县,东莞市,深圳市龙岗区、龙华区,河源市紫金县)共4省(自治区)26市(州)64县(市、区)。
本工程总投资521.6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51370.39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0.98%。
本工程计划于2029年建成投运。
换流站工程
新建送端昌都±800kV换流站(含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和站外电源)
(1)地理位置送端昌都±800kV换流站(以下简称“昌都换流站”)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美玉乡以北约18km的边玉村附近,东侧紧邻乡村道路,向南距左贡县约85km,向西北距昌都邦达机场约36km,向南约25公里可达G318/G214国道,交通状况良好。
(2)建设内容及规模
1)直流部分送端昌都换流站采用多端柔直并联方案,±800kV直流双极出线1回,额定功率8000MW,额定电流5000A;换流变为20台(其中高端换流变12台,低端换流变6台,2台备用)单相双绕组变压器,单台容量高端约375MVA,低端750MVA;每极装设6台限流电抗器,每台电感值25mH;共装设24台桥臂电抗器,每台电感值25mH;接地极出线1回,至龙阿接地极。
2)交流部分500kV部分,远期规划建设4×1000MVA主变压器、500kV出线7回、220kV出线12回,每台主变装设2组60Mvar低压电容器、1组低压电抗器和1组60Mvar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本期建设2×1000MVA主变压器、500kV本期出线6回(其中至郭庆II2回、郭庆I2回、左贡2回)、220kV本期不出线,本期至郭庆I的2回500kV出线其中1回暂按装设90Mvar高抗及中性点小电抗考虑,远期无新增;每台主变装设2组60Mvar低压电容器和1组60Mvar动态无功补偿装置;35kV站用变压器3台,单台容量为31.5MVA。
(3)接地极系统
1)接地极送端昌都换流站龙阿接地极极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郭庆乡,南距昌都换流站站址直线距离约61km。极环采用水平浅埋、三环圆形布置方式,内、外环半径分别为400m、480m、550m,极环总长8985m,埋深均为4.5m。
2)接地极线路接地极线路起于昌都换流站,止于龙阿接地极,最大运行电压等级为35kV,新建线路路径长约96.0km,采用单回架空方式架设。接地极线路途经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察雅县、八宿县。
(4)站外电源换流站采用3回独立电源供电,其中2回为工作电源(电压等级为35kV),1回为备用电源(电压等级为35kV)。2回工作电源从换流站500kV主变低压侧引接;1回备用电源由500kV左贡站主变低压侧引接,站外线路长度约14.3km,采用单回路架空架设。500kV左贡站本期扩建1个35kV出线间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次扩建部分为35kV电压等级,属于第五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接地极外接电源电压等级为10kV,由接地极T接至10kV木多线,线路长度约1.1km,采用单回架空方式架设,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
新建送端察隅±800kV换流站(含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和站外电源)
(1)地理位置送端察隅±800kV换流站(以下简称“察隅换流站”)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南侧,西距察隅县约100km,东南距丙中洛镇约52km。
(2)建设内容及规模
1)直流部分送端察隅换流站采用多端柔直并联方案,±800kV直流双极出线2回(分别至送端昌都±800kV换流站和受端小迳±800kV换流站),额定功率5000MW,额定电流3125A;换流变为14台(2台备用)单相双绕组变压器,单台容量466.67MVA;每极装设2组限流电抗器,每组电感值75mH;共装设24台桥臂电抗器,每台电感值40mH;接地极出线1回,至南曲瓦接地极。
2)交流部分500kV部分,远期规划建设2×750MVA主变压器、至左贡II的其中1回线路(察隅换侧)装设1组180Mvar高压并联电抗器及中性点小电抗,至察隅变的其中1回线路(察隅换侧)装设1组120Mvar高压并联电抗器及中性点小电抗、500kV出线10回、220kV出线6回,每台主变装设3组60Mvar低压电抗器;本期建设2×750MVA主变压器、500kV本期出线6回(其中至察隅2回、左贡II2回,至扎拉电站1回、莫拢电站1回)、220kV本期不出线;本期至左贡II的其中1回线路(察隅换侧)装设1组180Mvar高压并联电抗器及中性点小电抗,至察隅变的其中1回线路(察隅换侧)装设1组120Mvar高压并联电抗器及中性点小电抗;每台主变装设2组60Mvar低压电抗器;110kV站用变压器1台,容量为25MVA,35kV站用变压器2台,单台容量为25MVA。
(3)接地极系统
1)接地极送端察隅换流站接地极南曲瓦极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目若村西南,极址距目若村约2.5km,距离察隅换流站察瓦龙站址约47.5km。极址东侧紧邻村道独龙江路,距离西北侧G219国道约2km。接地极依地势采用不规则垂直式接地极,接地极本体由垂直接地极沿不规则单环形布置,极环周长2800m,共53个接地井,井的埋深为5m至45m。
2)接地极线路接地极线路起于察隅换流站,止于南曲瓦接地极,最大运行电压等级为35kV,新建线路路径长约61.8km,采用单回架空方式架设,接地极线路全线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
(4)站外电源换流站采用3回独立电源供电,其中2回为工作电源(电压等级为35kV),1回为备用电源(电压等级为110kV);2回工作电源从换流站500kV主变的35kV侧引接;1回备用电源由左贡县110kV碧土变电站引接,站外线路长度约43.0km,采用单回架空线路架设。110kV碧土站本期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接地极外接电源电压等级为35kV,由接地极T接至35kV日东线,线路长度约200m,采用电缆敷设方式,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境内。
新建受端小迳±800kV换流站(含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和站外电源)
(1)地理位置受端小迳±800kV换流站(以下简称“小迳换流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西南约6.0km处,西距小迳村200m,南距花都区与佛山市三水区交界处235m,西距在建佛清从高速约100m。
(2)建设内容及规模
1)直流部分受端小迳换流站采用多端柔直并联方案,±800kV直流双极出线2回(分别至送端察隅±800kV换流站和受端中部±800kV换流站),额定功率5000MW,额定电流3125A;换流变为14台(其中2台备用)单相双绕组变压器,单台容量450MVA;每极装设2组限流电抗器,每组电感值75mH;共装设24台桥臂电抗器,每台电感值40mH;接地极出线1回,至围仔下接地极。
2)交流部分500kV部分,远期规划建设4×1000MVA主变压器、500kV出线6回、220kV出线16回,每台主变装设3组60Mvar低压电容器和2组60Mvar低压电抗器;本期建设2×1000MVA主变压器、500kV出线4回(其中至罗洞2回、北郊2回),每台主变装设3组60Mvar低压电容器和1组60Mvar低压电抗器。站内设110kV外引电源变压器1台,容量为20MVA;35kV站用变压器2台,单台容量为20MVA。
(3)接地极系统
1)接地极受端小迳换流站接地极围仔下极址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大湾镇北约5.8km处,距离小迳换流站站址直线距离约115km。接地极采用深井布置接地极方案,本期采用四口深井布置,深井电极间距最小为100m,埋深100m,井深1000m。
2)接地极线路接地极线路起于小迳换流站,止于围仔下接地极,最大运行电压等级为35kV,新建线路路径长约181km,分段采用与直流线路共塔、单回架空方式架设,其中与直流线路共塔架设段长93km。接地极线路途经广州市花都区、从化区,清远市清城区、佛冈县、清新区及英德市。
(4)站外电源换流站采用3回独立电源供电,其中2回为工作电源(电压等级为35kV),1回为备用电源(电压等级为110kV)。2回工作电源从换流站500kV主变低压侧引接;1回备用电源由110kV蓝田变电站引接,110kV站外电源线路长约5.9km,采用单回架空线路和电缆敷设方式建设,其中单回架空段长5.7km,电缆敷设段长0.2km。110kV蓝田站本期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接地极外接电源电压等级为10kV,由接地极T接至10kV长山干线瑶步支线,线路长度约100m,采用电缆敷设方式,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新建受端中部±800kV换流站(含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和站外电源)
(1)地理位置受端中部±800kV换流站(以下简称“中部换流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与龙岗区交界处,处在坂澜大道与坂李大道交接处地块。站址北侧距离沈海高速G15约200m,西侧距离坂澜大道约150m,南侧距离坂李大道雷公顶隧道约360m,东侧距离清平高速约400m。站址西北侧距离观澜街道约2.6km,东北侧距离平湖街道约3.5km,西南侧距离龙华街道约4.8km,东南侧距离南湾街道约3.3km。
(2)建设内容及规模
1)直流部分受端中部换流站采用多端柔直并联方案,±800kV直流双极出线1回,额定功率5000MW,额定电流3125A;换流变为14台(2台备用)单相双绕组变压器,单台容量450MVA;每极装设2组限流电抗器,每组电感值75mH;共装设24台桥臂电抗器,每台电感值40mH;接地极出线1回,至大布村接地极。
2)交流部分500kV部分,远期规划建设4×1000MVA主变压器、500kV出线8回、220kV出线18回,每台主变装设3组60Mvar低压电容器和2组60Mvar低压电抗器;本期建设2×1000MVA主变压器、500kV本期出线6回(其中至鹏城、深圳、现代各2回),每台主变装设3组60Mvar低压电容器和1组60Mvar低压电抗器。站内设110kV外引电源变压器1台,容量为20MVA;35kV站用变压器2台,单台容量为20MVA。
(3)接地极系统
1)接地极受端中部换流站接地极大布村极址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镇大布村,距离惠东县安墩镇中心约3.4km处,距离中部换流站站址直线距离约113km。接地极采用深井布置接地极方案,本期采用四口深井布置,深井电极间距最小为100m,埋深100m,井深1000m。
2)接地极线路接地极线路起于中部换流站,止于大布村接地极,最大运行电压等级为35kV,新建线路路径长约219.8km,分段采用与直流线路共塔、单回架空方式架设,其中与直流线路共塔架设段长132.8km。接地极线路途经深圳市龙华区、龙岗区,东莞市凤岗镇、清溪镇,惠州市惠阳区、惠城区、仲恺新区、博罗县、惠东县及河源市紫金县。
(4)站外电源换流站采用3回独立电源供电,其中2回为工作电源(电压等级为35kV),1回为备用电源(电压等级为110kV)。2回工作电源从换流站500kV主变低压侧引接;1回备用电源由110kV坂田变电站引接,110kV站外电源线路长约3.6km,采用电缆敷设方式建设。110kV坂田站本期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接地极外接电源电压等级为10kV,由接地极T接至10kV热汤线,线路长度约200m,采用电缆敷设方式,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镇。
线路工程:
本工程±800kV直流线路起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美玉乡昌都换流站,经林芝市察隅县察隅换流站、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小迳换流站,至终点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与龙岗区交界处中部换流站。本工程直流线路输送容量为10000MW,其中昌都换流站~察隅换流站段输送容量为8000MW,额定电流5000A;察隅换流站~小迳换流站段输送容量为10000MW,额定电流6250A;小迳换流站~中部换流站段输送容量为5000MW,额定电流3125A。新建线路全长约2681.3km,全线采用架空线路方式建设。
其中,昌都换流站~察隅换流站段线路长度265.3km,察隅换流站~小迳换流站段线路长度2013.2km,小迳换流站~中部换流站段线路长度402.8km。线路途径西藏、云南、广西、广东4省(自治区)25市(州)58县(市、区),其中,西藏境内段线路长约306.3km,云南境内段长约1106km,广西境内段长约678km,广东境内段长约591km。
林芝巡检站工程新建林芝巡检站一座,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邓许村附近。巡检站建设一栋二层综合楼、一栋一层警卫室、一栋一层车库、一栋一层备品备件库房、一栋一层泵房机房以及附属设施等。
建设项目的特点
本工程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要求为1000万千瓦。送端方面,藏东南地区面积广阔,直流工程配套水电和备选新能源分别集中分布在昌都八宿地区和林芝察隅地区,相距较远,因此送端考虑两座换流站分别落点在水电、光伏近区。结合资源分布及工程地质条件,水电近区换流站落点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附近,光伏近区换流站落点左贡县美玉乡附近。根据选址工作成果,工程选择了北部美玉站址、南部察瓦龙站址。结合送端换流站设置方式、换流站容量、新能源汇集接入方式、水电汇集接入方式等维度,并结合柔直所需IGBT器件研发进展,拟定送端系统接入方案:在新能源侧和水电侧各配置1座换流站,南部水电侧考虑利用规划的滇藏铁路供电工程,统筹换流站接入、水电汇集外送及留存,南部换流站宜考虑与西藏交流电网相联;北部新能源侧换流站则考虑联网、孤岛两个方式。
受端方面,结合受端电力缺口情况,在广东负荷中心珠三角核心区开展了换流站址选址工作,选择了广州的小迳站址以及深圳的中部站址。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高,站址所需土地资源紧张,上述站址可满足500万千瓦换流站布置需求,但受限于周边场地的建设条件及政府土地规划,难以建设800万千瓦及以上换流站。
结合受端换流站站址选择情况,同时考虑到受端若采用双落点方案消纳1000万千瓦直流,单点受入电力控制在500万千瓦,与目前广东在运受入通道规模相同,受端各地区500kV主网架均可保障直流故障时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受端建设两座换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