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探秘青海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绿”在何处,“新”在何方?

“南昆仑、北祁连,山下瀚海八百里。”青海,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域辽阔、阳光热烈、风力强劲。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青海着力推动新能源开发、骨干网架建设、新型储能应用等,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擦亮“绿电”招牌,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驭风追光 “沙戈荒”变身新能源基地

九月的青海,天高云淡,风掠过广袤戈壁。

青海,地处高原,空气洁净、太阳辐射强,拥有规模化开发光伏发电的先天优势;气候干燥,多风少雨,沙漠、戈壁、荒漠多,超过10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可用于大规模光伏和风力发电,是我国构建新能源场站的优选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锚定这一目标,青海充分发挥光富、风好、地广的地理优势,深入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加速建设“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戈壁基地、柴达木沙漠基地纳入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布局,分别规划建设新能源电站3250万千瓦和6000万千瓦。

在柴达木盆地广阔的戈壁滩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已建成光伏发电、风电等各类新能源装机达1880.6万千瓦。

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光伏产业园区,一望无际的光伏矩阵在炽烈的高原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尔木,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如今,这里正在成为追光逐日的新能源基地。

园区内,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如同科幻电影里的场景,4000多面定日镜闪闪发光,以精准的角度追逐太阳,将阳光反射至中心的集热塔顶部吸热器中。

丰富的风光热资源,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2023年,青海新能源年发电量45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45%。截至今年6月底,青海新能源发电并网容量达3974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的68.8%。

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青海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双主体”。在新能源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率成了一道“必答题”。

8月29日,国网青海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鲜文军打开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仔细查看并网新能源场站的运行数据。

“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中的新能源发电精细化消纳分析应用,能通过对站内、网架、调峰、市场等多项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找到影响电量消纳的因素,研究制订改进措施,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率。”鲜文军介绍。

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由国网青海电力承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能源滚动优化消纳”示范项目时自主研发而成,建立了涵盖采集、监视、分析、预测、计划、控制等全环节的新能源发电调控运行技术支持体系。

“该系统自2022年年底上线试运行以来,新能源电量消纳受阻原因分析的准确率提高20%以上。”鲜文军说。

近年来,国网青海电力积极探索特高压工程近区新能源场站的控制参数改造工作,截至8月31日,已累计完成762万千瓦装机容量新能源场站的控制性能优化,提升新能源发电能力150万千瓦。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科技赋能下,青海新能源发展全速前进。预计到今年年底,青海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将突破5300万千瓦。

“沙戈荒”里“种太阳”,大漠深处建能源“绿洲”,一座座风机、一排排光伏板已经成为青海的绿色“新”名片。

绿电外送 条条银线构建坚强电网

昆仑山下,瀚海深处,750千伏昆仑山变电站扩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不远处,750千伏昆仑山变电站站长樊於刚在站内中控室通过“一键顺控”操作系统,远程完成了330千伏Ⅰ号变压器倒闸操作。

750千伏昆仑山变电站是750千伏昆仑山输变电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于2023年12月29日投运,是青海首批“沙戈荒”大基地配套工程之一,也是青海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工程。

该工程位于海西州“西电东送”清洁能源基地,将陆续接入海西地区光伏发电超过400万千瓦,每年可促进清洁能源电量消纳近60亿千瓦时,有助于加强和优化海西地区中西部电网结构,满足新能源电力汇集送出需求。

“目前,昆仑山变电站接入了2条750千伏线路,与75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相连,可缓解75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主变压器上送压力;6条330千伏线路与周边新能源场站相连,可满足附近光伏、光热园区新能源送出需要。”樊於刚介绍。

作为青海电力保供的新引擎,昆仑山变电站“新”意满满。“昆仑山变电站在国内首次采用了模块化2.0版建设方案,应用了4个方面16项全新技术。相较传统变电站,该站主要设备更集成、二次系统更智能、预制装配更高效、建设运行更环保。”国网青海电力建设部变电技术管理及项目管理专责毛生海说。

面对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电网,只有加快构建坚强电网,才能让更多绿电送得出、用得好。国网青海电力加快推进以750千伏网架为主、330千伏双环网为辅的各级电网规划建设,不断提升电网承载能力,实现绿电省内高水平转换消纳、省外大规模输送,更好优化配置新能源资源。

站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三塔拉滩远眺,750千伏红旗变电站的铁塔银线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塔拉滩呈风蚀丘陵状地貌,平均海拔2920米。高原上建设电网工程,困难重重。对此,负责750千伏红旗变电站施工建设的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工艺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提出变电站构支架基础预埋地脚螺栓精度控制技术,通过加工专用卡具、调整装置和采取“整体放线、整组放样、单组安装”的方法,消除加固的累积误差,提高整体精度,减少了以往传统加固方式中方木和模板的使用量,既降低了环境污染,又确保了施工安全。

5月7日,750千伏红旗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为国家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约6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陆续并网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青海能源输送再添新通道,进一步提升区域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

目前,青海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络通道增至7回,已形成东接甘肃、南联西藏、西引新疆、直通中原的交直流多端枢纽型电网,送、受电能力均超过千万千瓦。今年1~6月,青海电网累计外送电量达107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92亿千瓦时,占外送电量的86%。

条条银线,勾勒出青海电网的“新”图景。±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750千伏昆仑山输变电工程、750千伏红旗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配套送出工程,在茫茫戈壁上腾空而起,畅通了青海绿电外送通道,将清洁绿色的电能源源不断地送至西北、华中、华东、华北、西南5个地区的15个省市,为全国电力保供贡献青海力量。

储能发力 多管齐下促进新能源消纳

8月24日,青海格尔木鲁能50兆瓦/10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开展风光热储多能互补联网调试,测试调峰、断面、多级协同等18个项目的控制策略,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

“风光”无限好,但是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新能源电源大规模并网,提升现有条件下的储能占比成为解决风光发电消纳问题的重要途径。”鲜文军介绍,开展“储能+新能源”协同运行调度控制,可满足电力保供、新能源消纳等需求。

作为全国重要的区域能源接续基地,青海正加快储能产业布局,挖掘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潜力。

在格尔木市以东,中国绿发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的光伏板、定日镜、储能电站等分区排布,蔚为壮观。这是世界上首个集风、光、热、储、调、荷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科技创新项目。

“该工程以光伏、光热、风电为主要开发电源,以光热储能系统、电化学储能电站为调节电源,能有效改善风电和光伏发电不稳定、不可调的缺陷,解决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电力输出的不平衡问题,提升新能源接入比例,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利用。”中国绿发青海公司检修中心主任刘茁汉说。

青海格尔木鲁能50兆瓦/10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首个多能互补场景下的100兆瓦时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青海格尔木鲁能50兆瓦/10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于今年5月31日正式投运,为有效解决弱电网环境下新能源接入问题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目前大多数储能电站采用跟网型控制技术,这种技术依赖电网的实时电压和频率数据。当新能源给电网造成较大扰动时,波动的电压和频率会使跟网型储能电站‘失灵’。”该储能电站负责人张维涛向记者解释道,“而‘构网’可以理解为构成一个微电网,通过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自主调整电压和频率,瞬时、主动参与电网调节。”

发展势头强劲的储能产业为青海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不断注入新动能。截至8月底,青海储能产业装机规模54.63万千瓦/84.4万千瓦时,储能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面向未来,新型储能大有可为。日前,在青海省科学技术大会暨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网青海电力牵头的“大规模电化学储能高效支撑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基于储能共享高效配置技术,提出了基于新能源发电项目和电化学储能端口能量模型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储能主动支撑电力系统的动态分区协同控制方法等,构建了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支撑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项目成果可提升储能电站主动支撑能力,提高储能系统能量充放的效率与可靠性,目前已在全国多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和储能电站推广应用,拓宽了青海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空间,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追“光”逐“风”,以“绿”为进。锚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目标,青海乘势而上,步履不辍,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道路。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6173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