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迎峰度夏期间 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多措并举畅通新能源发电与消纳路径

山水之间,绿能涌动。

今夏以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电网负荷持续高位运行,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夏的关键期。

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多措并举畅通新能源发电与消纳路径,从提升新能源发电预测能力到深化区域间电力交易再到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持续增强新能源保供能力,努力提升用电“含绿量”,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预测能力↑↑↑

保障新能源多发稳发

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步提升。新能源就像是一群“不听话的孩子”,发电出力充满随机性与间歇性,提前预知它的发电能力对于保障和提升新能源持续多发稳发具有重要作用。

这方面,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电力气象监测预报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网东北分部深入研究,强化区域电网气象监测感知能力,提高电力气象短中期预报水平。

该分部建立月度分旬电力平衡机制,细化“新能源典型日24点”,在做下个月电力平衡时,用算法模拟出下个月每天24小时新能源发电功率大概率会有多少,形成新能源发电功率曲线——“新能源典型日24点支撑能力曲线”,同时提出分月、分级、分度的新能源动态纳入平衡比例,有效支撑新能源区内保供和跨区外送。

此外,国网东北分部组织协调区域内省级电力公司、省气象局、功率预测厂家联合搭建东北区域气象会商平台。今年迎峰度夏以来,累计组织开展11次气象会商,成功应对全网用电负荷6次刷新夏季新高的挑战。

6月1日至7月28日,东北地区新能源发电量达3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国网东北分部积极保障新能源持续多发稳发,助力电力稳定供应。

同样,在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水平方面,国网山西电力调控中心加强极端天气和转折性天气的预判预警,提升对气象信息资源的分析能力。同时,该公司推动气象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功率预测中的应用,科学指导电网电源规划和调度运行;对各新能源场站子站预测情况实行季度通报,督导提升子站预测精度。今年1至6月,该公司新能源预测准确率达96.57%。

为应对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国网河南电力创新建设应用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发布平台,配合政府部门建立承载力定期评估发布机制,实现户用光伏15分钟级可观可测和刚性可控,保障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安全有序发电和并网消纳。

为确保新能源多发稳发,国网重庆电力结合重庆电网每日负荷及新能源功率预测情况,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对接联系,统筹安排计划检修;采取“人工+无人机+视频”等方式,加强巡检力度,保障线路及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跨区消纳能力↑↑↑

电网“含绿量”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提升,新能源的消纳需求也大幅增加。为推动新能源消纳、提升新能源保供支撑能力,国家电网持续深化统筹调节能力,推动跨省跨区、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不断落地。

当前,国网华东分部正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下,充分利用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积极参与电力交易组织和省(市)平衡协调,发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资源互补效益,全力促进电力保供和清洁能源消纳。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闽粤直流首次通过跨电网经营区市场化交易实现200万千瓦满送,为华东电网迎峰度夏提供坚强支撑。按照达成的交易电量,7月1日至9月15日,共计21.08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直流输送至华东电网,成交高峰电力120万千瓦,保障负荷中心电力供应。

电力交易机制顺畅运行的背后,是坚强电网的保障。为加强电力互济,多地聚焦于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化完善电网网架结构上持续发力。

河南电网和重庆电网作为“青电入豫”“疆电入渝”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电网,不断加快建设步伐,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国网河南电力投运500千伏豫西至豫中电网优化系列工程,为豫西369万千瓦新能源电力外送再添“高速公路”,新能源消纳配置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1月至6月,国网重庆电力已完成新能源接网工程投资4955万元,累计投运6项新能源接网工程;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3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5%。

与受端电网建设相呼应,基于本地得天独厚的“风光”能源优势,国网甘肃电力也在不断推进跨省跨区电力通道建设,持续加强新能源外送和消纳能力。

以甘肃为送端的两条电力外送“大动脉”——±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自入夏以来始终保持高负荷运行状态,源源不断地将甘肃清洁能源输送至湖南、山东两省。

面对夏季用电负荷的不断攀升,保障重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7月以来,国网甘肃电力密切跟踪天气预警和负荷变化趋势,启动换流站“白+黑”特巡模式,通过巡检机器人、巡检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开展各类带电巡视,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全方位、全时段、全流程守护跨区直流输电通道安全稳定运行。

能源储存能力↑↑↑

助力就地灵活消纳

新型储能被称为“超级充电宝”,可助力缓解夏季供电压力,在用电高峰放电发挥顶峰调节作用,同时在用电低谷充电助力新能源消纳。

近期,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各分部、各省级电力公司开展新型储能度夏常态化集中调用。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型储能可调最大电力6423万千瓦,相当于近3座三峡电站容量,夏季晚高峰平均持续放电2.4小时,为晚间居民空调负荷最大时段提供支撑。

目前,浙江和河北省内新能源装机量不断提升,为积极推进新能源消纳,两地推进新型储能建设,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为电网调节带来更多“活力”。

截至6月30日,浙江省内电源装机达到1.65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8567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比超过50%;光伏发电装机5947万千瓦,超过煤电成为浙江第一大电源。

为服务分布式光伏发展,在杭州等地,供电公司加快配电网改造,支持分布式光伏就近接入电网;在温州等地,供电公司加快新型储能并网。截至6月底,浙江全省电网侧储能装机达到208.07万千瓦。这些巨型“充电宝”为解决新能源不稳定问题提供更多可调节资源,保障新能源平稳出力。

在河北南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的势头同样显著。截至目前,河北南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731万千瓦,占河北南网全部装机容量的58.4%。

国网河北电力加快新型储能建设。7月11日晚,该公司首次组织开展百万级储能集中调用,优化阶梯式调用策略。在负荷晚高峰时段,新型储能集中放电最大出力达247万千瓦(占装机容量的90%),充分发挥了新型储能在电力保供关键时段的支撑作用。

在多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措施的有力支持下,绿电奔涌于电网,为千家万户送去夏日清凉。

供稿|葛林松 李云亮 刘煜 石婧 黄艳蓓 霍鑫 游绍斌 刘棠 张正华 项晓宇 庞彦娟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8651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