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腹地,银线相连,座座新立的输电铁塔与白色风车、蓝色光伏板在崇山峻岭间勾勒出别样的高原风景。走进乌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海拔2200米的山巅,施工队长祝晓平正通过北斗定位系统校准塔材安装角度,呼啸的山风将他的安全帽绳绷成直线:“工程承载着黔西北百万千瓦风电光伏的外送重任,每个螺栓都关系着大湾区的灯火通明。”
从畅通贵州西部风光清洁能源送出大通道,到点亮贵安新区数字经济蓝海,再到电力十足保障“富矿精开”……“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累计在贵州投资逾400亿元,建成500千伏水场输变电工程、500千伏胜境输变电工程、500千伏兴仁至独山输电线路等重点项目,“三横两联一中心”主网架结构进一步完善,全力满足贵州西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送出,以及中部、北部及东部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
当前,贵州16个电网重点工程正在马不停蹄加快推进,2000余名电网建设者奋战在各个施工现场,“进度条”不断刷新,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作为“十四五”贵州电网建设的重点工程,乌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总投资12.26亿元,是贵州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单体电网工程项目,跨越冰区范围广、海拔跨度大。
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工程近1万吨重的塔材依靠直升机吊运、骡马驮运与人工肩扛协同运输,在悬崖峭壁间开辟出195条临时运输通道。工程还引入无人机牵引初级导引绳技术,安全效率提升3倍。通过数字化管控平台,日均架线进度达2公里。
目前该工程铁塔组立完成率达98.8%,预计10月底该输电线路贯通。项目投运后年输送绿色电力可达70亿千瓦时,相当于为粤港澳大湾区年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
作为“中国数谷”核心区,贵州贵安新区已累计招引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23个,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持续提升电力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距离数据中心10公里的500千伏马场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程目前完成‘三通一平’以及构架基础浇筑和设备基础浇筑,正在进行主变防火墙基础浇筑及GIS室主体修建,工程总体进度完成39%。”该项目管理负责人张睿智说。
新基建浪潮正在催生更多的重大电网工程。
“十四五”以来,贵州电网公司在贵安新区陆续建成投运3座220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变电站,形成“一环两核三区”主网网架结构,供电可靠性达99.99%。
500千伏马场变电站建成投运后,贵安新区电网网架结构将升级为“一环三核三区”,新增的160万千瓦供电能力,有力保障华为、腾讯等大型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为贵安新区建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提供强力支撑。
重大电网工程项目,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走进500千伏铜仁西输变电项目建设现场,三个大型塔吊正同时进行作业,地面上多辆作业车将配件运送至规定位置,20多名施工工人协力进行着施工、装配等工作。
“面对近期频繁降雨的挑战,我们灵活调整策略,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贵州送变电公司施工项目总工吴飞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支撑。
今年以来,贵州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作为经济工作“头号工程”,统筹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基础设施智能化5个领域投资体量大、带动性强的在建项目建设,以及农业、工业、服务业3类拟招项目落地。目前贵州已有9个电网工程项目纳入贵州省委、省政府实施的“5+3”项目工作机制,高效精准调度项目建设和管理。
在毕节市织金县茶店乡的群山之间,总投资730亿元的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正以“滚动式建设”模式,勾勒出现代产业集群轮廓。
自该项目开工以来,贵州电网公司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为项目开展10千伏线路迁改和新建低压线路30余千米,拆除和新建变台18台,有效保障项目的平场施工。下一步,贵州电网公司将加快建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项目正式生产用电提供安全、优质、可靠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