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低压供电可靠性管理全国唯一省域试点在“浙”

炎炎夏日,空调房里,老人聊天下棋;街边餐馆,食客大快朵颐;商场内,孩童们在室内游乐园玩耍嬉戏……这些鲜活的烟火气,都离不开电力的稳定支撑。为了让这份从容与便利更加“无感”,国网浙江电力正在下大力气!

炎炎夏日,城市的夜市烟火气越来越旺,伴随而来的是夜市商户用电负荷日渐攀升。供电公司员工到阳陂湖夜市摊点,检查夜市摊位的拉线、插板、线路布置及用电设备的负荷情况,分发夏季安全用电知识手册丨黄辉 摄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开展低压供电可靠性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于电网的“神经末梢”——380/220伏低压配电网,打通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最后一米”。

《通知》指出,低压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质量和电力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直接反映380/220伏低压用户实际用电质量和用电体验。通过开展试点,预期构建适合新型电力系统的低压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体系,以数智化技术为驱动力,全面提升供电企业低压配电网管理和服务能力。

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开展地县一体大型联合不停电作业丨董振茂 摄

国网浙江电力作为全国唯一省域试点单位入选,将开展构建低压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完善技术路线、提升数据质量、深化数据应用等四方面重点任务。为此,该公司迅速出台了《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低压供电可靠性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持续深化供电可靠性管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高质量电力供应的需求。

为什么是“浙”里?

看到这个消息,大家是不是都一头雾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确实,这是一项内部管理提升的工作,但它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为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搞懂什么是供电可靠性,和以往说的供电可靠性又有什么区别?低压指的又是什么?

供电可靠性就是电网的“成绩单”,区域内用户停电次数越少,停电时长越少,成绩就越好(99.9%↑),也就意味着你越感受不到停电的存在。

带电作业升级网架,居民用电“零感知”丨姚靖霖 摄

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根据电压等级不同,分为低压、中压配电网,以往说的供电可靠性主要是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针对10千伏线路及用户。而此次试点工作面对的是电网的最末端——电压等级为220伏和380伏的低压配电网。简单概括,就是要让我们居民家庭、小型工商业用户少停电、快复电。

那为什么就浙江能够成为全国唯一省域试点?

一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要求。浙江作为沿海省份,“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要求其必须同步建设好平原城乡电网与海岛、山区坚强电网。在这里率先试点开展低压供电可靠性管理,可在未来向全国推广提供更广泛的借鉴经验。

二是浙江在中压供电可靠性管理方面已形成成熟的管理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截至2024年底,浙江中压供电可靠性达99.9888%,全省年户均停电时长控制在1小时以内。这一数据远超99.924%的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年户均停电时间为6.71小时),稳居全国领先地位。其中,杭州市的表现尤为突出,全市中压供电可靠性更是达到99.99886%,年户均停电时长仅6.01分钟,已可媲美东京、巴黎等国际先进城市水平。不得不说,在用电这块,浙江人让人眼热。

不仅如此,浙江在相关领域的探索工作早已启动。聚焦供电“最后一米”难题,国网浙江电力近年来持续推进电网、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性转型升级,打造新型配电网,以促进各级电网均衡发展。2024年,浙江进一步着力构建配电网规划、建设、运行一体化管理,在4442个网格实施精准管控;同时聚焦山区海岛县的电网建设运维水平,针对性地推进“四大防灾行动”——山区防冰、城市防涝、平原防雷、临海防洪,以严守县域全停等风险。

“两条腿走路”:让电网既“聪明”又“可靠”

作为试点,最终目的是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经验,《方案》开篇就提出了“122”模式,即围绕“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和次数”这一核心目标,构建管理和技术“两大体系”,最终实现“数据质量提升和服务能力增强”两大成效,实现省级电网全域“算得准、管得精”。

实现两大成效靠的是“两条腿走路”,管理和技术齐头并进。

一方面,在管理上“拧紧发条”,《方案》制定了新的管理规则和数据标准,确保停电信息记录得真实、准确、不掺水分,还公布各地供电可靠性的“成绩单”,用透明的考核让大家持续改进。

另一方面,在技术上“装备升级”,这就像是给电网都装上了更灵敏的“感知器”和更聪明的“大脑”。怎么升级?三个点。

感知更灵敏,给更多家庭换上新一代的智能电表,在部分小区试点安装更先进的监测设备(“透明化”建设),就像布满神经末梢,能第一时间、精准地发现哪里停电了。

判断更聪明,当停电信号传来,强大的系统会自动分析中压线路故障、低压设备问题,甚至智能电表的信息,结合精确的电网“地图”,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影响了多少用户、大概停多久。压减人工排查的环节,抢修能更快出发。

供电公司员工加强对老旧社区、乡村台区的运维,保障用户用电可靠丨沈书廷 摄

分析更透彻,通过分析海量的停电数据,找出那些容易出问题的老旧线路、薄弱设备,或者停电频繁的区域,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和改造,把钱花在刀刃上,从根子上减少停电风险。

举个例子,最近,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完成了对辖区内几个新建小区89个台区下属表箱进线侧1600余个低压线路监测单元的设备安装工作,完成14套低压出线柜智能断路器安装工作,实现节点量测数据实时获取感知、故障位置判断功能。

装了这些设备有啥用?

以往用户家中发生故障,一般由用户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寻求帮助,客服人员获取信息后,逐级向下对区域供电所派发工单,再由抢修人员前往现场抢修。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员工到登云路社区,检查电表箱接线端子、配电箱导线压接等情况丨丁豪 摄

加装了这些设备后,该小区的居民家中如果发生故障,设备将实时向系统后台发送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抢修人员接收到系统的告警信息后,就能马上赶往用户家中。响应时间短了,复电时间也就更快了。

一句话说,低压供电可靠性管理试点,就是为了让你我用电更“无感”。

供稿

杭州公司 范金凯 雒震 单知非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8404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