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因地制宜,打造36个近零碳示范区,涵盖生产、办公、经营、展示、社会服务等领域,初步形成评价标准引领、先进技术支撑、多类型多场景覆盖的近零碳、零碳实施路径。
广东
佛山顺德川崎汽车产业园区近零碳示范区
在广东顺德川崎汽车产业园区,充分开发屋顶资源,建设1.91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系统,每年可供应195.17万千瓦时绿色电能,并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模式,提供95万千瓦时调峰电量。项目投产后,园区度电成本下降28%,为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用能、降本增效提供示范。
此外,园区的能碳管理监控平台可实时展示光伏年上网电量、各生产单元能耗及碳足迹等数据,为能源管理和成本监控提供决策依据。
广州500千伏科北变电站近零碳示范区
作为全国首个近零能耗500千伏变电站,科北变电站应用了预制装配式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光储充一体化装置、光导无电照明技术、高性能机电设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等多项节能降碳新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通过建筑本体节能、设备节能等技术措施的运用,科北变电站达到了国家《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要求,实现“近零能耗”的目标。
珠海横琴供电局线路工区近零碳示范区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坐落着全国首个金级“碳中和”建筑——南方电网广东珠海横琴供电局线路工区零碳建筑示范大楼。大楼布设了12套导光管,可将自然光引入地下车库、楼梯拐角等暗处,满足约1000平方米场地的日间照明需求;楼顶和车棚则部署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达26万千瓦时,并通过直流供电,减少3%—5%的转换损耗……通过应用一系列节能技术,大楼能耗强度远优于近零能耗建筑标准,同时,通过积极参与绿电绿证交易进一步补足能源绿色属性,最终实现全绿色用电与全零碳运行。
深圳福田供电局近零碳示范区
这是南方电网首个集“光储直柔”、数字孪生技术于一体的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通过集建筑“光储直柔”、用电感知与负荷侧柔性调节为一体,以及车网互动、超充、数字孪生、碳排放监测管理等技术应用,成功打造城市中心既有建筑近零碳改造样板,每年可节约42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9吨,相当于植树1万棵。
广西
南宁六景供电所近零碳示范区
六景供电所是南方电网首个零碳供电所。其通过“能源转型绿色化+电网建设绿色化+电力消费绿色化+交通出行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文化引领绿色化”的6个领域管理提升,多领域深挖节能降碳潜能。
供电所通过源荷聚合项目建成“自发自用、绿电存储、富余上网”的“风光储充”一体化供电所;借助先天区位优势,做好可再生能源消纳、电能替代等电力服务,直接助力六景镇每年减碳1387.45吨;该所内公务、生产汽油、柴油车辆逐步由新能源车辆替代。此外,该所搭建近零碳示范区碳排放监测系统,并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开拓绿化空间,供电所绿化覆盖率逐步提高至50.34%,有效提升碳汇能力。
云南
大理水风光近零碳示范区
大理州作为云南西电东送重要起点和滇西北清洁能源送出枢纽,具备打造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和示范区的天然优势。示范区以“绿色低碳”为引领,围绕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应用示范,结合地方产业,协同源网荷储,深化“一中心、三融合”(“源网荷储”运营指挥中心,“新能源+农业”“新能源+工业”“新能源+旅游业”融合示范)四项融合发展。示范区可支撑超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非化石能源装机始终保持100%,发展底色更加绿色鲜明;推进新能源多层级功率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建设区域二三道防线集中控制体系,联合保障异步省网和区域送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格局更加安全充裕。
云南计量中心近零碳示范区
这是南方电网首个获得“碳中和认证”的计量中心,坐落于昆明市官渡区。该中心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建成“屋顶光伏+太阳花+风机”新能源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123.6千瓦,并配套储能系统,实现光、储、充协同运行。此外,园区作业叉车、公务车实现全面电动化。园区采用全电厨房、太阳能+空气能热水系统、太阳能路灯等绿色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并自主研发“园区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数智化碳排放精准核算、管理。
贵州
贵安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近零碳示范区
贵安数据中心位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市贵安区,以建筑节能、能源绿色、数据中心高效建设为理念,应用多种绿色低碳设计、技术、装备,打造高效、绿色、智能的数据中心产业园。该数据中心结合贵州当地气候条件,围绕降低碳排放及能耗,应用氟泵空调、浸没式液冷、余热回收等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以及智能照明、园区绿化、低传热保温材料、封闭冷热通道等成熟建筑及暖通低碳技术,实现PUE(能源利用效率)值从2.2降低至1.19,降幅 46%。利用仿真技术逐一量化各降碳举措应用效果,为构建先进、适用的绿色数据中心技术路线提供实践经验。
六盘水盘州市羊场乡近零碳示范区
羊场乡纳木村属于传统的农业村,聚居布依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示范区建设前,当地停电频繁,电压波动大,南方电网公司开展一系列绿色化、数字化的技术和装备创新,探索依托分布式智能电网打造零碳乡村。
根据农村电网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薄弱、供电半径长、供电区域广的特点,结合整村大量分布光伏接入的实际情况,南方电网公司在羊场乡打造分布式智能微网,创新研制低压交直流一体化装置和构网型储能换流器(PCS),重点解决纳木村供电台区谐波、三相不平衡以及过电压等问题,有效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实现光伏发电的“高储低用”,打造全国乡村能源绿色化发展标杆案例。示范区每年减碳量约 84.66 吨,相当于种植3.84 千棵树。
海南
海南充换电一张网近零碳示范区
为实现海南省“绿色智慧出行”和“交通清洁能源化”目标,南方电网在此成立海南省充换电一张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海南省充换电一张网示范区,将对外充电服务和新型充换电场站展示融为一体。通过建设“风光储充放”电动车充电系统及多规格多类型充电桩,助力实现海南省绿色、低碳出行的目标。
截至目前,已有超270家充换电设施运营商接入海南“一张网”平台,海南省公共充电桩平台接入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一个APP畅行全省”。
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近零碳示范区
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为配合海南近年来成倍增长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消纳,电站机组的运行方式已从传统的夜间抽水、日间发电模式转变为日间抽水支持新能源消纳。
楼宇能源绿色化、弃水发电绿色化、交通出行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海蓄电站以“四维降碳、新能源+”为主题,通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优化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方式,加装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性地推进电站降碳。
还有更多零碳示范项目迎来新进展
广东广州黄埔迳下
未来乡村智慧配电网零碳示范项目
近日,在广州黄埔迳下村,广东首个未来乡村智慧配电网零碳示范项目投产。为了让迳下村充沛的光能和水资源变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南方电网公司充分发挥“源-网-荷-储”的协调互动,大幅提升迳下村配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和新能源承载能力。同时,还在此打造全国领先的零碳配电站。该站采用三层全钢结构预制式拼装,融合风、光、储、充及机械化施工等先进技术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周围的村落建筑与自然风光之中。相比传统配电站,该零碳配电站在建设环节碳排放下降90%,年运维成本下降70%。
广西柳州区域仓
绿色供应链零碳示范项目
广西柳州区域仓为广西电网四大区域仓之一。目前已初步构建新能源智能调度系统与零碳数字化管理平台框架,常态化使用仓库及办公楼屋面分布式光伏,明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实施路径。预计2025年完成对接外部绿电供应商,推动外购电力100%绿电协议落地,加速实现零碳目标。该项目将打造“检储配”集成区域仓低碳运行示范、构建绿色循环及物流优化体系示范、建立智慧碳排放与能源管理体系,以及开展仓储物流碳足迹研究,为电力行业绿色供应链提供数据参考、减排依据,推动绿色供应链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