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国网安徽电力引入大载重无人机

初夏的皖南山区,山雾裹挟着湿气漫过铁塔。5月11日,两名检修人员正在更换±800千伏锦苏线一基铁塔上的管母式跳线。

锦苏线西起四川凉山,东至江苏苏州,全长2059千米,输电能力720万千瓦,于2012年12月投运。4月29日至5月13日,这条西电东送大动脉年检工作开展。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锦苏线安徽段的综合检修,主要任务是更换119基铁塔的管母式跳线,消除线路运行隐患,并在关键点位安装观冰精灵等装置,提升线路抗冰防舞动能力。

锦苏线此前使用管母式跳线,在遭遇低温雨雪天气时,管母内易积水结冰,导致异常发热甚至脱落,影响线路安全运行。国网安徽电力在这次检修中组织人员将管母式跳线更换为鼠笼式跳线,提升线路安全运行水平。

皖南多山,地形复杂,部分铁塔位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陡峭山脊,检修工作面临施工难度大、物资运输困难等问题。

11日,更换管母式跳线的这基铁塔位于池州市山区。检修作业开始前,作业人员要将鼠笼箍架等物资运到山上,其中最重的管材长4米、重190千克。“山高坡陡,靠骡马队和人力搬运材料需要两天时间。最近降雨多,道路湿滑,依靠传统方式无法按期将这些物资送到作业点。”池州供电公司特高压运维班技术员刘呈冰介绍。

针对这一情况,国网安徽电力引入大载重无人机参与物资运输工作。5月9日,两台最大吊重分别为230千克和300千克的大载重无人机被迅速调配到现场。

当天,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项目负责人张炎燚在作业现场通过对讲机实时调度,指挥大载重无人机运送检修物资。凭借精准的定位系统和智能航线规划,大载重无人机将一件件物资从山下送至山上指定位置,解决了大落差地形的物资运输难题。看着高空中的无人机,张炎燚说:“原本需要两天才能完成的运输任务,半天就完成了,科技真是让检修作业省时省力。”

在此次锦苏线安徽段检修过程中,国网安徽电力总计在10个物资运输困难的作业点投入5台大载重无人机运输重要施工物资和观冰精灵等装置。

在检修作业前,宣城供电公司联合施工项目部,探索利用无人机点云技术对待改造铁塔开展建模和数据采集工作,进一步提高管母式跳线更换效率。技术人员将收集到的数据与施工图纸比对,精确计算出每一基铁塔的跳线长度。这样一来,施工人员可根据计算结果提前在材料站裁剪出对应长度的跳线,在现场组装后即可吊装到塔上安装。施工人员还通过超声波探伤等手段对锦苏线安徽段57基铁塔的导线压接管开展金属无损检测,精准定位毫米级裂纹,开展相应的处置工作。

5月12日上午,安庆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7名员工在锦苏线一基铁塔下集合,分为地面、塔上、无人机3个验收组开展毫米级精细验收。无人机验收组操作人员徐晨紧盯屏幕下达指令:“放大绝缘子悬挂点区域。”在图像增强模式下,他发现均压环缝隙处挂着一片在塔下几乎看不到的绑扎带碎屑。地面处置组收到缺陷反馈后,立即安排作业人员登塔清理异物。

负责锦苏线运维管理任务的安庆、池州、宣城供电公司联合安徽送变电公司,分段对管母跳线改造作业开展验收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缺陷和隐患,确保了线路于5月14日成功送电。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7708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