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国网安徽电力深化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 助力迎峰度夏

随着气温升高,夏季用电高峰即将到来,电网安全运行是保障可靠供电的前提。公司各单位加强无人机巡检,增强续航能力、升级巡检功能、拓展应用场景,让无人机飞得更远、更高效、更智能。无人机巡检技术的深化应用,大幅提升了巡视效率,有利于更快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障线路设备在高温大负荷期间安全运行。

“蛙跳式” 巡检半径更广阔

“现场风速小于5级,飞机电量100%,通信链路正常,满足起飞条件!”在安庆公司生产管控中心,工作人员胡子一对天柱山风景区1号机场运行数据完成校核。

潜山市天柱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年夏季,这里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是迎峰度夏重要保电用户。随着飞行指令的下达,远在100公里外的一架多旋翼无人机,从天柱山供电所楼顶机场腾空而起,向深山飞去。

航行约40分钟后,无人机电量降至20%设定值。无人机启动自动检索,自主研判就近充电机场位置后,精准降落、开始电量补给,快速充电后、自动复位继续原定巡视任务。

“无人机‘蛙跳式’巡检技术,大大提升了山区电网运检效率,解决了续航能力不足,无法长时间作业的瓶颈。”安庆公司运检部专责汪柏松介绍。

以无人机巡检天柱山供电线路为例,安庆公司在线路的首端、中段、末端分别建设了三座无人机自动化起降机场。从首端机场起飞,无人机可以根据巡航任务要求,自动选择就近机场完成电量补给,最终降落在末端机场,等待下一次作业任务的分配。据统计,4个小时完成12千米的山区配网线路精细化巡检,较以往人工接力巡检提升效率50%以上。

下阶段,安庆公司将结合环天柱山智慧配电网建设,持续新增2个自动化起降机场,“蛙跳式”巡检线路长度将超过20千米,覆盖全部天柱山景区。

“互动型” 巡检过程更智能

上午9点,一架无人机从合肥公司10千伏天湖路开闭所屋顶的无人机机巢内飞出,对临近5千米范围内的10千伏配网线路进行自动化智能巡检。

这是5月初合肥公司投运的互动型无人机巡检系统日常工作时的场景。利用该系统,无人机每天定时完成1至2次蜀山区、滨湖新区、包河区等范围内重点配网线路精益化巡检。

“与传统无人机巡检系统相比,互动型无人机巡检系统可根据线路周边施工点工作时间等设置起飞时间,并可根据现场实际,重组巡检航线。”合肥公司配网运营中心专责赵晔说。

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可自由切换自动、手动两种模式,一旦发现问题,工作人员可直接手动操作,对现场进行深度巡检,并可通过无人机机载喇叭提醒现场作业人员。同时,无人机进入现场航点之后,全程录制视频,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反复观看,确保不遗漏隐患点。

目前,合肥公司已投运10座互动型无人机巡检机巢,覆盖10千伏架空线路200多条,对于提升巡视效率特别是防止线路遭受外力破坏具有重要作用。

“1+N” 应用场景更丰富

在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随着一声指令,一架搭载多种检测功能的无人机从机巢起飞,自主沿着10千伏陈村172线巡视。30公里外,宣城公司无人机巡检管控中心收到实时影像数据,同步开展缺陷智能识别,并下发消缺工单。

今年4月,宣城公司建立智巡无人机巡检管控中心,下设7个飞行分中心和巡视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无人机巡检市、县公司全覆盖。该公司依托智巡无人机巡检管控中心,健全“飞巡计划发起、作业过程跟踪、缺陷智能识别、工单闭环督办”的全过程管理流程。

“在对配网线路实施飞检的基础上,我们借助智能算法,同步完成全量图片的识别和人工复核,生成完整缺陷库纳入线上统一管控,效率提升4倍以上。”宣城公司无人机巡检负责人黄星介绍,他们还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形成“无人机+X光”无损探伤、“无人机+红外”高效测温、“无人机+配电自动化”精准排查故障等“1+N”型无人机巡检应用矩阵。

目前,宣城公司无人机巡检管控中心共配置112架无人机和50余座智能化机巢,由市县两级206名飞手组建了专业巡检梯队。今年以来,该公司完成配网无人机自主巡视3200多千米,年度可实现超万件无人机AI智巡缺陷工单闭环处理。

放眼整个公司系统,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无人机巡检5.98万公里,拍摄照片819万张,适航区架空线路覆盖率94.68%,合肥、芜湖、宣城、蚌埠、安庆、铜陵地区覆盖率达到100%。无人机巡检规模化的应用,助力配网运维质效显著提升,公司频停线路同比下降61%,供电质量类意见工单同比下降58%。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5959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