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在山东菏泽的1000千伏曹州变电站预留扩建区内,4台800吨重的静压桩机在开展桩基作业。这些设备将一根根预制实心方桩压进地下,施工时几乎没有声音。这项作业能为扩建工程后续的重型设备安装和大型建筑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曹州变电站是山东—河北特高压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扩建工程计划新增一组30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届时全站总容量将提升一倍。项目投运后可显著增强鲁西南地区的供电能力,缓解电网潮流压力,降低输电损耗。
曹州变电站扩建工程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站区地下土层的严重液化问题。“最大液化深度达20米,地下土质以粉砂和粉细砂为主,结构松散,承载力差,无法承受主变压器等数百吨重的设备。”曹州变电站扩建工程业主项目部执行经理孙文义介绍。
在运行中的特高压变电站内施工,需要将振动和噪声控制在最低水平。曹州变电站建设时采用的是锤击桩施工工艺。使用锤击桩虽然施工速度快,但会产生巨大的轰鸣声和震动,对站内正在运行的设备构成安全威胁。经综合比对和论证,业主项目部最终确定采取静压桩施工方案。静压桩施工利用静压桩机油缸产生的静压力,可以将预制桩平稳、安静地压入土层,对周围运行设备的影响较小,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可实现“零干扰”作业。
针对曹州变电站的地质条件,业主项目部制订了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加固方案。在扩建区内,施工人员压入平均长度达22米的预制方桩。这些边长4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桩表面积较大,被压入时与周围粉砂层产生摩擦力,通过持续挤压逐步形成均匀、稳定的地基承载力。
静压桩机可实时显示压力数据,配合精密导向系统,就像给每根桩安装了“导航仪”,可确保近2000根桩精准到位。在曹州变电站1000千伏构架及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气设备预定施工区域,业主项目部安全专责刘冬生弯腰检查刚压入的方桩接缝。“毫米级的垂直精度直接关系到站内设备长期运行安全,必须严格把关。”他说。
在运行中的特高压变电站开展大规模地基施工,就像进行一场高精度“外科手术”。业主项目部提前策划、科学组织,实施严格的分区管理:大型机械进场路线与运行设备区域实行物理隔离,避开运维高峰期施工,在新旧设备交界处布设沉降监测点,确保所有作业风险处于全面可控状态。
7月下旬,连续的强降雨给工程推进带来挑战。7月20日~21日,工程所在地平均降雨量达122.4毫米。曹州变电站特殊的地质条件加大了施工难度——开挖仅2米即见地下水。对此,业主项目部紧急启动降排水预案,采用钢板桩围堰防护基坑,并设置了挡水坎、排水沟等设施,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截至8月28日,曹州变电站桩基施工已完成60%。目前,业主项目部已完成主体施工进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全面开展主体土建施工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