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国网新疆电科院推出“油浸式变压器类设备绝缘状态的宽频域感知技术及工程应用”

7月28日获悉,由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油浸式变压器类设备绝缘状态的宽频域感知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该项目相关成果已在±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等28座枢纽变电(换流)站实现规模化应用,为新疆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支撑。

新疆电网有多条电力外送大通道,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油浸纸绝缘设备是以绝缘油和绝缘纸为核心绝缘介质的电力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抗器、套管、互感器等核心设备。新疆地理环境特殊,昼夜温差、冬夏温差较大,叠加新能源发电“昼发夜歇”大负载波动的影响,油浸纸绝缘设备受潮、老化等问题愈发突出。数据显示,新疆电网的油浸纸绝缘设备受潮缺陷占比达20%。

昌吉换流站所在地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低温环境下油浸纸绝缘设备的绝缘状态监测困难,易出现缺陷漏检情况。此外,变压器、电抗器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常处于未注油状态,传统的频域介电响应技术无法准确定位绝缘缺陷。在新疆750千伏变电站中,套管、互感器等少油设备的电容量仅是大型充油设备的2%,其响应电流极易被电晕掩盖,易导致测量失败。

对此,新疆电科院牵头西安交通大学、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组建产学研用攻关团队,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开展攻关,从机理研究到技术研发、从装备制造到工程应用,构建起全链条创新体系。

攻关团队首先瞄准设备绝缘劣化的机理难题,搭建起“材料-模型-实物”全方位实验平台,用于模拟真实设备的缺陷状态。他们在两年内对500多个油浸纸绝缘设备劣化样品在零下4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的范围内开展热循环试验,获取了4000组涵盖频域介电、微观形貌、聚合度等指标的关键数据,为绝缘诊断提供了参考。

为提升设备状态感知能力,攻关团队创造性提出宽频域介电响应技术体系,实现了极寒环境下的设备绝缘检测;提出的1吉赫~6吉赫高频微带谐振介电谱技术可精准识别设备局部受潮缺陷;10太赫~38太赫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将设备老化状态诊断准确度提升至85%以上。这些技术能捕捉设备在不同劣化阶段的特征,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可提前2~3年发现潜伏性缺陷,为故障排查争取了宝贵时间。

攻关团队开发的“工频介质损耗-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50赫兹~30兆赫)、特高频局部放电带电巡检系统(300兆赫~2吉赫)可快速定位设备中微弱的局部放电信号,识别准确率高,目前已成功预警多起设备内部放电缺陷。

从2018年启动研究到2024年取得阶段性成果,攻关团队的技术研发经历了3次重要迭代:2020年完成低温数据库信息补全,解决介电响应技术在极寒环境下的使用问题;2022年优化介电响应测试仪的抗干扰算法,使仪器适应强电晕环境;2024年推出高频微带谐振介电谱测试仪、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等便携式装备,满足设备绝缘成型件的快速检测需求。

“油浸式变压器类设备绝缘状态的宽频域感知技术及工程应用”相关成果自2022年在昌吉、天山等变电(换流)站应用后,至今未发生变压器设备损伤。依托该项目,新疆电科院研制超低频介电谱测试仪、特高频巡检仪等国产化装备11套;制定宽频域介电响应测量领域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标准1项及相关领域行业标准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8419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