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专责谢平平的电脑上,新能源场站运行数据实时跳动,各种图表和曲线展示着各场站的运行状态。“新能源跟传统能源的差异还是挺大,占比越来越高以后,带来的很多问题是此前没有遇到过的。”谢平平说。
保障新能源消纳和参与电力市场
“通过广东可再生能源省地一体化智能调控平台,全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我们都可以进行实时监视和分析。”谢平平指着电脑屏幕向记者介绍。这个平台就像一个“智慧大脑”,整合了全省新能源场站的关键信息。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析新能源的运行特性,研判新能源的发电趋势,处理新能源运行中的各种异常信息,保障新能源消纳和参与电力市场。”谢平平说,“需要专业的岗位、专职的人员去研究和处理新问题,包括推进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落地应用。”
说起来简单的工作,背后其实是复杂的逻辑体系。
近年来,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装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但其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却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谢工,我们场站即将并网,目前已具备接入广东可再生能源省地一体化智能调控平台的条件,您看可以尽快安排接入吗?”谢平平一边和风电场管理人员通电话,一边迅速查看场站提交的并网资料。
谢平平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忙碌,一会联络新能源场站询问设备运行状态,一会研判次日新能源发电形势,遇到功率预测偏差较大的情况还要分析潜在的原因。“我这边给您发一份详细的新能源场站并网接入指引,您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有什么新情况随时跟我联系。”谢平平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工作任务。每一项任务都关乎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容不得半点马虎。
助力分布式光伏“四可”能力建设
新能源的“新”,不仅体现在能源类型上,还体现在技术应用方面。“从调度的角度来说,新技术的应用是应对新能源并网挑战的有效手段,我想这也许是我能胜任岗位的原因之一。”谢平平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了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主要研究新能源并网调度运行、电力市场、虚拟电厂等相关技术。2022年,凭借深厚的新能源相关科学技术背景,他加入了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系统运行部),从事新能源管理工作。
“除了新技术应用,新能源并网运行还需要依靠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谢平平说,在新能源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新能源并网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更多新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进一步精准调度分布式光伏是我们当前一个阶段很重要的事情。”谢平平坦言。
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即“四可”能力的建设,提升涉网安全性能。今年1月23日,国家能源局修订印发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涵盖了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体、电网企业等各方的职责要求,形成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支持性、规范性管理体系。《管理办法》对新建项目和存量具备条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出应当满足“四可”要求。为此,广东电网公司成立了分布式新能源调度管理提升工作专班,开展中低压分布式光伏“四可”能力提升工作。
“目前,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安全稳定运行的诸多难题横亘眼前。如何建设好新型电力系统,是我们共同努力并需要完成的答卷。”谢平平感慨,虽然他所在的是新岗位,工作内容也一直在动态变化,甚至需要处理一些尚无标准可依的新问题,但这也许是新能源管理岗位最有意思的地方,“我会始终保持热情,不断求索创新,积极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