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哈密市镜儿泉的东天山区,作业人员正在对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线路进行验收,工程建设进入投运前冲刺阶段。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疆电外送”的第三条直流通道。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止于重庆市渝北区,动态投资286亿元,线路全长约2290千米,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省区(市)。工程新疆段起于巴里坤换流站,止于新甘省界,途经哈密市巴里坤县、伊吾县、伊州区和十三师新星市红山农场,线路长度348.594千米,新建铁塔679基。
自3月21日正式复工后,工程目前已经全面进入验收消缺阶段。建设中,考虑到工程有316千米线路、611基铁塔位于新疆九大风区之一的三塘湖——淖毛湖风区。此处全年8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多达115天,最高风速可以达到38m/s,工程验收面临巨大挑战。
为确保大风天气下验收作业顺利进行,工程建设在预验收阶段采用无人机完成70%的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减少人员高空作业量;在精细验收阶段采用“人工走线+无人机复检”方式,双轨核查线路关键部位;在冲刺阶段依托数字化平台集中消除遗留缺陷。同时,针对验收期间大风天气频发情况,工程采用气象预报和测风仪,实时精确反馈施工现场最真实的天气状况。
此外,工程有54.78千米线路在东天山架设,此处最高海拔超过2400千米,工程验收面临无信号区和山区物资供应难题。
“建设采用8个信号覆盖点作为驻点,以各个有信号的驻点为中心全线布置35个无线对讲中基站(每个覆盖5千米),以点连线,以线破面,解决信号难题。同步,针对超长距离机械车辆油料补给的问题,我们对接附近加油站提供加油车来满足现场机械设备油料补给。”工程技术专责褚忠凯表示。
预计到4月25日,工程将完成验收消缺,满足交流场送电要求。作为服务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外送工程之一,工程投产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助力重庆形成“一交一直”特高压输电通道互为供电保障的外电入渝新格局,构建水、火、风、光多元电力互济体系,显著增强重庆电网保供能力,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